《平凡的世界》:历尽劫难的精神勇士——孙少平,最终情归何方?

历数《平凡的世界》男主孙少平的情感历程中出现过六个女人,正是这六个女人的出现,才使得孙少平的情感更加丰富,人生更加完美。

一、苦涩的初恋

郝红梅应该是孙少平“初恋情人”,但这一份“恋情”却异常苦涩。郝红梅出身在一个“地主”之家,“不光彩”的家庭出身,让她在那个特殊时代抬不起头,也和“贫农”出身的孙少平同样的贫穷。郝红梅是第一个走进孙少平心里的女人。但他们是在“同命相连”的境况下走到一起。他们同样吃着“黑非洲”的饭,同样穿着破烂不堪的衣服,同样处在自卑的情绪之下。共同的命运,让他们有了更深的交往,书籍成了他们交往的桥梁。但是当同学侯玉英因为劳动发放工具“不公平”而“揭穿”孙少平的意图时,两人的关系就开始发生了改变。郝红梅对孙少平的“疏远”使他一直处在思想的“煎熬”之中。当新的学期开始之后,郝红梅有了“全新”的变化,不仅衣服“平净利落”了,而且行动上也发生了改变。在篮球场上当郝红梅的篮球没有传给他时,他彻底的感到一切都是“结束”了。

对郝红梅来讲与孙少平交往,“基本上是一种怜悯——怜悯别人,也让别人怜悯自己。”做为一个有心计的女孩子,但想通过“找个好人家”改变自己和全家人的命运,这也是无可厚非的。她找到了父亲是黄原地区师范专科的副校长,母亲是地区建筑公司的工程师,祖父是远近闻名的老中医大夫的顾养民,这也是情理之中的事。

尽管孙少平的好友金波用最简单的方式“教训”了顾养民,但一切也都已经不能挽回了。反而使郝红梅更挨近了顾养民。

感情的不如意,使他产生了幻觉:他幻想:未来的某一天,他已经成了一个人物,或者是教授,或者是作家,要么是工程师,穿着体面的制服和黑皮鞋,戴着眼镜,从外面的一个大地方回到了这座城市,人们都在尊敬亲热地和他打招呼,他在人群里看见了顾养民和郝红梅……。

青春激流打起的第一个浪头在内心渐渐平伏后。孙少平甚至感到了一种解脱的喜悦。他似乎觉得自己的精神比原来还要充实一些。他认识到,他是一个普普通通的人,应该按照普通人的条件正正常常的生活,而不要做太多的非分之想。当然,普通并不等于庸俗。他也许一辈子就是个普通人,但他要做一个不平庸的人。在许许多多平平常常的事情中,应该表现出不平常的看法和做法来。他得到了一个非常重要的认识:在最平常的事情中都可以显示出一个人人格的伟大来!

这是第一次关于人生的自我教育。并且在他以后的生活中发生了深远的影响……

二、无动于衷的爱

《平凡的世界》:历尽劫难的精神勇士——孙少平,最终情归何方?

苦涩的初恋

侯玉英应该是第一个向孙少平表达爱意的女人,而且非常直白、执着。侯玉英的父亲侯生才是县百货公司第二门市部主任在当时社会上也算是“有头有脸”的人物。但侯玉英天生腿不好,是个“跛女子”。同时她也是一位爱关心别人私事的人。生理的缺陷似乎带来某种心理的缺陷:在生活中她最关注的是别人的缺点,好象要竭力证明这世界上所有的人都是不完整的——你们的腿比我好,但另外的地方也许并不如我!是她“揭穿”了孙少平和郝红梅的关系,是一个让人“可恨的女人”。但就是面对这样曾经伤害过自己的女人,在她受到生命危险时,孙少平依然奋不顾身的去救她,让这个“跛女子”倍受感动,从而转变了对孙少平的看法,并生爱意。当郝红梅“出事”时,她第一个想到告诉的是孙少平,当毕业时她送给孙少平一个用红丝线束着的大笔记本,并附有一封满是错别字的“情书”。而孙少平面对自己的第一封“恋爱”信的感觉是“脸上露出温和而讽刺的笑容”。他把侯玉英的信揉成一团,正准备随手扔掉,但马上又想到这样不合适。他于是很快到隔壁抽烟的同学那里借了火柴,走进厕所,把这封信烧掉了。

在之后孙少平任教的岁月里,他接二连三收到侯玉英的“恋爱信”。但他接到信看完就烧了,也不给她回信。如果出身于一个光景好而有地位的家庭,接到一个自己毫无兴趣的女人的求爱信,那也许会不以为然的;甚至象对侯玉英这样有生理缺陷的女人,说不定还会产生一种不愉快的情绪。但孙少平接到侯玉英如此热情地表白自己心迹的书信,却油然生出一种温暖和感动的心情。活在这世界上,有人爱你,这总不是一件坏事。尽管他实在不能对侯玉英产生什么爱情,但他仍然在心里很感谢这位多情的跛女子。

当孙少平因“分家”和“办户口”回家时,在原西县城,又一次与侯玉英邂逅。当孙少平问到她什么时候结的婚时,侯玉英说:“前年国庆节……你看不上咱,咱没等头,就寻了男人……”而且还告诉他“两年多没见你,还以为你死了!我么……一直还忘不了你……”。而对如此的告白,孙少平脸红和慌张也是自然的。他也只能是赶紧告辞,紧张地穿过街道,尽量使自己淹没在稠人广众之中。

《平凡的世界》:历尽劫难的精神勇士——孙少平,最终情归何方?

身体有疾的侯玉英

三、无始无终的情

曹菊英是一个在孙少平心中无始无终的女人。菊英是黄原城郊区阳沟大队的曹书记的女儿,地域位置的优越也使她产生了优越的心理。

从孙平第一次当“揽工汉”时,他的坚韧性格就感动了曹书记一家人,尤其是“大义灭亲”的举动,更让曹书记一家看到了小伙子的品质。面对自己学习天生“愚钝”的大女儿菊英,曹书记夫妇自然要为女儿做“长远打算”,将孙少平“内定”为未来的“女婿”并“着重培养”。千方百计找到孙少平,并给他办理“户口”。尽管当时的孙少平对这一行为没有更深的了解,但做为一个农村的孩子,他自己更加明白把户口迁到城效的好处,当然非常乐意。假使他当时知道这里面所暗藏的“玄机”,那么结果就未必是这样了。

尽管曹书记夫妇,为女儿做了很好的打算,但是女儿菊英却不领这个情。菊英学习不中用,找对象的眼头倒蛮高。她说她看不上孙少平!话说回来,这也难怪。菊英虽然是农村户口,但一直在黄原城里长大,怎么可能看上一个乡下来的揽工汉呢?她对父母亲表示,她决不可能和这个叫孙少平的乡巴佬结婚;她要在黄原城找个有工作的对象哩!曹书记夫妇也决没想到,他们各方面都平庸的女儿,竟然看不上他们精心挑选的孙少平!

做为很“有良心的精能人”曹书记,眼看孙少平不可能成为自己的“女婿”时,也想为孙少平找个出路,这才通过朋友要了个煤矿工人的指标,这无疑让了少平高兴的要跳起来,这无疑是他命运的转折点。

一个贫穷落魄又没有任何地位的人,自己的命运往往掌握在别人的手中,有时候真的连自己被怎样掌控着都弄不明白,这不能不说是一种人生的悲哀。

四、爱的契约

田晓霞是孙少平情感世界的唯一,是他的“朱丽叶”是他的“热妮娅·鲁勉采娃”。田晓霞与孙少平同村,父亲田福军是人民大学毕业生,一直在外地工作,是一上从基层走上重要领导岗位高级领导干部,母亲是个医生。田晓霞一直生活在一个安逸、富裕,被人仰慕的环境之中。在这样一个家庭的熏陶下,她的思想境界和内在品质都远胜于同龄人。她是孙少平,更是男性的“精神导师”。

两人初次见面时的田晓霞自信、热情、主动,而孙少平在这样一个“又洋又俊、穿戴漂亮的女同学”面前,变得像“农民一样笨拙”。孙少平此时的智力和眼界均未完全开发,而使这块未经雕琢的璞玉绽放夺目光芒的,正是田晓霞。

田晓霞在高中时期已有独立思考的能力,“看问题往往和社会一般的看法不一样,甚至完全相反”,孙少平“每次和她交谈,都能使自己的头脑多开一扇窗户”,孙少平已开始自觉接受田晓霞的指教,而田晓霞则慧眼独具地发现孙少平与众不同的“气质”,并有意识地加以引导。

大学后的一段时间田晓霞与孙少平联系间断,当再次在黄原的电影院见到孙少平后她为孙少平的改变而深深吸引,自此两人关系更加亲近。“后来,他们之间的关系就加深了。但田晓霞和孙少平在黄原相见之前,这种关系仅仅在同学之外另多了一种友谊的成份。在他们的年龄,这种关系是正常的,只是稍稍有些不平常罢了。”

最后两人相爱,并在黄原的古塔山上模仿《热尼亚·鲁勉采娃》定下了“两年之约”,大学毕业后晓霞去了省报工作与去大牙湾煤矿做矿工的孙少平分隔两地,两年的异地之恋并没有减弱她对少平的爱。然而“这个姑娘的冒险精神闻名全报社”,在陕南的洪灾中为了救一个落水小女孩“她几乎什么也没想就跳进水中”…… 在“两年之约”的前夕戏剧性的发生了如《热尼亚·鲁勉采娃》一样的结局。可怜可爱拥有无限活力、超脱现实的梦想与爱情,并为之拼搏奋斗了一生的田晓霞,尽管幸福已经近在咫尺,最终没能得到自己企盼的幸福!

当田晓霞永远的离他而去之后,他产生“第三类接触”,也正是这种灵魂的接触,使他认识到:生活总是美好的,生命在其间又是如此短促;既然活着,就应该好好地活。思念早逝的亲人,应该更珍惜自己生命的每个时刻。精神上的消沉无异于自杀。象往日一样,正常地投入生活吧!即便是痛苦,也应该看作是人的正常情感;甚至它是组成我们人生幸福的一个不可欠缺的部分呢!

《平凡的世界》:历尽劫难的精神勇士——孙少平,最终情归何方?

用灵魂爱着的小霞

五、不能平衡的爱

金秀是和孙少平的妹妹兰香一起长大的姊妹花,她们两个一同考上大学,实现了她们父兄乃至整个农村劳动人民的梦想。走出农村的姐妹两个,并没有在城市里迷茫,相反成长的落落大方。兰香与省委副书记的独生子吴仲平相爱。当兰香答应吴仲平去他家时,做为省委副书记的吴仲平的爸爸吴斌和老伴一见儿子带回来的是这么个潇洒漂亮姑娘,而且言谈举止没一点农村人味道,高兴得不知如何是好。仲平他妈一改过去的态度,很快喜欢上了这个未来的儿媳妇。吃饭的时候,她坐在兰香身边,不断给她往小碳里夹菜……。而金秀也被身世“优越”且风度和学识俱佳的顾养民所倾心。他在上海深造时,几乎每星期都要给金秀一封情意绵绵的信。但是金秀在自己成长中才认识到,她和顾养民之间有某种不太和谐的东西。不是他有什么明显的缺陷;恰恰相反,他各方面都很出色。但是,对她来说,他身上总缺点什么。而这种缺憾是不能通过其它途径所能弥补的。什么缺憾?归根结底是性格不合。他太学者气,而她需要一个性格刚健的男友。当然,这种学者风度决非什么缺点,对某些女孩子来说,她们对男人所追求的正是这一点。可是,这一点正是她所不满足的!就在这种情况下,她想到了孙少平。这次,是她自己主动走进了一个男人的感情世界,而且自然得让她感到惊讶。她爱上了孙少平,爱得如此强烈,以至都不由向她哥金波含蓄地流露了她的心思。在她的生活范围内,她感到只有孙少平哥具备她所要求的男人的素质。她也知道孙少平许多方面都无法和优越的顾养民相比。他没有上大学。他是煤矿工人。但他强健的体魄,坚定深沉的性格,正是她最为倾心的那种男人。另外,他们从小就象兄妹一般相亲,如果一块生活,那种甜密也许是外人所难以替代的。至于煤矿工人又有什么关系!“她已经是一个能超越世俗观念的人;她懂得幸福不在于自己的丈夫从事什么样的职业,而在于两个人是否情投意合。金钱、荣誉、地位和真正的爱情并不相干——从古到今,向来如此!到时候,她要求分配到他所有矿医院就行了。只要和自己所爱的人在一起,即便到天涯海角去生活也是幸福的。”

但是做为煤矿工人的孙少平又会有怎样的感想呢?“秀可爱吗?非常可爱!她是那样的热情,漂亮;情感炽热而丰富,一个瞬间给予男人的东西都要比冷血女人一生给予的还要多。她使他想起了死去的晓霞。她也是大学生,有文化,有知识,有很好的专业。她无疑会是一个令男人骄傲的妻子。双方感情交流也没什么障碍,他们从小一块长大,一直以兄妹相待;这种关系如果汇入夫妻生活,那将是十分美好的。”但他同时也想到:“秀要成为他的妻子?他要成为秀的丈夫?他一时又难以转过这个弯。他一直把秀当小妹妹看待;在他眼里,她永远是个小孩子,怎么能和她一块过夫妻生活呢?想到这一点,他就感到别扭。

当然,最重要的是,他和秀的差异太大了。他是一个在井下干活的煤矿工人,而金秀是大学生,他怎么能和她结婚?秀在信上说她毕业后准备去他所在的矿医院当医生。他相信她能真诚地做到这一点。但他能忍心让她这样做吗?据兰香一再给他说,按金秀的学习情况,她完全可以考上研究生。他为什么要耽搁她的前程?如果因为他的关系,让秀来大牙湾煤矿,实际上等于把她毁了。他现在才记起,他曾给金波也说过这个意思。”

所有这一切考虑,不是说没勇气和一个女大学生一块生活。当年田晓霞也是大学生、记者。但秀和晓霞又不一样。晓霞在总体素质上是另一种类型的女性。虽然他和秀一块长大,但秀决不会象晓霞那样更深刻地理解他。他和秀之间总有一种隔代之感。

《平凡的世界》:历尽劫难的精神勇士——孙少平,最终情归何方?

美丽的大学生金秀

六、 灵魂的归依

“惠英嫂”是孙少平在大牙湾煤矿他的师傅王世才的老婆,惠英尽管比师傅小八岁,结婚后一直实心疼爱师傅。她出身农家,里外活都很麻利。虽然识字不多,可人很精明。至于漂亮,那在整个黑户区都是很出名的。

和惠英的第一次接触是“买醋”。当他为了降下可怕的“血压”而去“黒户区”买醋时,遇到的就是王世才一家人,在受到一家人热情招待时,让孙少平感到是:要有人的地方,世界就不会是冰冷的。我们活在人世间,最为珍视的应该是什么?金钱?权力?荣誉?是的,有这些东西也并不坏。但是,没有什么东西能比得上温暖的人情更为珍贵——你感受到的生活的真正美好,莫过于这一点了。

当孙少平生病时,被师傅王世才架着到了家里,又受到一家人的照顾。当他从这母子俩手中接过热烫烫的一碗面条时,泪花子在眼眶里直打转。他没有想到,在远离故乡的地方他受到了这种亲人般的关照。

之后的岁月里,孙少平便与这一家人拥有了一份难以割舍的情义。到师傅家吃饭,帮师傅做点力所能及活,给明明买礼物等等,使自己也融入到这一家人之中。“惠英嫂”对他也更是关怀备至。

但是不幸总是悄然而至,当王世才因救人而永远离开时。一个普通人的消失对世界来说,的确象什么事也没有发生。可是,对大牙湾煤矿黑户区这个小院落来说,这似乎就是世界的末日。这里曾有过一个多么温暖而幸福的家。现在,妻子失去了丈夫,儿子没有了父亲。他们的太阳永远殒落了……

这时的孙少平没有任何考虑就自动地、自然地对这不幸的家庭负起一份责任,他来到这个愁云笼罩的家庭,只能干一些具体的活。他一次次体会到:没有什么灵丹妙药比得上劳动更能医治人的精神创伤。他笨手笨脚,忙里忙出,做好饭让明明吃,并把饭碗双手端到“嫂子”床前。

在他们吃饭的时候,他就到院子里去劈柴、打炭、补垒残破的院墙。随后,他又担起桶,到土坡下的自来水管去挑水。把门里门外的活干完,

把房子和院落收拾得干干净净,就引着明明到矸石山去捡煤。他在山里给明明逮蚂蚱,拔野花,千方百计使孩子快乐……

每次从山上回来,他都要给明明拔一束野花,让孩子送到母亲面前。他还把这五彩斑斓的花朵插在一个空罐头瓶中,摆在“惠英嫂”卧室的床头柜上。花朵每天一换,经常保持着鲜艳。鲜花使这暗淡灰气的房屋有了一线活力和生机。惠英嫂终于从床上爬起来,开始操持家务了。

当然,这不是仅仅因为那束鲜花。她没多少文化,不会象诗人那样由花而联想到什么“生活意义”。不,她在很大程度上是被她死去丈夫的这个徒弟所感动。她承认,正是有了少平的帮助,才使她感到生活中还不是无依无靠。既然命运逼使她成为现在这个样子。她就得再挣扎着去生活。

晓霞死后不久,“惠英嫂”很快就知道了这件悲惨的事;她没有想到,相同的不幸命运降临到少平的头上。她已经失去了自己的亲人,因此完全能体会少平的痛苦。她千方百计用好饭、好酒、好话和一个女人的全部温情来安慰他。命运啊,对人是这样地乖戾!不久前,还是他在安慰她;而现在,却得要她来安慰他了……唉,也许只有惠英嫂的安慰他才可以平静而自然地接受。因为她了解他,因此也理解他。要是换了另外的人对他这样,他不仅不能接受,反而会更痛苦的。

当明明看到少平推让着不叫母亲炒菜倒酒时,就在旁边说:“少平叔叔,就是你不来,我妈妈每顿饭都把酒杯给你搁着哩!”这时的少平还有什么理由推辞,举起的酒杯在嘴边猛地停住了。他呆呆地怔了一会,然后便一饮而荆这醇美的酒!

孙少平陪明明和惠英嫂一块放风筝、陪明明开运动会等一系列平常却又让人温馨的日常生活,让“一家人”生活在一种特有的幸福之中。

年夜饭,在暖融融的房间里,三个人一块坐下,围着小桌,一边喝酒吃菜,一边看电视。一种无比温暖的气息包裹了孙少平疲惫不堪的身心。他感觉僵直的四肢象冰块溶化了似的软弱无力。内心是这样充满温馨和欢愉。即使喝醉懊悔,但他感到睡得十分舒服,十分酣畅,十分温暖!当他爱伤后被送进省医院时,第一次醒来第一感觉还是睡在惠英嫂家,喊出的第一句话也是惠英嫂..”。

当他再次到大牙湾煤矿时,他远远地看见的是,头上包着红纱巾的惠英,胸前飘着红领巾的明明,以及脖项里响着铜铃铛的小狗,正向他飞奔而来……。

这也许就是孙少平的灵魂归依!!!

《平凡的世界》:历尽劫难的精神勇士——孙少平,最终情归何方?

惠英嫂子 ---- 家的温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