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之詩比爐石傳說和陰陽師差在哪裡?

2016年7月16日CyGames發行了一款卡牌遊戲,她叫《影之詩》。

《影之詩》是一款以日式幻想為主題的公平競技卡牌手遊,其獨特的進化系統和精美的畫風自日本上架以來就受到了大量好評。2017年5月由網易引進代理,在IOS及安卓遊戲平臺上進行公測。

影之詩比爐石傳說和陰陽師差在哪裡?

影之詩

自16年7月中上架開始,到17年11月,總共將近一年半的時間,下載量超過1400萬。其實從遊戲本身來說,這絕對不是一個理想的數字。我們拿日本手遊市場的其他卡片類遊戲來說,單一個《FGO》就不知道甩了《影之詩》多少條街。同時,評論區大量的差評撲面而來,“抄襲爐石傳說”等差評層出不窮。

影之詩比爐石傳說和陰陽師差在哪裡?

(影之詩日本AppStore評價區,圖源:Sohu觸樂)

然而,隨著遊戲內精美的牌面及獨到的進化系統,數日後,AppStore的評論一路走高,下載量回暖。國內部分手遊平臺接連出現了相關評測。2017年5月20日,網易授權代理了《影之詩》,正式開啟了《影之詩》的國服之旅。

《影之詩》相較於其他遊戲來說,並沒有呈現出常規的高開低走模式,她從始自終都處於一個不溫不火的狀態。今天,我們就來說說《影之詩》與她的前輩《爐石傳說》和《陰陽師》。

首先,每一位玩家最開始能體會到的就是畫面。畫面包含了很多方面,背景,人物,整體風格等。我們先來看看三個遊戲的遊戲內部截圖。

影之詩比爐石傳說和陰陽師差在哪裡?

(爐石傳說對戰場景截圖,來源玩家:小碗的本願)

影之詩比爐石傳說和陰陽師差在哪裡?

(陰陽師內部對戰場景截圖,來源玩家:櫻下千年)

影之詩比爐石傳說和陰陽師差在哪裡?

(影之詩內部對戰場景截圖,來源玩家:羊の肉)

從上面的幾張圖我們能可以看出,《爐石傳說》是標準的美式動畫風格,完全按照《魔獸世界》的原樣而拼成的卡牌;《陰陽師》則是日式畫風,改編來自《百鬼夜行畫卷》;《影之詩》則是一種二次元畫風,整體呈現一種歐洲哥特的風格。而從呈現模式來說,《爐石傳說》和《影之詩》則是傳統的2D卡牌手遊;《陰陽師》則採用了3D建模,將卡牌上的人物轉化成實體角色。

筆者認為,畫風是否好看,背景是否賞心悅目,都取決於玩家自身的審美。審美本身既是非常主觀的,充滿個人審美色彩的。我們不做過多的評判,玩家皆可根據個人喜好對遊戲好壞做出判斷。

接下來,我們從幾大點來說說《影之詩》到底差在哪裡。

IP

眾所周知,一個遊戲如果有強大的背景IP支撐,就可以直接通過IP影響力獲得非常大的群眾基礎。《爐石傳說》的背景IP是人盡皆知的《魔獸世界》,《魔獸世界》於2005年引入國內,幾乎是大量遊戲玩家記憶深刻的啟蒙遊戲。《爐石傳說》早期完全就是《魔獸世界》的衍生作品,在後期加入了原創角色,但是大體上還是有《魔獸世界》的影子在的。所以從IP上來說,《爐石傳說》優勢非常的明顯。

影之詩比爐石傳說和陰陽師差在哪裡?

魔獸世界

我們再看《陰陽師》,《陰陽師》的本起可以追溯到《百鬼夜行》,包括《陰陽師》的主角安倍晴明,歷史上確有其人,與他緊緊聯繫在一起的,便是《百鬼夜行》。例如《陰陽師》中深受歡迎的酒吞童子,就是日本傳說中平安時期著名妖怪,亦是“百鬼夜行”中最為人所熟知的人物。《百鬼夜行》可以說為《陰陽師》提供非常深厚的日本歷史文化底蘊,而且《百鬼夜行》本身也是大量喜歡二次元人士經常在動漫中遇到的內容。原汁原味的日式IP為《陰陽師》加了不少分。

影之詩比爐石傳說和陰陽師差在哪裡?

陰陽師

那麼《影之詩》有沒有背景IP呢?有。《影之詩》的背景IP 名叫《巴哈特之怒》,是CyGames於2012年開發的另一款卡牌對戰遊戲。《影之詩》的大量角色及人物機會都直接沿襲了《巴哈特之怒》中的人設,畫面等等。但是不得不承認,《巴哈特之怒》並不普及。至少,沒有《魔獸世界》的遊戲受眾基數大,亦沒有《百鬼也行》的文化加成,它相較於前者弱了很多。

沒有這麼多優點的《影之詩》真的吃了很大虧。而較弱的IP這一點是很難彌補回來的,另外兩個遊戲的背景IP是《影之詩》無論在時間上,還是影響力上都不可能立刻趕上的。

玩法操作

三款遊戲都是卡牌類遊戲,但是三款遊戲各有千秋。

《爐石傳說》整體操作還是比較簡潔明瞭的,一共九個角色,各個角色有其專屬英雄技能及職業卡牌。通過法術和隨從之間的配合,進行進攻或防守操作。同時包括PVP及PVE對戰模式,挑戰對手包括玩家和電腦。

影之詩比爐石傳說和陰陽師差在哪裡?

(《爐石傳說》中玩家對戰場景,圖片來源:亞陶Yataome)

《陰陽師》將卡片角色建模,實現3D轉化,所有的角色以一個實體的狀態進行戰鬥。增加“半實戰回合制”,添加“速度”這一戰鬥理念,用速度概念來影響式神的出手先後順序,以“進度條”表示,速度越快的式神在進度條上移動越快,出手次數也多。同時,其特有的養成系模式,玩家根據個人愛好對喜歡的角色進行養成。

影之詩比爐石傳說和陰陽師差在哪裡?

(《陰陽師》式神養成圖片概覽)

《影之詩》則另闢蹊徑,在遊戲內增加“進化系統”,在等費的情況下,對角色的血量和攻擊等進行加成,增加其突進效果等等。進化模式不需要肝,是在遊戲內的本身存在的技術。對於傳統卡牌來說,是一個比較突出的特色。

影之詩比爐石傳說和陰陽師差在哪裡?

(誒呀,小姐姐真好看)

依靠這個特色,《影之詩》就得到了一個明顯的優勢,讓玩家在傳統卡牌的遊戲中獲得

了更加新穎的體驗。

劇情

對於一款遊戲,劇情可以算是一個加分項。完整的劇情可以直接吸引玩家的注意力,引導玩家繼續玩下去。

《爐石傳說》可以說沒有很多的劇情,受IP《魔獸世界》的限制,劇情方面的發揮空間很低,所以遊戲中加入了“彩蛋”的成分。例如玩家對戰泰蘭德,當使用鹿盔時,臺詞將變為“你只會帶領我們的族人走向毀滅。”這樣的臺詞彩蛋其實很多情況下都會出現。

《陰陽師》的劇情就相對來說比較簡潔了,一共十八章。劇情充滿套路,最後都以打敗某個Boss為結束。不過是Boss的難易程度罷了。而且,《陰陽師》的劇情製作並不能歸類為精良,整體套路沒有太過新穎的地方。

《影之詩》的劇情個人還是非常看好的,劇情相對獨立完整,沒有太過拖沓的部分。劇情雖然到後期幾乎全是文字,但是有配音的加分以及劇情本身的完整結構,玩家的整體遊戲體驗還是很優秀的。

影之詩比爐石傳說和陰陽師差在哪裡?

(《影之詩》劇情截圖)

通過以上我們可以分析出,《影之詩》的整體情況並不算太糟糕,早期的大量差評其實也有部分《爐石傳說》的玩家報復性的打低分。但是,後期的情況其實還不錯。下載量的上升和口碑的進步其實都預示著《影之詩》的市場前景可觀。那麼《影之詩》的弱勢到底在哪裡呢?

於遊戲本身,各大網站的遊戲測評,總體呈一個看好的趨勢。但是,《影之詩》的部分更新與改版,直接導致了遊戲內部的失衡。比如,“諸神狂嵐”版本的更新,直接導致了遊戲環境的失衡。赫克託和水龍神巫女直接主宰了天梯比賽。大環境的失衡直接導致了玩家對其好感受度下降。

影之詩比爐石傳說和陰陽師差在哪裡?

影之詩的玩法是非常出眾且獨特的

《影之詩》在初期版本中以其獨特的進化模式,以及相對公平的戰鬥環境吸引了大量的玩家參與其中。新版本的特殊性直接導致了其“公平對戰”的消失,從而降低了遊戲體驗感,對於《影之詩》來說,環境失衡代表了卡牌的傾向於某一類卡牌,那麼玩家抽到了這類卡牌,用同一套卡組就可以解決一場戰鬥,可以說是體驗極差了。大環境的失衡是《影之詩》需要解決的首要問題。

於國內,網易作為中國最大的遊戲代理商之一,其實力不可磨滅。但是,大家要注意的是,網易有自產IP《陰陽師》,《陰陽師》本身也是一個卡牌遊戲,從網易自身出發,其側重點絕對不會是代理手遊。畢竟《陰陽師》當日7600萬累計流水額在16年的手遊市場就是一個石破天驚的數據。如此巨大的利益,網易不可能棄之不顧。但從側重點來說,《影之詩》並不討喜。

我們分析了這麼多之後,《影之詩》的未來還是取決於遊戲本身,遊戲都是為了玩家能夠獲得快樂才去進行的。《影之詩》的未來怎麼樣,讓我們拭目以待。只期望它不要成為下一個“講個笑話,《影之詩》職業選手”的遊戲。

大家對《影之詩》怎麼看?歡迎各位在評論區發表自己的意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