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說「中」的河南人,「中」在他們心中爲何這麼突出?

爱说“中”的河南人,“中”在他们心中为何这么突出?

為啥河南人老愛說“中”?這個字是如何與河南結緣?

爱说“中”的河南人,“中”在他们心中为何这么突出?

今天的文章仍然是圍繞“中”字展開,上篇,介紹了“中”字是如何與河南結緣。這篇主要談一下“中”的地位在他們心中為何越來越突出?也就是“中”與河南的關係以及它在河南人、中國人心目中的地位。

講“中”在河南人心目中的突出地位,就不得不提一個詞語。

是什麼呢?

那就是——逐鹿中原。

02

逐鹿中原,如何突出“中”的地位?

爱说“中”的河南人,“中”在他们心中为何这么突出?

古代戰場

逐鹿中原,一提到這個詞,給我們的感覺就是殺場、戰場

戰爭總是與中國古代朝代的更迭相伴,我們都討厭戰爭,愛好和平。但戰爭還真不是單憑你一句“不喜歡”,它就不發生。

由於位於天下之中,所以河南這個區域就相當於人的心臟。

中國有一句話:擒賊先擒王。

核心的區域往往成為爭奪的核心,所以,朝代更替,一些大的戰爭基本上都是在河南發生。

從最早炎黃蚩尤之間的戰爭,到後來夏商之間的更迭周朝、商朝之間的戰爭;從秦始皇統一中國,到後來漢劉邦與項羽之間爭奪,再到隋朝統一中國;從唐統一中國,到宋元包括明清時期,基本上沒有哪一個大戰不是在河南發生。

清代的一位歷史地理學家曾說過這樣一句話,他說:“要想取得政權,河南這個區域必須爭奪,爭奪首在河南。

要想穩坐政權,河南這個區域是必須保證穩定,河南只要一出問題,全國肯定出問題,河南只要不出問題,政權基本上沒有大問題。”

正因為這樣,中原這個區域只要有戰爭,首先就會在河南發生。

甚至於戰爭直接相關且大家非常熟悉的兩個詞:問鼎、逐鹿,都是在河南發生。

我們也可以說成兩個詞語:問鼎中原、逐鹿中原。看一下,這倆詞都帶有中原兩個字。

一說問鼎,就是“問鼎中原”,一說逐鹿就是“逐鹿中原”。

那我們先來看第一個詞——“問鼎中原”,什麼背景呢?

在春秋時期,楚國統治的區域是今天的湖北、湖南這一塊,他們地盤非常大,發展的潛力非常大,

所以,到楚莊王的時候,楚國越來越強大,開始向中原這個地區進軍,準備稱霸中原。

先後爭奪宋國(商丘)、陳國(今天的河南駐馬店南陽這一帶),又圍攻鄭國;然後又派軍隊滅掉了洛陽東南部陸渾戎(就是今天陸渾水庫那一帶)。

陸渾本身是西部一個少數民族,這個部落後來逐漸地到洛陽的東南部成立了一個小的邦國,楚莊王伐宋、陳之後,順帶把這個陸渾消滅了。

消滅陸渾並不是他的目的,目的是進一步滅了東周。

所以,消滅了陸渾之後,派軍隊到洛陽,就把洛陽城包圍起來。當時東周的王是周定王,一看,楚莊王氣勢這麼大,得罪不了,趕快派手下的大臣王孫滿慰勞。

王孫滿去了以後跟楚莊王兩個人有一段對話。

什麼對話?

王孫滿講:我代表周定王過來慰勞你,辛苦了……;楚莊王根本不理他。

接著,沒有讓座。就問了什麼?

楚莊王問:九鼎,在洛陽的九鼎有多重?有多大?

爱说“中”的河南人,“中”在他们心中为何这么突出?

這個問鼎意味著什麼?

我們知道,這個鼎是跟前面所說的夏禹相關。

禹在建立夏朝的時候,把全國劃分為九個州,每一州鑄了一個鼎,這就是所謂的九鼎。然後,把這個鼎放在都城,作為對這九州進行控制和進行統治的象徵。

所以,鼎就象徵著對於九州的統治,象徵著國家的權力。你作為一個諸侯王是不能問鼎輕重大小的,這意味著向王權挑戰,試圖取王而代之。

王孫滿當時一聽,就知道什麼意思。

這個王孫滿也是不辱使命,頂了一句,他說:周朝,東周經過了西周,到我們已經500年了。周朝的王氣還在,你作為一個諸侯王是不能也沒有資格問這個鼎的輕重大小。你不要忘了還有那麼多的諸侯,更不要忘了,在你忘乎所以的時候,可能就會遭到報應……

楚莊王一聽,就震驚了。

因為什麼?

因為,當時周朝分工的時候是分好幾個等級,最高等級是“公”,像齊國這種國家地位是比較高;楚國呢?是封“侯”。

“公侯伯子男”,楚國算是第四等,但是自封為王,凌駕於公之上,成為了春秋五霸。

可原來的地位畢竟低,所以從這個意義上來講,楚莊王自己心虛。

後來王孫滿說了這句話,楚莊王馬上表示歉意,非常感謝對我的慰問,有機會再來看,就回去了。

但是這個事兒,在歷史上後來逐漸地演變——

“問鼎中原”意味著向王權挑戰,

直到演變到今天,我們說問鼎有從一個競爭中獲得冠軍的意思。所以,我們說,誰誰獲得了奧運冠軍,就說是“問鼎冠軍”。

這樣看來,“問鼎中原”這個詞,雖然表面看起來沒有戰爭,但是其背景和戰爭直接相關。

另外一個詞,逐鹿中原。

那麼,逐鹿中原什麼背景呢?這個,直接就是血雨腥風的戰爭。

“逐鹿中原”說的是秦朝滅亡以後,漢劉邦與楚項羽之間的爭霸,司馬遷在《史記》有最早這樣記載。

但你要清楚,“逐鹿”最早的來歷,本來不是專指戰爭,指什麼?

“逐鹿”實際上有追逐、狩獵的意思。

我們的先民在很早的時候過著狩獵的生活,狩獵是當時基本的生活方式。但是這個鹿大家知道,它非常善於奔跑,非常矯健。要是能射中鹿,一方面這個人的箭法比較好,另外一個方面要有智慧不魯莽。

能夠在逐鹿中獲勝的人,往往都是有智慧、身強力壯、箭法很高明的人,他肯定不是一般人。

所以,在《史記》裡司馬遷用這樣的話,把這個地方的逐鹿變成了競爭天下。

皇帝的寶座要被誰座?天下誰來競爭?就用“逐鹿”來代替。也就是意味著鹿死誰手,誰能把這個鹿射死,這個人非常有能力,可以代替皇帝。

所以,才有逐鹿中原。

我們知道,楚漢戰爭是從公元前206年一直到公元前的202年。那,逐鹿的地點在哪裡?

就在河南;就在洛陽、鄭州為中心的這個區域。

逐鹿的見證在哪裡?就是今天的鴻溝。

爱说“中”的河南人,“中”在他们心中为何这么突出?

滎陽鴻溝

爱说“中”的河南人,“中”在他们心中为何这么突出?

楚漢爭霸

大家如果去過滎陽,可以看到,現在還有著鴻溝主戰場的遺蹟。

當時劉邦、項羽對峙的這個地方,劉邦在西邊,項羽在東邊,對峙五六個月的時間。

對峙過程當中消耗相當大,劉邦不能取勝項羽,項羽不能取勝劉邦,怎麼辦?

兩個人講和。

相約以鴻溝為界,西邊是劉邦,東邊是項羽。然後,項羽就撤軍了。

撤軍了後,到了他的都城彭城,也就是今天的徐州。從此以後,留下了那句話——不可逾越的鴻溝。

這個“鴻溝”,就是“逐鹿中原”的時候留下來的地方,不可逾越,項羽、劉邦都逾越不了。

實際上沒有不可逾越的鴻溝。

到公元前202年的時候,劉邦勢力越來越大,第二年越過鴻溝與項羽展開決戰,在安徽一代,項羽大敗。

劉邦成為逐鹿中原的戰爭的勝利者,鹿死劉邦之手,劉邦建立了我們中國歷史上的非常有名的大漢王朝。

這就是逐鹿中原的來歷。

所以,我們今天把逐鹿中原看成戰爭的代名詞。

接下來,我們大家都知道:曹操之所以在中原地區立穩腳跟,也是因為在河南的官渡打敗了袁紹,官渡一戰,奠定了在中原地區的根基。

後來李世民也是打敗了洛陽的王世充奠定了統一的基礎;“安史之亂”也是因為安祿山、史思明在洛陽、開封這一塊取得了勝利,後來打到了長安城。

所以,中國歷史上能夠決定朝代命運的大的戰爭沒有一個不是在河南發生的。

這帶來幾個影響?

爱说“中”的河南人,“中”在他们心中为何这么突出?

一是,決定性的戰爭往往在中原進行;

第二,得中原者得天下;誰能入主中原,就等於擁有了天下。

第三,頻繁的戰爭進一步的地強化了“中”這個詞的意義。

我俗語一句話:是騾子是馬,拉出來遛遛。戰爭也是這樣,有沒有能力戰爭中取勝,拉出來在中原戰場上遛遛。

你在中原戰場上取勝了,才中;不能取勝,就是不中。中不中?中原戰場上見。這就進一步強化了“中”在河南的意義。

所以,中原這一塊土地,就是我們中國曆代王朝不能丟掉的一塊土地,丟掉了就沒有了心臟。

一個人沒有心,就魂不守舍。所以,中原王朝成為歷代封建王朝的代名詞。

當然,也有丟掉中原的時候,像南宋王朝以杭州為都城。

中原這個區域被金朝佔領了,後來被元朝佔領了,包括開封、商丘這一塊全部被金朝擁有。

這帶來的是什麼後果呢?

雖然歷史上我們也說南宋是一個統一王朝,杭州之所以成為八大古都之一也是因為南宋在這裡建都,但是卻有三個非常奇怪的現象。

什麼現象?

第一,南宋始終沒有把杭州叫做京師、京城。

它始終沒有作為正式的都城,叫做什麼?臨安。臨時安置在這裡,都城在哪裡?告訴臣民,都城還在開封。

但是150多年的時間,南宋始終沒有回到開封。這是第一個現象,始終沒有把杭州正式的叫做都城。

第二,南宋因為丟掉了中原,所以,成就了中國歷史上最有名氣的民族英雄——岳飛。

同時,成就了最臭名昭著的奸臣——秦檜。

民族英雄派第一的誰能超過岳飛?奸臣排名第一的誰能超過秦檜?

因為什麼?就是因為這兩個人與中原相關。

爱说“中”的河南人,“中”在他们心中为何这么突出?

岳飛是河南的湯陰人,終生以收復中原作為自己的追求目標,留下了豪情滿懷這些詞。到今天為止,所有的宋詞裡如果說論氣勢沒有一首詩能超過《滿江紅》。

岳飛一生都以收復中原失地為追求,活在人心裡,不是因為河南人偏愛岳飛,而是中國人都偏愛岳飛。

對於岳飛,愛之切,對秦檜就恨之深。所以,秦檜就成了中國歷史上最大的奸臣。

還有這樣一個小故事。

乾隆時期,有一個杭州人叫秦大士,跟秦檜一個姓。他到西湖去遊覽時順便看看旁邊的岳飛廟、嶽王墓。跟他一塊旅遊的另外一個好朋友就指著跪在岳飛墓前一個像對秦大士說:你看看,你們秦家的秦檜老祖宗跪在嶽王廟這個地方,你做何感想啊?

他其實跟秦檜本來也沒有什麼親戚關係,但是都姓秦。

這個時候秦大士不愧是有抱負、有才華的一個狀元,他就留下了:人從宋後羞名檜,我到墳前愧姓秦。今天我們去杭州還能看的到。

爱说“中”的河南人,“中”在他们心中为何这么突出?

我們知道中國人起名字非常講究,女孩子起名字什麼枝、花、紅;男人呢?兵、文、武都有而且還有以“木”字為主的叫松、槐……什麼都有,但是沒有叫檜。

秦檜起名字的時候還是有這個字的,在今天查遍中國的百家姓,裡面所有的姓氏名字裡面找不到一個“檜”,這是在秦檜之後。

所以,秦大士留下了這句話就是因為南宋丟掉了中原,岳飛收復中原時秦檜斷送了岳飛收復中原的理想。士大夫不能接受,老百姓不能接受,歷史也不能接受。

所以,才這麼困難。

當然我們說姓秦的沒有必要也無須為秦檜背這樣的罵名,沒有什麼關聯。但從側面說明中國人的愛憎以及中原在中國人心目中的地位。所以,第三個影響就是在文人士大夫當中形成了獨特的中原情結。

我們大家非常熟悉的著名的詩:死去元知萬事空,但悲不見九州同,王師北定中原日,家祭無忘告乃翁。

人死了什麼事情都沒有了,但是我最悲痛的是九州不能統一。如果有那一天,我們南宋的王室北定中原,收復了中原失地,祭奠時,一定要告訴我們,使我們九泉之下能夠瞑目。

大家看,陸游的文人士大夫的情懷就是——丟掉了中原就丟掉了靈魂。

所以,逐鹿中原這樣的一些歷史事件,進一步強化了“中”這個詞在中國人,在河南人心目中的地位。

這是一塊,看到的“中”這個字。這裡,我們順便解釋一下,逐鹿中原中不管鹿死誰手,遭殃的是誰?老百姓。

老百姓是很悲哀的,但是我們又不能做主。所以,對待戰爭,我們河南人用什麼辦法?

兩個辦法:第一,逃避;第二,留下來。

所以,我們知道河南是中國的祖根地,全國100個姓裡面,佔七八十個。

為什麼?

因為這一塊區域是中華文明的核心,是人口最集中的區域,人口最龐大的區域。

有了戰爭,有一部分人就躲避。

有一個奇怪的現象,比如說現在福建的泉州有一個地方叫做晉江,晉江有一個鎮——洛陽鎮。

和我們河南的洛陽名字一模一樣。

它就是從洛陽南逃到晉江的人建立的鎮,晉江原來也不叫晉江,是因為西晉的洛陽人逃到那裡以後把名字改成了晉江。後來,宋代的時候,晉江上修一座橋命名為洛陽橋。

所以,我們有時候不瞭解為什麼客家人把自己叫做河洛郎?因為他們知道根在河洛。

我們大家還要看到另外一個現象。南方的祠堂特別多,祠堂是幹什麼?祭奠自己祖先。

大家看南方的祠堂無論是什麼姓的都會追根溯源到河南。祠堂意味著很多人是從中原地區過去的,從北方地區過去,這是一種現象。

爱说“中”的河南人,“中”在他们心中为何这么突出?

另外一種現象是什麼?

我們中原地區、北方地區的宗教寺廟,佛教的寺院,這是南方的祠堂相反的另外一種現象。

這些寺院是對待戰爭另外一種方式。

除了逃避,畢竟有大量的老百姓要留守。我們中華民族是一個農耕民族,最大的特點就是安守自己的家,只要有立足之地就不願意離開自己的故土,再好的家也不如自己的老家。

所以就留下來,怎麼生存?寺院就成為最好一個場所。

到寺院的人,第一可以尋找精神的慰藉;另外,可以暫時作為他們安身立命之本。

所以,有些人就當了和尚、尼姑混口飯吃。我們大家看到,改革開放(1978年)以後,在我們中原地區特別是鄭汴洛旅遊的時候,外地的遊客有一句俗話:白天看廟,晚上睡覺。

為什麼這一塊的廟宇特別多?這是歷史留下來的。

所以,我們大家會奇怪:為什麼道教的始祖是老子在我們河南?為什麼第一座佛教的祖擎是白馬寺在河南?還有少林寺?為什麼洛陽有龍門石窟?為什麼有我們中國最大的道教建築群——中嶽廟……

這就因為我們河南人遭受了太多的苦難。中原地區的老百姓需要尋找精神慰藉,需要安身立命暫時避難的場所。

當然,宗教的起源是多方面的,我只是從這個側面來說到了宗教與河南的關係。

總而言之,逐鹿中原,從方方面面突出了“中”與河南的關係,突出了中在河南人、中國人心目中的地位。

- The End -

本文摘自:中原國學講壇;主講人,程遂營;原標題《從“天下之中”到“中庸之道”》

⊙本文僅代表主講人觀點,不代表文博河南立場。

【文博河南】文博+文學+文史,一起品味傳統文化的魅力!

爱说“中”的河南人,“中”在他们心中为何这么突出?

長按,識別二維碼,加關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