蓬安縣「果州十二問」思路答卷

日前,省委書記彭清華在全省市廳級主要領導幹部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習近平總書記對四川工作重要指示精神讀書班上,提出了治蜀興川的“六個重大問題”,市委書記宋朝華在全市縣處級主要領導幹部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習近平總書記對四川工作重要指示精神讀書班上,提出了治南興南“果州十二問”。蓬安縣緊扣“六個重大問題”和“果州十二問”,做到深入學習、全面把握、結合實際,加快“建設嘉陵江畔大美公園城市、打造成渝第二城綠色生態功能區”,為治南興南貢獻更大蓬安力量。

構築生態屏障打造公園城市

面對省委書記彭清華提出的治蜀興川“六個重大問題”,面對市委書記宋朝華提出的治南興南“果州十二問”,蓬安該怎麼辦?怎樣才能答好題、交好卷?蓬安縣堅持“建設嘉陵江畔大美公園城市”的目標定位不動搖,深入思考“公園城市建設怎樣才能幹在先、走在前、立標杆”這一重大課題,在蓬安縣委帶領下,蓬安全縣保持戰略定力,一以貫之、狠抓推進。

“在縣第十三次黨代會上,我們確立了‘建設嘉陵江畔大美公園城市’的目標定位。近兩年來的實踐證明,這一定位是正確的、科學的、具有前瞻性的。它既順應時代發展潮流,又契合省市發展要求,更符合蓬安發展實際。”蓬安縣委書記蒲國介紹,蓬安全縣緊扣省委提出的“六個重大問題”和市委提出的“果州十二問”,以高起點規劃、高品質建設、高標準管理為準則,優化提升蓬安城市總規、控規和詳規,以水定人、以地定城、以能定業、以氣定形,精心打造“綠色明珠”“十園之城”“百景之都”,見縫插綠、立體增綠、因景補綠,加快建設10個城市公園、100個特色景點,建成一批標美道路、特色街區、標誌性建築,踐行“精細城管、智慧城管、創新城管”理念,專注定力推動蓬安建設成為“嘉陵江畔大美公園城市”。

怎樣才能打造嘉陵江蓬安段綠色生態屏障?近年來,蓬安縣堅持綠色發展主線,全面關閉嘉陵江沿岸養殖場,率先完成砂石國有化開採經營,解決了一大批環境保護的熱點難點問題,並不斷加快拓展綠色生態空間、堅決打贏汙染防治攻堅戰、大力推廣綠色生產生活方式,更加註重經濟發展與生態環境相協調,更加註重人與自然和諧相處,走生產發展、生活富裕、生態良好的可持續發展道路。

一手抓公園城市建設和綠色生態,一手抓鄉村振興。蓬安縣深入思考“怎樣才能推動三農發展再上新臺階”這一重大問題,圍繞“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總要求,找準切入點、聚焦發力點,把鄉村振興往深裡做、往實裡做,在加快建設富裕家園、加快建設美麗家園、加快建設文明家園等方面下功夫,繼續保持脫貧攻堅的強勁勢頭,精準發力、持續用力,確保現行標準下貧困人口全部脫貧、貧困村全部退出,大力培育新型職業農民,充分調動務農創業的積極性,多渠道增加農村經濟收入,努力讓農村群眾儘快富起來。加強農村基礎設施建設,抓好山水田林路湖綜合整治,不斷改善農村生產生活條件,建設優美宜居、綠色宜人的生態鄉村,同時健全自治、法治、德治相結合的鄉村治理體系,持續抓好依法治理和治安防控,確保農村和諧穩定、治理有效,讓蓬安鄉村充滿向上、向前、向善的正能量。

大開放大招引助推項目建設

面對地下缺資源、地上缺產業的縣情實際,蓬安縣堅持進一步擴大開放,招大引強、招強引優,用大項目、大企業為加快發展提供源源不斷的動能和支撐。

如何樹立開放招引的蓬安形象?如何跑出項目推進的蓬安速度?蓬安縣委圍繞“怎樣才能構建大開放、大招引工作格局?”“怎樣才能打贏項目攻堅戰?”這兩個重要問題,給出了一張思路明確的答卷:把“招企、招資、招才”作為加快經濟社會發展的現實之舉,堅定不移推進思想大解放,堅定不移推進政策大配套,堅定不移推進環境大優化,在更大範圍整合發展資源、配置發展要素,尋求新的更大突破。緊緊扭住項目這個“牛鼻子”,早謀劃、早爭取,快落地、快推進,強保障、強服務,進一步加大項目謀劃、爭取,加快項目落地、建設速度,強化項目資金、土地保障,奮力衝刺出項目攻堅的加速度。

在產業培育方面,蓬安縣堅持優化產業結構,堅持重實體、興實業、強實力的工作取向,深入實施“1135”產業培育工程,質量並舉、速效同增,加快構建綠色、集約、現代的產業發展體系,努力做大生態旅遊業、做優現代農業、做活康養文化產業、做強新型工業,推動全縣經濟高質量發展。

如何探索出融合發展的蓬安路徑?當前,蓬安面對主導產業之間彼此割裂,關聯性不夠、互動性不強、融合度不高等現實問題,全縣上下深入思考“怎樣才能實現產業滲透、產業交叉、產業重組,加快新產業動態發展”這一重大問題,著力拉長產業鏈、提升價值鏈,促進縣域經濟轉型發展、創新發展、跨越發展,在加快一二三產融合發展、加快旅遊文化生態融合發展和加快實體經濟、虛擬經濟、創新經濟融合發展等方面狠下功夫,堅持建基地、搞加工、創品牌,大力發展現代農業基地鄉鎮,引導農業加工企業向上下游產業拓展,創建一批有機農業品牌和國家地理標誌保護產品,促進農業“接二連三”“跨二進三”,做大“第六產業”總量。並依託厚重的相如文化、民俗文化,挖掘豐富的自然資源、生態資源,探索“旅遊+文化+生態”的多輪驅動發展模式,努力走出一條文旅互動、鄉旅融合的發展新路子。實施“互聯網+產業”行動,大力發展電子商務,打造一批本地電商平臺,推廣線上營銷和線下體驗一體化經營,實現“網貨下鄉”和“農產品進城”。創新城市建設和產業培育理念,組團式、整體性開發城市片區,培育壯大高新技術產業,讓創新經濟成為經濟發展的新引擎。

激發人才潛力推動創新發展

改革則進,創新則強,改革創新則勝。當前的蓬安,正破除觀念壁壘、破解發展難題,緊緊圍繞“怎樣才能向改革要活力、向創新要動力?”這一重大問題,深化重點領域改革,推進創新驅動發展,全面激活人才潛力,突出問題導向、目標導向、實踐導向,紮實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和農業農村、國資國企、行政審批、財稅金融等重點領域改革,推出和落實投融資、政府用工、環境汙染補償、農村建設用地和宅基地入市等特色改革,將改革進行到底,釋放更大改革紅利。深入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加快建設創新創業“孵化基地”,務實推進校企合作,促進政產學研用協同創新,形成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生動局面。樹牢“人才強縣”理念,加快推進“相如英才”計劃,重點圍繞“項目建設、脫貧攻堅、改革開放”三大主戰場,引進一批領軍人才、急需人才和創新團隊。健全人才培養工作機制,搭建技能人才成長平臺,培育一批懂經濟、善管理、懂項目的專業型、實用性人才,滿足經濟社會發展的現實需要,以更大的勇氣深化改革,以更實的舉措推進創新。

在做好黨建工作方面,蓬安縣始終堅持抓好黨建是第一責任和最大政績。近年來,全縣以“重樹蓬安黨建旗幟,重振蓬安黨建雄風”為目標,大力實施黨的建設創新工程,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有效發揮了黨組織的戰鬥堡壘作用和黨員幹部的先鋒模範作用。

黨建永遠在路上,怎樣才能全面提升黨建科學化水平?蓬安縣牢牢把握新時代黨的建設“總要求”,縱深推進黨建創新“三大行動”,努力把黨的政治優勢、組織優勢轉化為推動發展的動力優勢、競爭優勢,採取強基固本、示範引領、忠誠擔當等方法舉措,不斷優化傳統領域黨組織設置,抓好新興領域黨組織建設,擴大黨的工作覆蓋面,提高黨的社會影響力,不斷總結提煉基層黨組織建設中的好做法、好經驗,有針對性地培育黨建工作示範點,打造黨支部建設有力、班子團結協作、作用充分發揮的基層黨組織樣板,不斷加強黨員幹部思想政治建設,教育和激勵幹部時刻對黨忠誠老實,時刻服從黨委領導、聽從黨委指揮、執行黨委決定,多方法多措施激勵廣大黨員幹部擔當擔責、埋頭苦幹,為推動蓬安跨越發展作出更大貢獻。

“近年來,我們以徹底肅清拉票賄選案餘毒為抓手,正風氣、樹新風,明導向、立新規,全縣風清氣正、崇廉尚實、幹事創業、遵紀守法的良好政治生態總體形成。”蒲國表示,在如何培好政治生態的蓬安土壤方面,全縣上下動真碰硬、久久為功,推動蓬安新風撲面、清風送爽、雄風乍起。在今後的工作中,蓬安上下將繼續從嚴管黨治吏、加強依法治縣、推進正風肅紀、強力懲貪治腐,確保各級幹部既想幹事、又能成事、還不出事。

在省委、市委的堅強領導下,蓬安縣幹部群眾正重整行裝再出發、擼起袖子加油幹、撲下身子抓落實,加快“建設嘉陵江畔大美公園城市、打造成渝第二城綠色生態功能區”,為治南興南貢獻更大蓬安力量。(南充日報記者 鍾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