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农资经销商是如何卖化肥走红的?诀窍都在这里!

大家现在化肥生意做得怎么样?都赚大钱了吗?

大家可能会撇嘴:卖化肥想赚大钱?没那么容易!

我同大家的感受一样:现在,化肥生意越来越难做。

一位农资经销商是如何卖化肥走红的?诀窍都在这里!

一位农资经销商是如何卖化肥走红的?诀窍都在这里!

化肥生意为什么越来越难做了呢?

第一个是:价格越来越高,厂家拿架子,越来越难合作。

第二个是:农民的选择越来越多,既要你价格低点,还要你质量好点,最好还能赊给他。

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卖化肥的成了风箱里的老鼠,两头受气。利润被压得越来越薄,销售量越来越小。卖不动货发愁,卖动货没利润还发愁。

经销商是干什么的?挣钱的!

薄利多销,薄利多销,到了没有利的时候,你还销它干什么?

“薄利”只是一种实现提高整体利润的手段。那么,它就是一种工具。凡是工具的东西,都具有可选择性。用手工锯放倒一棵树,比用斧子砍快;用电锯比用手工锯快。

我们化肥行业,普遍是使用“斧子”――就是薄利多销。大家都大搞薄利多销,就是恶性竞争。也不能怪我们化肥行业,中国的哪一样产品不是这样呢?

斧子、手工锯、电锯,都能将一棵树放倒。至于选择使用哪一种方式,你要根据具体的情况来确定。

如果能用锯的话,你干吗还非要用非常不好用的斧子呢?

那么,你可能要问我:这道理大家都懂,可为什么多数的化肥厂家还是走薄利多销的路子?

我解释很简单:他们也知道薄利多销是笨办法,可是他们找不到更好的办法。也就是说,他们只有把斧子,找不到锯。

一位农资经销商是如何卖化肥走红的?诀窍都在这里!

什么是“厚利密销”?

我这几年一直是走“厚利密销”的。“厚利密销”的运作方式与“薄利多销”相反,属于反其道而行之。我简单地与大家概括几点:

一、“薄利多销”是种大田,“厚利密销”是种“大棚菜”“烟草”“水果”。

美国怎么种田?人家是大农场,动不动几百亩、几千亩,全部机械化作业。你中国农民种粮食怎样与人家比?没办法比!

那么,你怎么办?你就不种田了吗?

当然了,田还是要种,不过你不能像人家那样种田,你要找准自己的优势。

变个思路,我不跟你比种粮食,我种大棚菜――这就是厚利密销。虽然你家底厚,能种几十亩地田,收入很可观;我种大棚菜,可能只有一两亩,但是我的单位产出率非常高,回报非常可观。

二、“薄利多销”是“阵地战”,“厚利密销”是种“游击战”。

革命战争有过血的教训,就是左倾,叫花子跟龙王比宝,硬跟非常强大的敌人搞面对面的“阵地战”,结果连自己辛辛苦苦建起来的几块根据地都丢了。

“游击战”的精髓是什么?不跟敌人正面接触,让对手找不到你。

我做代理的时候,别人的网点布局到县一级;我做到了乡镇一级;这几年,我们做自己的产品、自己的品牌,别人的网点有的已布局到村一级,我们则做到农户家里。我们的营销策划书做了4个月,有5万多字,最后订稿时,只一句话:产品门到门,服务面对面。

不管原先做代理,还是现在做自己的产品,我的利润都比别人高得多。一些同行不理解,觉得不可思议:大家一块卖货,一起竞争,你为什么价格就卖得高?

其实, 他们不明白,我与他们进行的是错位竞争,就是不在一个平面上竞争。他们那个竞争平面上,大家争得头破血流,不得不薄利多销;我的这个竞争平面上,很多时候 只有我自己,竞争很少。

三、“薄利多销”要做品牌,品牌形象却“大而化之”;“厚利密销”更要做品牌,品牌形象却必须“触手可及”。

任何所谓的大品牌,在全国或者一个省或者几个省,知名度可能非常高。但是,它的品牌形象和知名度都是“大而化之”的,并不能自然而然地转化成销售。真正能转化成销售的,是代理商了网点在狭小区域内,通过自己的努力塑造的“触手可及”的品牌形象和知名度。

一些大品牌,他说自己打了多少广告,知名度有多高。你认,我认,卖化肥的可能都认。可是,农民认吗?我告诉大家,目前中国市场真正让农民认可的复合肥品牌一个没有;那些所谓的大品牌的知名度绝大多数是厂家自许和业内认可。

所以,做为一个代理商或者经销网点,要学会做“小品牌”。“小品牌”并不是说厂家的规模小,而是“小区域”,就是在你自己的地盘内形成强势。

以上是一个地区经销商的心声,不过从他操作的一些实际的手法,多少对我们也有很大的启发。


作物病害不发愁,点击下方“了解更多”,下载神农识,拍一拍,病虫害问题立马解决。快捷、精准、高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