車窗邊緣小黑點很不起眼,沒想到作用竟然這麼大!

在如今這個社會中,汽車越來越普遍,發揮的作用也越來越重要,它給人們帶來了無盡的方便和快捷,已經成為人們生活和工作中不可缺少的重要一部分。現在許多人買車時都特別看重配置,但大部分人往往會被廣告中那些看似高大上的智能配置所吸引,而忽視了一些對行車安全至關重要的小配置。在日常生活中作為老司機的你,不知道有沒有發現這樣一個現象,在車上有很多的細節配置,可能很多車友從來沒有用過,甚至都沒有注意過,更不用說去考慮它們的具體用途,就這樣白白浪費了。那麼汽車廠商在生產汽車時為什麼還要安裝這些小配置呢?下面車叔詳細的為大家介紹一下幾種常見配置的作用,看看你瞭解多少?

車窗邊緣小黑點很不起眼,沒想到作用竟然這麼大!

車窗玻璃邊緣小黑點

車窗邊緣小黑點很不起眼,沒想到作用竟然這麼大!

對於很多細心的車友們可能會發現,車輛天窗、前擋風玻璃、後擋風玻璃邊緣處都有些小黑點,也可能是別的形狀,但是它們都有一個特點,就是都是黑色的,而且這個圖案是越來越小,直到消失。車叔相信很多人都有過這樣的疑問,這些小黑點到底是做什麼用的呢?大家可能都會覺得是美觀的原因,但實際看上去,並不會對美觀起多大的輔助作用。

車窗邊緣小黑點很不起眼,沒想到作用竟然這麼大!

為此車叔查找了一些相關資料,結果發現,這些圖案有很大的作用,實際上是防車窗玻璃炸裂的,聽上去感覺有些聳人聽聞,但實際上的確如此。在寒冷的冬天或者炎熱的夏天可以保護車窗,將熱膨脹分散開,減少外界對車窗的壓力。

車窗邊緣小黑點很不起眼,沒想到作用竟然這麼大!

他的原理是這樣的,首先我們的車窗跟車身都是使用膠固定的,如果在炎熱的夏天經過猛烈陽光照射時,車身金屬邊框的溫度會快速上升,就會產生金屬膨脹,而玻璃中間部分的透光性好,散熱性也沒問題,剛好與玻璃邊緣形成一種反差,這種情況就容易迫使玻璃也跟隨變形,那麼按照常識,玻璃是沒什麼韌性的,結果就是炸裂,這時就需要黑點進行導熱了;而在寒冷的冬天也是類似的周圍與中間吸熱散熱的反差形成這種隱患,車內外的溫差非常大,先利用黑色吸熱散熱快的原理將熱量集中,並且通過這種從外向內的圈到圈的過渡,熱量逐步均衡,達到保護玻璃的效果,如果沒有小黑點的導熱,車窗很容易發生炸裂。簡單的來說就是窗框熱的快,玻璃熱的慢,黑點過渡熱量,最終達到整體的平衡。

車窗邊緣小黑點很不起眼,沒想到作用竟然這麼大!

可能多人會質疑這種說法,汽車已經是上百年曆史的產品,想想早期汽車的,再看看現代的汽車,已經改善了許多,有很多我們平時不注意的設計都是經過了幾年積累總結出的方法,這個黑點的措施僅僅只是個輔助防護,並不能起決定性作用,並且這種方法的成本也不高,能被眾多車企選用,也說明了他經濟可靠的特性,所以現代人開的車子還是比較安全先進的。

後視鏡上的線

車窗邊緣小黑點很不起眼,沒想到作用竟然這麼大!

後視鏡作為汽車上一個不太起眼的部件,它的重要性卻是毋庸置疑的。無論是倒車還是變道都需要藉助後視鏡進行輔助,被大家稱為司機的“第二隻眼”,他的基本功能就是擴大駕駛者的視野範圍,減少盲區,增加駕駛的安全性。細心的車友可能會發現,在很多車型的後視鏡上都有一條線,而且這條線的隔開鏡子兩邊看到的物體是不一樣的,虛線外一側看到的通常都是變形的,而虛線內側的鏡子看到的事物都是正常的。

車窗邊緣小黑點很不起眼,沒想到作用竟然這麼大!

這是汽車廠家的一種設計,帶有虛線的倒車鏡為“雙曲率後視鏡”,這條虛線通常在倒車鏡外側的三分之一處,我們可以把虛線當做一條分割線,把倒車鏡分成了兩個不同的鏡面,在後視鏡外側的那側曲率半徑比較小,所以可能看到更遠的位置,像是變道時可以看到後方的來車。而靠車的那一側,曲率半徑比較大,可以看清楚比較近的狀況。例如在倒車的時候,可以看清後方。

車窗邊緣小黑點很不起眼,沒想到作用竟然這麼大!

簡單來說這種後視鏡就好像加了一個小的圓形鏡一樣,但是相對來說做工更加精細,視野也更好。虛線以外的那塊鏡子可以看得範圍更廣,特別在高速行車作用很大,虛線以內觀察車身範圍更大,低速行車時更容易判斷車身位置,兩者相結合可以減小後面視野盲區,從而減小危險的發生,提高行車安全。多數雙曲率後視鏡也採用了防眩光功能,保證在夜晚的時候不受遠光燈的影響。同時很多這樣的後視鏡還有加熱功能,在雨雪天氣非常實用。

汽車頭枕

車窗邊緣小黑點很不起眼,沒想到作用竟然這麼大!

許多車主們認為頭枕不過是一項舒適性配置,其實它並不是為了增加汽車美觀或者舒適感而存在的,是為了保護駕駛員或者乘客的頸部和頭部準備的,以免在被追尾的時候在慣性的作用力下傷到頸椎,它是一個安全性配置。

車窗邊緣小黑點很不起眼,沒想到作用竟然這麼大!

據統計數據顯示,在交通事故所引發的人身傷害中,有七成屬於頸椎受傷,而在汽車市場上,有些車型頭枕高度可調,有些則不可調,一些低配置的車型後排座椅甚至沒有頭枕,而一些高端車型的頭枕則安裝了主動安全裝置。車叔提醒老鐵們在挑車時,不要光顧摸摸方向盤,掛擋看看,還要去看一下這個頭枕它是否可以調節到適合你乘坐的一個高度,因為頸部是人體神經最密集的部位,所以一旦車輛發生碰撞,頸部受到的衝擊就是較為嚴重的。

車窗邊緣小黑點很不起眼,沒想到作用竟然這麼大!

在日常用車的過程中,應該注重頭枕高度的調節,讓頭枕成為保護我們的裝置,在緊急情況時對車內乘員起到關鍵的保護作用才是汽車頭枕的價值所在,而不要只關心頭枕是否讓自己舒服。一般來說,頭枕中央是最為柔軟的,在遭遇外力衝擊時,頭部靠在頭枕中央最為安全。所以,調節頭枕正確的高度是,將頭枕中央與耳朵的上沿平行,這樣就能夠使頭部中間對應頭枕的中央,在受到衝擊時,頭枕最柔軟的部分會給予頭部安全的保護。

車窗邊緣小黑點很不起眼,沒想到作用竟然這麼大!

在使用汽車頭枕時,後腦和頭枕之間可以保持一個比較小的間距,儘量不超過10釐米,而且儘量將頭枕調整到和頭部平行。後腦與頭枕之間的距離越小,頭枕對頭頸部起到的緩衝作用就越大。如果距離過遠,它的保護作用也就起不到了。如果為了舒適,也為了更好的緩衝撞擊產生的作用力,你也可以再加裝一個護頸枕,這樣能更好的保護頸部,同時也能緩解疲勞。

車窗邊緣小黑點很不起眼,沒想到作用竟然這麼大!

車叔總結:以上的這些常被車主忽略的汽車配置,卻是肩負著駕乘人員安全性或是舒適性的重要配置之一,隨著科技的進步,未來汽車搭載的安全配置將會越來越多,我們的出行也將會在這些高科技的配置下更加安全。當然,安全配置只是我們行車中輔助功能而已,我們並不能因為有了這些配置以及更加完善的安全配置而輕視安全駕駛,畢竟人才是決定行車安全的關鍵因素,只有安全駕駛才是確保安全的最重要保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