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钓知识分享:只要“站在”鱼的角度找鱼窝,那鱼窝就不难找

野钓找鱼窝是很多钓友都关心的问题,和找鱼相关的谚语也有很多。不过要想真正找准鱼窝,还是要根据实际情况随机应变,最有效的就是根据鱼的习性,来反思它们会藏在哪。接下来,咱们就从三个方面,讨论应该怎么找鱼窝。

野钓知识分享:只要“站在”鱼的角度找鱼窝,那鱼窝就不难找

根据鱼的觅食习惯

野钓知识分享:只要“站在”鱼的角度找鱼窝,那鱼窝就不难找

鱼儿贪恋饵料,哪里有食物就会往哪里聚集。水下的腐烂植物,小虾小虫;水面的浮游生物,柳絮杨花,草叶昆虫等等,都是鱼儿追逐的对象。相应的,草墩苇根处,水底的乱石、草叶堆积的地方,就是是鱼儿觅食之处了。

野钓知识分享:只要“站在”鱼的角度找鱼窝,那鱼窝就不难找

另外有鱼谚云:“钓草不钓光”,是指在草墩苇丛处钓鱼,要把鱼钩下到它们的缝隙中或边缘处,不要下到光亮的水面。“钓脏不钓光”,这个“脏”指的是水下有乱石草叶等物,只有这些地方才能孽生繁衍和聚集虫虾,它们当然是鱼儿的美食,能招来各种鱼儿。

根据鱼的趋温习性

野钓知识分享:只要“站在”鱼的角度找鱼窝,那鱼窝就不难找

鱼属于变温动物,会随着天气的变化,会随时随地游到水温最适宜的地方去。谚语说:“昏秋钓阳夏钓阴”。春秋季节正是冷暖交替之际,岸边水浅易被光晒透,水温自然高于深水区,鱼儿趋温而来。夏日水面温度高,鱼不耐热,自然游向阴凉处或深水区避暑。

根据当日溶氧情况

野钓知识分享:只要“站在”鱼的角度找鱼窝,那鱼窝就不难找

鱼对氧的需求不亚于人类,有氧则欢,缺氧则死。水中最富氧的地方,一般也是鱼儿最多、最活跃之处。水在翻腾流动时,易将空气中的氧溶于水,因此,在静水域的入水口,人工养鱼池的增氧机等处,都是鱼儿最爱聚集的地方。

野钓知识分享:只要“站在”鱼的角度找鱼窝,那鱼窝就不难找

刮风时的迎风岸边,除有大量浮游生物、水草虫虾被风浪送过来之外,风浪也可使水中的氧气增多,鱼儿寻氧觅食自然会往这里聚集。当然,迎风投竿会增加些难度,钓手本身也要辛苦的多,这就需要钓手权衡利弊作出判断。

野钓知识分享:只要“站在”鱼的角度找鱼窝,那鱼窝就不难找

下雨也能将空气中的氧溶子水中,尤其是闷热的炎夏,气压较低时,鱼儿也特别难受,养鱼密度大的水池中,如无增氧设备, 鱼儿将会俘出水面,严重时就会出现“翻坑”死鱼。如这个时候下雨或刮风,情况会有所缓解,所以雨后钓鱼,也是上鱼的好机会。

野钓知识分享:只要“站在”鱼的角度找鱼窝,那鱼窝就不难找

希望以上三个步骤能够帮助大家更好的找鱼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