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憂外患,ofo未來該何去何從?

曾幾何時,共享單車成為人們日常出行的新方式,在城市的大街小巷,我們總能看到共享單車的身影。然而時過境遷,不知從什麼時候起,共享單車企業接連倒閉,就連人們公認的ofo小黃車也處於“內憂外患”的困境中。

內憂外患,ofo未來該何去何從?

作為ofo的老對手——摩拜,現今已被美團收購,所謂樹大好乘涼,摩拜不僅入駐美團App首頁,還宣佈全國零門檻免押金,並推出了助力車,這無疑為ofo增添了很大的壓力。

除了老對手的正面競爭,後起之秀——哈羅單車也不容小覷。哈羅單車率先推出的信用免押金戰略深得人心,加之舒適的騎行體驗,使得哈羅單車在短短時間內收穫大批用戶。如果ofo還是保持當前狀態而不制定新戰略,恐怕很難留住用戶了。

內憂外患,ofo未來該何去何從?

除了國內受摩拜、哈羅單車的夾擊,ofo的海外戰略也不盡人意。

據美國媒體報道,ofo近日通知了美國員工,宣佈北美業務將進入“睡眠模式”。澳洲媒體7月10日報道稱,ofo已宣佈正在著手關停在澳大利亞的業務。7月11日,ofo確認關閉其在印度的業務,解僱了大量當地員工。此前還有消息稱ofo將在未來幾周內退出德國市場。

內憂外患,ofo未來該何去何從?

接二連三的打擊讓ofo有些力不從心,雖然ofo在國內已採取了一些自保措施,比如取消了信用免押金、拓展廣告業務、調整騎行費用等,但這些措施依舊沒能挽回ofo的頹勢,再加之海外撤退風波,ofo的未來發展不免令人揪心。

對於ofo目前身處內憂外患的困境,不知各位有何看法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