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經共存188年的無錫縣、金匱縣

無錫自漢初建縣後,除西漢末王莽時期曾一度稱“有錫”縣外,一直名為無錫。清雍正二年(1724年),無錫縣析置金匱縣,簡稱金。至此一個縣開始分成兩個縣,但並不是當時所有無錫都稱“金匱”。兩縣以運河為界,大抵西北為無錫縣,東屬金匱縣,至辛亥革命後的1912年複合為無錫縣,前後歷經188年。

兩縣各設縣署。無錫縣署附設縣丞署、典史署、高橋巡檢司署,金匱縣署附設主簿署、典史署、望亭巡檢司署(後改為盪口巡檢司署)。學宮兩縣共用,無錫縣設教諭署,金匱縣設訓導署。

曾經共存188年的無錫縣、金匱縣

無錫縣署駐西門內老縣前,金匱縣署駐北門內新縣前。朝廷命官派到縣級,無錫縣為知縣、縣丞、典史、巡檢、教諭5員,金匱縣為知縣、主簿、典史、巡檢、訓導5員。知縣(七品),由督、撫署派,不用本省人,不規定任期,但需到任5年才能提升,到任3年才能調職。縣丞(八品)、主簿(九品)為知縣輔佐,主管糧秣、徵稅、戶籍等事項。典史未入流,主管治安、緝捕、獄囚。巡檢掌管境內要衝及繁華市鎮的治安、兵事。教諭、訓導負責教育。知縣聘幕友數人佐理,有刑名、錢穀、書啟3師爺分佐司法、賦稅、文書等。兩縣衙設吏、戶、禮、兵、刑、工6房(科),分別承辦人事、戶政、祭祀、兵事、刑民案牘、城建營造等行政事務。兩縣署各有大批衙役、捕快,稱馬、步、壯3班,無錫縣有248人,金匱縣有147人。司法與錢糧(以田賦租稅為主)為兩縣署的主要事務。兩縣署均設監獄和常平倉。西門外的水次西倉400餘間,儲兩縣租稅實物。

曾經共存188年的無錫縣、金匱縣

清咸豐十年(1860年)四月十日,太平軍佔領無錫。隨即建立地方政權,仍分無錫、金匱兩縣,設監軍局,屬太平天國蘇福省常州郡。採取軍政合一、寓兵於農的政策,編制仿太平軍軍制,以5家為伍,設伍長;5伍為兩,設兩司馬;4兩為卒,設卒長,5卒為旅,設旅帥,1旅相當於原1圖;5旅為師,設師帥;5師為軍,設軍帥。1軍共12500家。各級官員統稱鄉官。軍帥以上為監軍,監軍轄6個軍帥。監軍相當於知縣。無錫監軍先後為華二、厲雙福(又名厲月齋)。監軍局先駐城內道長巷,後駐堰橋塘頭鎮。金匱監軍為黃順元(後叛變),監軍局先駐東門尤渡裡,後駐東亭。兩縣監軍受錫金守將節制。錫金守將府在城中駁岸上藥師堂前。

太平天國政府對商業採取保護政策,要求商號公平交易,不囤積居奇,不高抬物價,為發展商業而減輕稅收。監軍局曾舉行科舉考試,以選拔人才。

同治二年(1863年)十一月二日,無錫的太平軍在清軍圍攻下失敗,無錫失守,錫、金兩縣監軍局隨之消失。

太平天國戰事中,兩縣官署治所均遭焚燬。戰事結束後,無錫縣署遷至上壽庵,金匱縣署遷至清寧尼庵,其他各官署都遷至民居。清同治七年(1868年),恢復水次西倉270餘間。清光緒元年(1875年),兩縣監獄與典史署重建。數年之後,兩縣縣署在原地恢復。

曾經共存188年的無錫縣、金匱縣

曾經共存188年的無錫縣、金匱縣

19世紀80年代,無錫知縣支持開化鄉鄉民反對洋商繭行用大秤壓價收繭的鬥爭。90年代初,無錫發生“教案”,兩縣知縣因“得罪”洋人被摘去頂戴。90年代中葉起,無錫近代工業開始興起,開辦工廠或“奏辦”,或由江蘇巡撫、省商務局、清廷農工商部等批准立案,兩縣署對此有所不滿,持保守態度。光緒二十六年,兩縣署會同地方部分士紳阻止保興麵粉廠建廠。光緒三十年,兩縣署縱容米商發動“毀學事件”,因事關違抗“新政”,江蘇巡撫端方嚴飭兩縣署查辦。

曾經共存188年的無錫縣、金匱縣

曾經共存188年的無錫縣、金匱縣

清宣統三年九月十六日(1911年11月6日),同盟會員秦毓鎏等人發動光復起義,推翻清朝無錫地方政府,組織錫金軍政分府,接收無錫、金匱兩縣署及下轄各官署,統一兩縣政務。軍政分府駐新縣前原金匱縣署(此後的無錫縣政府機關長期設於此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