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芯未來的路在哪?八旬院士再度出山:必爭晶片這口氣!

鑑於最近對中興的制裁,騰訊已承諾將努力打造中國自己的芯片和半導體行業。

一個國家的國防力量和現代化水平是國家實力的象徵,能夠增強在國際事務中的影響力,也是國家維護國家利益和領土的的堅強後盾。所以世界各國都在發展和增強各自的軍事力量,在這種影響下,各國之間的的軍事科技層出不窮。

中國芯未來的路在哪?八旬院士再度出山:必爭芯片這口氣!

近年來,“中國芯片”這一話題引起了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多年來,中國信息產業一直飽受“芯片痛”的煎熬。早在18年前,科技部長徐冠華曾說過:“中國的信息產業缺乏核心和靈魂”,18年前,這一困境還沒有得到很大的改善。今年四月發生的中興事件為中國敲響了警鐘。“中國核心”道路在哪裡?

中國芯未來的路在哪?八旬院士再度出山:必爭芯片這口氣!

近日曾任中國工程院院士倪光南助手的;梁寧發表了一篇文章《一段關於國產芯片和操作系統的往事》,倪光南這位79歲的國產芯片和操作系統領域的權威,再次進入人們的視野。他認為中興事件反映出我國核心技術沒有掌握好,“供應鏈被人卡了脖子”。倪光南的話代表了許多業內人士的觀點,我國芯片技術到底該走自主研發道路,還是走引進吸收,依賴進口的路呢?

在4月30日接受採訪時,倪光楠曾談到了中國芯片產業的出路。倪光楠說,首先,我們應該加大核心技術研發和市場引導,“不要指望別人賣給你和新技術。”此外,必須有一個市場先行,但問題是:誰將是第一個使用我們的軟件的人?他認為中國政府採購市場是可以採用的。我國具有量大的優勢,可以充分利用它,做好市場生態建設。

中國芯未來的路在哪?八旬院士再度出山:必爭芯片這口氣!

5月2日,年近八旬的倪光南院士被聘請為2018年“中國好專利”的首席專家。隨後接受了中國經濟網記者採訪,他在談論中興事件時說,“不管是做技術的,還是高知識產權的,我們必須爭這口氣。”他還提到,可以學習借鑑北斗衛星導航系統的發展經驗。北斗衛星系統還融合了航天技術,研發難度遠遠大於一般的網信技術體系,“北斗”都能搞出來,何況芯片?我國想成為一個網絡強國,就必須有自己的核心技術。相信只要下定決心,過不了多久我國就能掌握好屬於自己的芯片核心技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