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越上海虹桥!西安机场排名再升一位,能否赋能“航空大都市”?

超越上海虹桥!西安机场排名再升一位,能否赋能“航空大都市”?

更多发现请关注 西安城记

前言 | Preface

4186万,是一个什么概念?世界第一大都市圈的东京都,人口数量为4200万。在CADAS机构公布的2017年全球机场吞吐量排名中,西安以4186万的吞吐量位列第46名。

根据CADAS最新数据(下图):2018上半年西安咸阳国际机场吞吐量达2157.58万人次,增速达7.6%,超越上海虹桥机场位列第七位,为史上最高名次。同时,与排名第六的昆明(增速为5.2%)仅有173万人次的差距,其他机场与2017年排名不变。

超越上海虹桥!西安机场排名再升一位,能否赋能“航空大都市”?

以西安国际机场为原点,一小时覆盖成渝汉郑兰等中西部主要城市,两小时覆盖全国70%的领土和85%的经济资源,三小时覆盖所有省城和重要的旅游城市。在巨量吞吐量面前,这不只是一个简单的概念

机场如何衍生出一座“航空大都市”

一直以来,在人们印象中,机场就是远在郊区飞机起落的地方。机场附近方圆数里的地方,通常是偏僻荒凉的。若在十年前,在机场附近建一座城的想法无异于“天方夜谭”

但近十年来,随着航空大都市、临空经济等演变和升级,围绕机场做文章成为许多国家、城市的热门话题。在一些国际化大都市,机场已经成为全球生产和商业活动的重要节点,也是带动地区经济发展的引擎,不断地吸引众多相关产业的聚集。不断的叠加和升级下,一种新型的城市出现了:航空大都市。

超越上海虹桥!西安机场排名再升一位,能否赋能“航空大都市”?

机场周边集聚的一种新型经济形态、一种具有现代服务特性特征与新经济时代特征的新型产业,演变成为临空经济区。业内一般认为,临空经济区是指由机场的客流、货物流而产生,因航空运输业而聚集发展的产业聚集区。

在此基础之上,空港经济之父卡萨达提出“交通枢纽”向“航空大都市”演变的理论,机场除了航空运输功能以外,产业、居住及配套功能也逐步在周边地区集聚发展。

对于不沿边、不沿海的内陆城市西安而言,机场是西安打破地域限制的“桥梁”。纵观全国,若以民航可直达的国内城市总量排名,西安是仅次于北京排名第二的城市。作为未来的“国际级交通枢纽”,西安有着“换道超车”的基础。

那么,“大西安元年”开启后的快速发展,2018年临空经济示范区的正式获批,这让西安站在一个更高的起点(☞详见《王永康力争为大西安设立的这个区,它已正式获批!》)。

“西安航空大都市”的未来之路

十年前,国际化大都市的通用评价指标,主要包括三方面:航空流量、金融产业发展程度、世界500强企业的数量。当时,伦敦、纽约、东京被评为三大全球城市,他们当时的航空流量都超过了7000万人次。

因为一座城市的航空流量大,说明这座城市的国际交往频繁,国际商务多。从另一方面也能反映这座城市的产业结构,如果是一座工业城市,那么就不会有那么高的航空流量。总之,

航空流量大,意味着其现代金融业、服务业和会展会议业发展程度高。

2018年,西安正式获批成为“国家中心城市”,《关中平原城市群发展规划》全文中,对西安的国际航空提出了明确的规划:

“以西安咸阳国际机场、西安北客站和西安国际港务区为依托,加快将西安打造成为以服务丝绸之路经济带为重点,具有更大辐射范围和集聚能力的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实施西安咸阳国际机场三期扩建工程。”对于大西安来说,三期工程未来剑指“远期旅客量达到1.2亿人次、货运量突破200万吨。”

超越上海虹桥!西安机场排名再升一位,能否赋能“航空大都市”?

▲西安T5航站效果

国际机场三期扩建工程,由东航站楼和集公路、地铁、城际等多种交通方式为一体的交通换乘中心,共同构成机场综合交通枢纽。未来,这里将成为城市综合服务体以及临空产业发展的平台,以及大西安的空中门户、陕西社会经济发展的标志性形象。

客观评述,除去京沪穗深等一线城市,若横向对比成都、郑州和昆明,除吞吐量,西安临空经济区整体的产业发展和区域面貌都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区域发展,资本进入是重要的风向标。西安临空经济区的发展,几乎与“大西安元年”同步开启,2017年上半年空港新城共引进项目14个:其中20亿元以上项目三个,100亿元项目三个:

海航物流集团总部从上海迁址西安空港新城,首批划转36家公司,总资产1562亿。世界500强法国梅里亚集团,将生产和研发基地落户于此。“中国东方航空-赛峰”飞机起落架深度维修基地,是国内最大的商用飞机起落架维修项目。另外,还有一大批在行业领先地位的龙头企业:新加坡普洛斯物流,东方航空、台湾富立LED、申通快递、鑫华通光电、新地物流等纷纷入区投资,目前空港临空产业园、东航新机库、圆通速递西北转运中心等九个项目已经封顶。

不断落户的产业,是大西安的临空经济区“蜕变”的关键所在。事实也证明,这个远离核心城区的区域,巨变正在悄然开启。

如何做好“4100万+”人的文章?

如何将一座机场从交通枢纽转化经济的驱动力?对于临空经济区来说,最大的优势是每年数千万的客流量。作为中国第八大机场,旅客吞吐量年超过4100万人次,而西安常住人口刚刚突破1000万。

只要每年能够留住部分客流,这就将会给城市带来一笔不小的收益。早在2014年,西安机场就已经开始正式对51个国家公民实施72小时过境免签政策。符合该政策的公民,持有机票及有效证件就可在西安逗留72个小时。

此外,一条连接整个关中地区的交通网也正在形成。2018年底,连接国际机场和西安北站的城际铁路将开始试运行。届时,从西安北站到达机场只需半个小时。地铁交通方面,十二号线经西咸连接高新,十四号线连接高铁站。

2016年底,王府井赛特奥莱·机场店在空港新城正式开业,这是北京王府井集团运营管理的西北首家国际标准化奥特莱斯。采用全球多国直购模式,打造全国最具规模的跨境电商进口供应链平台,依托空港综合保税区形成以跨境电商为核心的交易平台。

世界500强绿地集团,也将在这里展开大手笔的规划与建设。众所周知,高新区锦业路已成为大西安CBD片区,绿地世纪城就是这个片区生活、商业的核心区域。今年丝博会上,绿地集团与空港新城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将建设投资一百亿的会展综合体项目,包括国际会展中心、全球商品直销中心旗舰店、特色商业街区、星级酒店、办公中心等。

超越上海虹桥!西安机场排名再升一位,能否赋能“航空大都市”?

▲绿地国宝21城示意图

除此之外,绿地集团也在这里打造一座占地3600亩的人居典范——绿地国宝21城,配套了休闲公园、绿林菜圃、国际化教育、高档餐厅、G咖啡和绿逗乐园等绿地专属商业品牌。

超越上海虹桥!西安机场排名再升一位,能否赋能“航空大都市”?

▲T5航站楼站前综合商务区效果图

不久前,西安国际机场T5航站楼站前综合商务区规划也被曝光:占地面积1.37平方公里,总建筑面积15万平米,主要功能包含现代商务中心、丝路门户综合体、星际酒店、国际企业总部、国际交流中心、政务综合服务等功能。

可以预估,这里未来会形成一个以机场枢纽为核心,集聚信息产业、软件、生物医药、精密机械制造等为代表的新高技术企业以及会展、现代物流、金融、娱乐餐饮等相关服务业,并最终演化成具有自我组织发展能力的区域经济发展模式。这种经济模式,也将成为城市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

大西安的未来,除了现有的产业优势之外,也需要全新的经济增长点和城市结构。也许,西安将有自己的“航空大都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