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解「漢字書寫危機」應從孩子抓起

化解“漢字書寫危機”應從孩子抓起

提筆忘字、書寫能力弱化,常用漢字面孔模糊,吃不準的字詞就想著求助手機,遇到高難度字詞更是望文興嘆……在充分享受互聯網時代各種快捷和便利的同時,中小學生漢字書寫能力的弱化,成為日前在京全國中小學書法教師培訓項目的專家學者們無法迴避的“集體焦慮”。(7月16日《中國教育報》)

不僅中小學生存在漢字書寫危機,大學生也並不例外。此前有媒體報道,大學畢業的小蔡,手寫400字簡歷,居然出現24個錯別字,被招聘單位拒之門外。

隨著高科技的迅猛發展,尤其是電腦的普及日益影響著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就文字編輯處理的強大功能而言,是傳統的手寫所無法企及的。比如,用電腦打印1份400字的簡歷,可能僅需幾分鐘便可以完成;但如果用手寫,工作效率再高,也需要半個多小時。再者,習慣了使用電腦的人們,已經對書寫存在“恐懼”。特別是,現行的教育評價機制下,我們的學校在重視文化考試的時候,往往忽視了母語教育和漢字書寫。

鑑於此,教育部、國家語委曾先後六次向社會發布年度語言生活狀況報告。報告中提到,“學生的漢語能力、漢字書寫能力在退化,需要引起注意。”同時,《國家中長期語言文字事業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已頒佈實施。綱要將語言文字事業提升到國家戰略的高度,首次提出“語言文字事業”的概念,並對語言文字事業的性質、地位、作用進行了新的定位。特別是,2017年2月,教育部、國家語委出臺意見,推進學校語言文字工作達標建設,提出“語言文字應用能力的培養要從小抓起”,是對綱要的進一步重申和細化。

社會越發展,世界越進步,傳統的民族文化越發顯得彌足珍貴。語言文字,不僅僅是一種文字形式,而是一種優秀的傳統文化。電腦時代,學習的本質不僅是獲取知識,更是拋棄愚昧,讓人變得有教養,學會思想,學會創新。而漢字書寫,可以拓展一個人的綜合素質,弘揚一個民族的文化底蘊。因此,化解“漢字書寫危機”,應成為學校教育的一種“標配”。從孩子開始,提倡書寫漢字,不僅是當代人的責任,更是世世代代中國人永恆的責任,不僅是對中華民族負責,更是對世界負責,對人類負責。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