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所以省份命名的非“211”大学,综合实力都不错

河南大学

河南大学坐落在历史文化名城、八朝古都开封。1912年,以林伯襄为代表的一批河南仁人先贤,在欧风美雨和辛亥革命胜利的曙光中创办了河南留学欧美预备学校,成为当时中国的三大留学培训基地之一。后历经中州大学、国立第五中山大学、省立河南大学等阶段,1942年改为国立河南大学,成为拥有文、理、工、农、医、法等6大学院的综合性大学,是当时学术实力雄厚、享誉国内外的国立大学之一。新中国成立后,经院系调整,河南大学农学院、医学院、行政学院分别独立设置为河南农学院、河南医学院、河南行政学院,水利、财经等院系也先后调入武汉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等高校,校本部更名为河南师范学院。后又经开封师范学院、河南师范大学等阶段,1984年恢复河南大学校名。2008年10月17日,河南省人民政府和教育部签订共建协议,河南大学正式进入省部共建高校行列。2016年9月,学校入选国家“111计划”。2017年9月入选“双一流”建设高校名单。校区总面积220万平方米,建筑面积147万平方米。现设有文学院、历史文化学院、教育科学学院、哲学与公共管理学院、法学院、新闻与传播学院、外语学院、经济学院、商学院、数学与统计学院、物理与电子学院、计算机与信息工程学院、环境与规划学院、生命科学学院、化学化工学院、土木建筑学院、艺术学院、体育学院、医学院、药学院、护理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淮河临床学院、第一临床学院、国际教育学院、软件学院、民生学院、国际汉学院、欧亚国际学院、迈阿密学院、远程与继续教育学院、大学外语教学部、公共体育教研部等学院(部),97个本科专业,43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24种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20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15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现有教职工4300多人,其中专兼职工作的院士14人,正副高级职称1700人。全日制在校生5万人,其中研究生近1万人,留学生500人。

六所以省份命名的非“211”大学,综合实力都不错

六所以省份命名的非“211”大学,综合实力都不错

六所以省份命名的非“211”大学,综合实力都不错

山西大学

山西大学坐落山西省省会太原市。1998年,成为山西省重点建设大学。2005年,成为山西省人民政府与教育部共同建设的省部共建大学。2012年,成为全国14所“中西部高校提升综合实力工程”入选高校之一,迈上了国家建设“有特色、高水平”大学的新平台。2014年,具有六十年办学历史的太原电力高等专科学校并入山西大学,学科结构进一步完善。2016年,成为国家中西部“一省一校”重点建设大学。2017年,山西省出台意见支持山西大学深入实施“1331工程”,对标“双一流”实现率先发展。2018年,在省部共建和“一省一校”建设基础上,我校正式成为教育部和山西省政府合建的部省合建高校。拥有坞城校区、大东关校区、东山校区(在建)三个校区,总占地面积2985亩,建筑面积110万平方米。有涵盖文、史、哲、理、工、农、经、管、法、教、艺、医等12大学科门类93个本科专业以及10个本科双学位招生专业。现有博士学位一级学科授权点17个、二级学科授权点3个;硕士学位一级学科授权点37个、二级学科硕士点9个;硕士专业学位种类18个;自主设置交叉学科博、硕士点各2个;目录外二级学科博、硕士点各4个。化学和工程2个学科入选ESI全球排名前1%。学校现有全日制在校生30181人,其中本科生24088人,研究生5867人。现有专任教师2095人,高级职称教师999人。其中包括中科院院士、国际杰出专业技术人才、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和讲座教授、千人计划海外高层次引进人才、万人计划高层次领军人才、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全国模范教师和享受政府特殊津贴的专家近百人。

六所以省份命名的非“211”大学,综合实力都不错

六所以省份命名的非“211”大学,综合实力都不错

六所以省份命名的非“211”大学,综合实力都不错

河北大学

河北大学是教育部与河北省人民政府“部省合建”、河北省人民政府和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共建的重点综合性大学,也是河北省重点支持的国家一流大学建设一层次高校。学校占地2430亩,有本部、新校区和医学部等校区,建筑面积129万平方米。共设有二级学院27所;一级学科博士点15个;一级学科硕士点46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26种,工程硕士专业学位领域有11个;94个本科专业。学科专业分布在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农学、医学、管理学、艺术学12大门类,是全国学科门类设置最齐全的高校之一。全日制博士、硕士研究生5800余人,全日制本专科生约25000人。现有教职员工3248人,其中,专任教师1912人,具有博士学位、硕士以上学位教师分别达到50.73%、90.17%;拥有两院院士、“长江学者”、国家杰青、“千人计划”、“万人计划”、国家级教学名师、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人选、国家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等国家级优秀人才57人次,燕赵学者、省管优秀专家等省部级以上高层次人才316人次。设有国家重点(培育)学科1个、河北省世界一流层次建设学科3个、河北省国家一流层次建设学科4个、河北省国家重点培育学科3个、河北省强势特色学科4个、河北省重点学科18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7个和博士后科研工作站1个。

六所以省份命名的非“211”大学,综合实力都不错

六所以省份命名的非“211”大学,综合实力都不错

六所以省份命名的非“211”大学,综合实力都不错

黑龙江大学

黑龙江大学是教育部与黑龙江省人民政府共建的有特色、高水平、现代化地方综合性大学,是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和黑龙江省共建高校,坐落于北国冰城哈尔滨。校区占地面积181万平方米,建筑面积110万平方米。化学学科、材料学科、工程学科3个学科进入ESI全球排名前1%。在全国第四轮学科评估中,我校外国语言文学学科评为A类,哲学学科评为B+类,法学、中国语言文学、马克思主义理论、图书情报与档案管理4个学科评为B类,化学学科评为B-类,电子科学与技术、公共管理2个学科评为C+类,理论经济学、政治学、生物学、信息与通信工程4个学科评为C类,数学、生态学、控制科学与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化学工程与技术6个学科评为C-类,学科发展速度和整体实力居于省属高校前列。2018年获批黑龙江省“双一流”建设国内一流大学A类高校,外国语言文学获批国际一流建设学科,哲学、法学、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国语言文学、图书情报与档案管理等5个学科获批国内一流建设学科。此外,学校连续多年进入全国高校百强行列,在《中国大学及学科专业评价报告》中跨入重点大学行列。共设有31个教学院部,拥有涵盖哲、经、法、教、文、史、理、工、农、管、艺11个学科门类的本科专业84个,拥有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10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35个,硕士专业学位类别15个;2个国家重点学科(含培育),1个学科群、12个一级学科为省级重点学科;拥有7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3个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现拥有国家级特色专业10个、省级重点专业27个。全日制在校学生32000余名,各类研究生5000余名。现有教职员工近2900名,其中专任教师近1700人,研究生导师900余人,具有高级职称的教师近1000人。其中,获得“国家级教学名师奖”5人,位居全国高校第19位,列地方高校第一位;“全国优秀教师”、“全国模范教师”等各类国家级、省部级荣誉称号获得者200余人次;学校拥有“千人计划”专家1人,“长江学者”特聘教授3人、“长江学者”青年学者1人,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1人,“万人计划”高层次人才5人,“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5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入选者18人,国家级“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6人,“普京奖”获得者1人,“普希金奖章”获得者5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人员”61人。

六所以省份命名的非“211”大学,综合实力都不错

六所以省份命名的非“211”大学,综合实力都不错

六所以省份命名的非“211”大学,综合实力都不错

江苏大学

江苏大学坐落在江苏省镇江市。学校是2001年8月经教育部批准,由原江苏理工大学、镇江医学院、镇江师范专科学校合并组建的重点综合性大学,是江苏省人民政府和农业农村部共建高校、首批江苏省高水平大学建设高校。学校办学起点较高,综合实力一直位居全国百强之列。早在1978年,学校就被国务院确定为全国88所重点大学之一,1981年成为全国首批具有博士、硕士、学士学位授予权的高校。校园占地面积3000余亩,各类建筑面积120万余平方米。学科涵盖工学、理学、医学、管理学、经济学、哲学、法学、文学、教育学、历史学、艺术学等11大学科门类。设有25个学院,89个本科专业。专任教师2550人(具有海外经历的比例达25%),集聚了一批以院士、“长江学者”、“千人计划”、“国家杰青”、“万人计划”等为代表的高层次人才群体。在校生36000余人,其中全日制本科生23000余人,研究生12000余人,学历留学生1800余人。工程学、材料科学、临床医学、化学和农业科学5个学科进入ESI排名全球前1%,ESI综合排名列全国第56位。拥有2个国家重点学科,1个国家重点(培育)学科,6个江苏高校优势学科,7个江苏省“十三五”一级重点学科,2个江苏省“十三五”一级重点(培育)学科。拥有14个一级学科博士点,44个一级学科硕士点,12个硕士专业学位类别,26个工程硕士授权领域。设有13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

六所以省份命名的非“211”大学,综合实力都不错

六所以省份命名的非“211”大学,综合实力都不错

六所以省份命名的非“211”大学,综合实力都不错

湖北大学

湖北大学地处国家中部地区中心城市、湖北省省会——武汉市。学校是湖北省人民政府与教育部共建的省属重点综合性大学,也是国家“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高校、湖北省“国内一流大学建设高校”。现有武昌主校区、汉口校区、阳逻校区等3个校区和1个大学科技园,总占地面积2100余亩。校舍总建筑面积71万平方米。现有在校普通全日制本专科生1.8万余人,博士、硕士研究生5400余人。学科专业涵盖哲、经、法、教、文、史、理、工、农、医、管、艺等12个学科门类。其中,化学、材料科学2个学科进入ESI国际学科排名全球前1%,跻身世界高水平学科行列。材料科学与化学、中国语言文学与哲学文化、生物学入选湖北省“国内一流学科建设学科”。在全国第四轮一级学科整体水平评估中,学校有15个学科在湖北省属高校中排名第一,8个学科在湖北地区高校中排名前三。现设有18个学科性学院,本科专业80个。有9个博士学位一级学科授权点、6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27个硕士学位一级学科授权点,16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拥有16个“十二五”湖北省重点一级学科,2个“十三五”湖北省优势特色学科群,39个“楚天学者计划”设岗学科。有6个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1个国家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10个省级品牌专业、6项省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现有专任教师1324人,其中正、副教授815人,博士生导师130人、硕士生导师606人。学校有双聘院士2人、“长江学者奖励计划”2人、“千人计划”5人、“万人计划”3人、国家“杰青”2人、国家“优青”2人、“百千万人才工程”5人、全国模范教师2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6人。有湖北省“百人计划”21人、“楚天学者计划”97人,35人享受国务院和湖北省、武汉市政府特殊津贴,27人获批国家和湖北省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

六所以省份命名的非“211”大学,综合实力都不错

六所以省份命名的非“211”大学,综合实力都不错

六所以省份命名的非“211”大学,综合实力都不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