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國時期的醫生:名醫診金相當於窮人家庭半月生活費

中醫四大名醫

民國時期的醫生:名醫診金相當於窮人家庭半月生活費

民國北京城有“四大名醫”,指的是中醫。按一般說法是指蕭龍友、孔伯華、施今墨、汪逢春四位。還有一種說法是蕭龍友、孔伯華、汪逢春、楊浩如。這五個名醫除了孔伯華是山東曲阜人,其他四個都是南方人。汪逢春是江蘇蘇州人,施今墨是浙江蕭山人,蕭龍友是四川三臺人,楊浩如是江蘇淮陰人。不管四大也好,五大也好,民國時期北京中醫最有名的就是這五個人。

民國時期的醫生:名醫診金相當於窮人家庭半月生活費

1929年南京國民政府取締中醫的政策遭到強烈抵制和反對,只得收回成命,但是提出了一點,就是必須對中醫師的資質進行考核,用今天的話說,必須持證上崗。於是北平成立了一個考評委員會,蕭龍友、孔伯華、施今墨、汪逢春四個人正是考評委員會的成員,其中沒有楊浩如,因為那時楊浩如的身體已經不大好了。但楊浩如是北平第一個中醫醫院的創始人,也就是按現代醫院的形式創立的中醫院。北平最早的中醫教育是北平國醫學院,孔伯華等人也都有參與,但是沒有開辦下去,倒是後來施今墨又開辦了華北國醫學院,培養了不少中醫人才。這個學院不能拿今天的概念去理解,他們一年招收的學生只有幾十人,少的時候也就二十人,但華北國醫學院後來確實出了不少人才。

民國時期的醫生:名醫診金相當於窮人家庭半月生活費

雖然北京的中醫很多,但無論是就診的人數,還是醫生的生活狀態,中醫和中醫之間是大相徑庭的。有的混不上飯吃只能到藥店坐堂,或者自己開個小診所,僅能維持生活。但是這五大名醫家裡卻是門庭若市,每天應診要排隊,而且他們輕易不出診。診金也很貴,上世紀二十年代初到三十年代初,看一次病診金一般是一塊銀元。一塊銀元什麼概念?我們以前講過,一塊銀元在二十年代末,差不多夠過年置辦一三輪車的年貨。我家抗戰期間支出的日常全部費用不過是一天一塊銀元,一般窮苦人家一塊銀元可能用十天半個月,這費用就相當高了。不過那些衚衕裡頭不太知名的中醫費用就遠到不了這麼高。另外說到藥材,當時的藥材不貴,丸散膏丹也不貴,一般飲片(就是湯藥的組成部分)就更便宜了。除了用貴重藥材,都是比較便宜的。小兒高燒不退要用一種藥——— 紫雪,裡面要用羚羊角,這就要貴些。我小時候平時消化不良什麼的吃至寶錠,只要幾分錢,我們住東四的時候,衚衕裡窮苦人家的小孩生病了,也不去看什麼醫生,自己買點藥吃吃也就好了。

民國時期的醫生:名醫診金相當於窮人家庭半月生活費

四大名醫各有各的特長。比如說孔伯華擅治溫熱病,他最愛用石膏,因為石膏是涼性的,孔伯華開方子石膏用得很多,能用一兩到二兩,所以孔伯華有個綽號叫“孔石膏”。汪逢春是善治溫病的,他的很多著作也是講治溫病的。這四人裡活得最久的是施今墨,活到1980年,其他幾位,蕭龍友活到1960年,楊浩如活到1940年,孔伯華活到1955年,汪逢春活到1949年。

民國時期的醫生:名醫診金相當於窮人家庭半月生活費

我家人生病雖也看中醫,但不是太多,找中醫看病時找孔伯華最多。據說我小時候也找蕭龍友看過病。那時候看病很少到醫院,一般是請醫生到家裡來,但找蕭龍友就要去他家了,他是輕易不出診的。後來因為氣管炎也到施今墨家看過病。

民國時期的醫生:名醫診金相當於窮人家庭半月生活費

除了這幾位,北平還有一些非常棒的專科醫生,比如說皮膚科——— 那時也叫瘍科,瘍科最有名的有兩個人,一個是哈銳川,還有一個是趙炳南,他們都是回民。趙炳南也受聘於華北國醫學院,是那兒的教授。哈銳川在八面槽開業。另外還有針灸大夫,例如金針王樂亭,從前將針灸叫金針,這些都是專科大夫。

 

 藥鋪與仿單

民國時期的醫生:名醫診金相當於窮人家庭半月生活費

同仁堂的傳說現在已經有很多了,對同仁堂的信譽和藥品質量都有許多的瞭解。北京當時的藥鋪除了同仁堂,還有樂仁堂、鶴年堂、永安堂等,藥鋪一般就是賣藥的,無論丸散膏丹還是飲片都有。但是這就有是不是貨真價實的問題,一般好的大夫都對自己的處方有指定的藥鋪。有一個小故事發生在民國時期,說某位大夫喜歡用麻黃,一般來說麻黃在一劑藥中只能使用幾分,最多不過一錢。這位大夫開始開了一錢麻黃,病人吃了以後還是不發汗,大夫加大到兩錢,依然不發汗,開到三錢,已經到極限,還是不行。

民國時期的醫生:名醫診金相當於窮人家庭半月生活費

這大夫覺得病人必須發汗,就把麻黃開到五錢,這已經超乎用量了,過去在醫院這樣加大劑量用藥是要雙簽字的。於是吃了這服藥就出了醫療事故,病人出大汗不止,乃至虛脫而死。後來家屬告到官府,法院就對此進行了調查,問他這藥是哪兒抓的,病人家屬說一錢到三錢是在某某小藥鋪抓的,最後五錢的方子是到同仁堂抓的藥。麻黃這藥,就像一根根小草棍似的,在小藥鋪抓的是偽的,他們是將炕蓆絞成了小段,看上去和麻黃一樣,像這種“麻黃”就是吃一兩都不會發汗。而同仁堂貨真價實,抓藥的不願意抓,覺得麻黃量太大了,但大夫開的方子在那兒,又有大夫的雙簽字,也就給抓了真的麻黃,才致病人死亡。所以這不怪同仁堂,也不怪那位大夫,最後法院把那賣假藥的藥鋪老闆抓進了大牢。

民國時期的醫生:名醫診金相當於窮人家庭半月生活費

同仁堂是藥鋪中最有名的,也給清宮供藥,主要供宮裡的太醫院,宮裡有醫藥局,但有的丸散膏丹和飲片也要到同仁堂藥鋪採買,尤其是一些貴重藥品如參茸犀角等,結賬一般是一兩年結一次。一入民國,清室退位,清宮的預算也大大縮減了,所以後來有一筆賬,大概是一萬兩白銀的藥費,主要是人參、鹿茸、羚羊角這些貴重藥品,退位小朝廷無錢償付,民國政府也不給償還,因此同仁堂賠了一大筆錢。

民國時期的醫生:名醫診金相當於窮人家庭半月生活費

那時候抓藥很好玩兒,都有仿單,比方說一劑藥裡用了22味藥,其中每一味藥都有一張小方片紙,一般是白底紅字,上面有藥用植物的小圖,畫著根、莖、葉,文字說明有藥性溫涼寒熱與升降浮沉,還標明用途功效,你如果吃藥多了,能攢很多仿單,就像一部小“本草”,服藥間也能長很多醫藥知識。我小時候攢很多仿單玩兒,一摞一摞的,都是藥鋪給的。仿單什麼作用呢?第一有普及作用,第二知道里面開了什麼藥,全不全,有沒有漏幾味藥。比如說大夫開了22味藥,回來你數這單子,看是不是有22張仿單,一直到甘草這種有它不多、無它不少的藥,都有仿單,一核對就知道了。當然也不見得你能核對出來,但藥工是能檢驗出來的。這種仿單今天都成為文物了,那時候一些大藥鋪像永安堂、鶴年堂、樂仁堂等都有自己印的仿單。

民國時期的醫生:名醫診金相當於窮人家庭半月生活費

 

“出馬”的西醫

 

民國時期的醫生:名醫診金相當於窮人家庭半月生活費

 當時北京有名的中醫和西醫,基本上都自己家裡有開業的診所,因此上世紀五十年代初給醫生定的成分是“自由職業者”,那時候的醫生和今天的情況完全不一樣,既可以應聘於一兩家醫院,還可以自己開著私人診所,同時還履行著出診的義務。那時候好的醫生這個職業特別體面,收入也相當高。

民國時期的醫生:名醫診金相當於窮人家庭半月生活費

西醫有很多私人開業的醫生。從我個人記憶來說,我小的時候基本上沒上過醫院,那時候醫生出診叫“出馬”,出馬有出馬金,這比醫院的收費要貴得多。許多有名的西醫大夫都有私人汽車,我印象中五十年代到我家來的大夫很多都有私人汽車。比如說印象很深的,有當時小兒科的大夫吳瑞平(協和名醫吳階平的哥哥,吳階平學醫也是受哥哥影響),他們家兄弟四人都是學醫的,老大吳瑞平,吳階平在家中是老二、吳蔚然是老三。吳瑞平人很漂亮,氣宇軒昂。這些西醫大夫有個特點,都西裝革履,西服穿得非常講究,領帶打得極為得體。有的有助手,有的不帶助手,拎著個大皮包,大皮包有兩個扣,上部橢圓,底下是方的,一看就是西醫大夫。

民國時期的醫生:名醫診金相當於窮人家庭半月生活費

出診大夫的包裡裝了什麼?真是取之不盡,用之不竭。我小時候對這個很好奇,包裡都有什麼呢?有血壓表、聽診器、壓舌板、診查錘、體溫表等,一般大夫都會打針,我印象中也有一兩位是帶私人護士的,所以也有腰形盒:裡面有消毒好的針頭、棉籤兒、酒精這類東西,還有隨身帶的常用藥。那箱子真是萬寶囊,其實常用藥就是阿司匹林、黃連素、阿托品之類,沒什麼新鮮的。一些常用的抗生素之類的也有,成人看病還有治心臟病的藥。那時候還有一個特點,就是有錢人家的太太們都要保養,醫生常開什麼呢,就是用荷爾蒙和維生素B12,他會建議你用,到藥房買,像我祖母她們都經常打這個,一個紅色的,一個白色的,兩個混合在一起打。我們家誰打呢?是我父親打。

民國時期的醫生:名醫診金相當於窮人家庭半月生活費

我從小就會打針,包括怎麼消毒針頭,消毒棉球怎麼用——— 要從裡往外擦,越畫圈越大。怎麼打針?打針的時候先擠出來一點,把氣泡排出來,這些從小都會。這些醫生也會教你一點,但用什麼藥他們不會說,很神秘。比方說失眠,用魯米那(lum ina),這是商品名,化學名是苯巴比妥。每個西藥都有化學名稱和商品名稱,但是醫生只跟你說是魯米那,不跟你說是苯巴比妥,實際上到西藥房買要便宜很多。西醫一般都是滿嘴英文,他告訴你是Lum ina,但他給你開方子的時候寫的卻是苯巴比妥的拉丁文。

民國時期的醫生:名醫診金相當於窮人家庭半月生活費

我印象最深的還有一個大夫是後來的兒童醫院院長諸福棠,現在很多兒科泰斗都是諸福棠的門牆桃李。我小時候特別喜歡諸福棠,他特別和藹可親,我管諸福棠叫“諸大大”。諸福棠和吳瑞平都有一個特點,他們的出診包裡都會帶些巧克力糖啊,小玩具啊什麼的,小孩怕打針,給顆糖啊什麼的就會就範了。因為他們都是給小孩兒看病,用我老祖母的話說,他們叫“吃小孩兒的”。

民國時期的醫生:名醫診金相當於窮人家庭半月生活費

給我母親看病的大夫叫陸觀仁,陸大夫是協和的,住炒豆衚衕,也有自己的診所,我印象也很深刻。那時候協和醫院的大夫一邊在協和應診,一邊家裡開著診所,也出馬。還有一個大夫大概叫汪國錚,五十年代我母親身體不好,這兩個大夫都來我家。我祖母不一樣了,我祖母還是對德日派念舊,她找得最多的一個大夫叫鄭河先,這個鄭河先是大人、小孩通吃,他在北大當過校醫,當然這也是兼職。當時北大沒有幾個人有汽車,一個是蔣夢麟有汽車,一個是胡適,還有一個就是鄭河先。鄭河先是“吃宅門”的,宅門裡請他他都去,一天到晚坐著汽車忙得很,要預約。我就記得鄭河先譜兒很大,我們家不大喝咖啡,什麼時候聞見咖啡味兒,就是鄭河先要來家裡看病的時候。他來之前要預先熬好咖啡,買點西點什麼的。鄭河先長得較矮,眉毛很長,鷹鉤鼻子,西裝革履,我小時候的印象就是他手很涼,一摸我肚子,我就很害怕。鄭河先總是會誤診,有的人家小孩子分明是盲腸炎,他非說是消化不良,耽誤了治療時機。儘管如此,找他的人家還是不少。

民國時期的醫生:名醫診金相當於窮人家庭半月生活費

 鄭河先的診金相當高,出馬一次要五塊錢,五十年代五塊錢什麼概念?鄭河先也經常給梅蘭芳家看病,八十年代許姬傳先生生前還和我聊過他。許姬傳管梅蘭芳叫梅大爺,於是許姬傳就說:“那時候梅大爺最喜歡找鄭河先,等於梅家的私人醫生。”我們家他也常跑,但我母親卻相信陸觀仁。

中醫也有私人開業的,我母親帶我經常看的一個女中醫叫王祿坤,王祿坤上午半天在東安市場西門內的西鶴年堂坐堂,下午在家應診,偶爾也出診。一家人都靠她養活,她就住在燈市口椿樹衚衕(今柏樹衚衕東口路南)。她丈夫卻是一表人才,但是被稱為“家庭婦男”,只在家料理家務,像教育孩子什麼的都是她丈夫的事。

有些病是無法請大夫到家出診的,比如說口腔科的疾患、眼科的疾患、耳鼻喉科的疾患等,這就要去他們的私人診所或家中,比如西總布衚衕的牙科張輔臣,還有後來的同仁醫院院長、耳鼻喉科的徐蔭祥等,都要靠醫療器械診查,是很難出診的。

我小時候沒有去醫院的印象,最後給我看病的大夫叫賙濟民,是東北人,一直到60年代初都是他到我家看病。同一個院子的小孩有時候生病讓賙濟民大夫看看,賙濟民也給看,吃點藥什麼的,分文不收。周大夫這人非常好。他當時在東四聯合醫院,因為後來不允許私人開業了,許多私人開業的醫生都聚集在那裡。1966年“文革”,因為他在國軍當過軍醫,所以滿大街都是他的大字報,家裡也被抄了。就是在那個時候,我還偷偷去他家裡看過他,給他送過吃的。很多醫生後來就不出馬了,像諸福棠在東單三條開了兒童醫院,後來也無償捐給國家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