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三個細節告訴你《我不是藥神》的成功是必然的 網友:扎心了

要說這個夏天中國影壇給人帶來的最大驚喜,莫過於《我不是藥神》給觀眾帶來的震撼,該劇豆瓣評分9.0分也無可厚非、當之無愧,那麼這部四天破十億的為普通百姓發聲的現實主義批判電影究竟有什麼魅力,竟然引得如此之大的影響力,小編也是懷著忐忑的態度進了電影院,但是觀影完畢後,小編也是感觸良多,久久沒辦法平復。下面就從幾個細節給大家做下解讀,如果你沒注意,那麼小編可以負責任的告訴你,電影算是白看了。

這三個細節告訴你《我不是藥神》的成功是必然的 網友:扎心了

影片的最開始,介紹了徐崢飾演的程勇這個蓬頭垢面十足失敗的中年印度神油店老闆,面對交不起房租、父親臥病在床、妻子改嫁、爭奪兒子撫養權等一系列問題所表現出的無奈、彷徨,他的生活可以用一團亂麻來形容,徐崢也將這一市井無賴、混吃等死的小市民形象演繹的針針見血。

這三個細節告訴你《我不是藥神》的成功是必然的 網友:扎心了

第一個細節關鍵詞 桔子

正在這時,有王傳君飾演的的白血病人呂受益意外出現在了他的窘迫生活中,這個口戴三層口罩略顯猥瑣的上海小男人,第一次見面遞給程勇的一個桔子,確貫穿了呂受益整個角色塑造,直至貫穿了整個電影。

這三個細節告訴你《我不是藥神》的成功是必然的 網友:扎心了

呂受益作為一個長期被白血病折磨的父親,在孩子未出生前就已經想到自殺,但得知自已身為父親後,為了活下去,長期服用天價格列寧導致家境窘迫,逼不得已鼓搗程勇走私印度格列寧來延續自己的生命,為的只是能活得久一點,聽到襁褓裡的孩子叫一聲“爸爸”,能活的更久一點,看到孩子也當父親。

這三個細節告訴你《我不是藥神》的成功是必然的 網友:扎心了

這個時候,你有沒有想到小學時的一篇課文《背影》

我說道:“爸爸,你走吧。”他望車外看了看,說:“我買幾個橘子去。你就在此地,不要走動。”我看那邊月臺的柵欄外有幾個賣東西的等著顧客。走到那邊月臺,須穿過鐵道,須跳下去又爬上去。父親是一個胖子,走過去自然要費事些。我本來要去的,他不肯,只好讓他去。我看見他戴著黑布小帽,穿著黑布大馬褂,深青布棉袍,蹣跚地走到鐵道邊,慢慢探身下去,尚不大難。可是他穿過鐵道,要爬上那邊月臺,就不容易了。他用兩手攀著上面,兩腳再向上縮;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傾,顯出努力的樣子。這時我看見他的背影,我的淚很快地流下來了。我趕緊拭乾了淚。怕他看見,也怕別人看見。我再向外看時,他已抱了硃紅的橘子往回走了。過鐵道時,他先將橘子散放在地上,自己慢慢爬下,再抱起橘子走。到這邊時,我趕緊去攙他。他和我走到車上,將橘子一股腦兒放在我的皮大衣上。於是撲撲衣上的泥土,心裡很輕鬆似的。過一會兒說:“我走了,到那邊來信!”我望著他走出去。他走了幾步,回過頭看見我,說:“進去吧,裡邊沒人。”等他的背影混入來來往往的人裡,再找不著了,我便進來坐下,我的眼淚又來了。------摘自朱自清《背影》

身體消瘦、病痛折磨的呂受益作為一個父親,又何嘗不是 希望能活著、活著就能給家、給孩子、給妻子遮起一片天。程勇為了患病父親、爭奪沒有撫養權的兒子;黃毛為了不連累家裡貧窮的父母;劉思慧為了年幼的女兒。這裡的桔子,不是代表別的,更是代表一種親情、一種責任、一種單純地想要活下去的信念。

這三個細節告訴你《我不是藥神》的成功是必然的 網友:扎心了

因為程勇不再代理印度格列寧,呂受益的最後一根救命稻草沒有了,在程勇在病房最後一次看望呂受益時,床頭擺著桔子彷彿預示著唯一的希望也成了泡影,最呂受益在無力承擔壓力的情況下選擇了自殺,但他是笑著離開的,笑是因為這是一種解脫,無論對孩子、對家人。

這三個細節告訴你《我不是藥神》的成功是必然的 網友:扎心了

呂受益的死傳達的更多得是無助白血病患者在巨大的經濟壓力下的無奈與彷徨,黃毛無助的坐在樓梯拐角,滿含熱淚手捧著桔子卻不敢進靈堂面對呂受益的遺照,更多的傳達了白血病患者在現實面前的絕望。

這三個細節告訴你《我不是藥神》的成功是必然的 網友:扎心了

第二個細節關鍵詞 人性

這部現實主義批判的電影向給觀眾傳達的遠比我們眼睛看到的要多得多,誰是反派的一方、誰是正義的一方又顯得那麼模糊,人性就是這樣一種很矛盾的東西。

這三個細節告訴你《我不是藥神》的成功是必然的 網友:扎心了

格列寧公司:定價過高,是由於市場原因,他們要牟取暴利;

製藥廠:因為研發成本高、原材料貴;

醫院:沒有經過批准的藥物不能服用,否則我們沒辦法給病人負責;

程勇:我不是救世主,我是為了賺錢;只有錢才能給父親看病,才能撫養兒子,為了更多的人吃得起藥;

呂受益:代表的白血病患者:沒錢治病只能等死,我只是想活

警察:依法辦事、堅持正義、履行職責

在這個紛繁的社會形態下,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角色,在扮演不同角色中掙扎,每個角色都沒有錯,都在自己的角色中堅強的想要活下去,但是卻就是為了簡單的活下去有了矛盾,在一起非得爭個你死我活,這也是本片想傳達的,無論哪種人生,我們想要的都很簡單,我們只要活下去。

這三個細節告訴你《我不是藥神》的成功是必然的 網友:扎心了

第三個細節關鍵詞 重生

程勇為了挽救呂受益到印度買藥,出來後看到了兩座印度神像:溼婆神和迦梨女神。

藍色的溼婆代表的是毀滅之神,在印度教的世界觀裡,整個世界、宇宙都是在創造、運行和毀滅的循環中生生不息的,因此,在劇中她代表的是程勇的重生。程勇最開始的目的只是為了賺錢,慢慢的他改變了藥的價格是心中善意萌發想幫助一些人,最後寧可虧本也要買到更多的藥去給需要幫助的白血病人,這不是一種重生嗎

這三個細節告訴你《我不是藥神》的成功是必然的 網友:扎心了

黑色的迦梨女神代表的是黑暗和暴力,格列寧公司為了挽救自己的生意正常運轉,在電視節目中公然宣傳嚴厲打擊假冒偽劣藥品,在公眾面前代表了正義的一方,但實質上,天價藥品已經對白血病人造成了極大地剝削,甚至可以說以另一種變相的壓榨。當患病老太太被帶走,並被質問程勇下落時,老太太聲淚俱下的求身為人民警察的曹斌“你們把他抓走了,我們都得等死,我不想死,我想活”曹斌被這番話震撼,於是放走了白血病人,並撤出了該案件的辦理,正義和罪惡的界限在曹斌心裡變模糊,他選擇了自己內心的正義。

這三個細節告訴你《我不是藥神》的成功是必然的 網友:扎心了

呂受益的死給了程勇毀滅式的打擊,讓程勇面對“對”與“錯”產生了彷徨感和迷失感,不知道自己究竟該怎麼做,但兩座神像的出現給迷失在苦海里的程勇帶來了光明,讓他終於下定決心做“藥神”,給能幫助到的所有同樣絕望的白血病人帶來生的希望。

這三個細節告訴你《我不是藥神》的成功是必然的 網友:扎心了

劇中的程勇它並不是藥神,但是一個小角色當看到被逼無措的弱小群體後,毅然決然的為這些人發聲,這就是英雄,這就是這些人眼中的神。法大於情,這是社會運行的法則,所以,他為自己的行為得承擔後果,從而也用自己的微薄之力改變了現狀。電影的最後,借用曹斌的話我們知道,白血病人買藥難得情況得到了巨大好轉,為該劇畫上了一個圓滿的句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