贛江新區第一批「贛江海智」等

中國江西網訊 通訊員張雁記者

塗文華報道:近日,中國江西網記者獲悉,贛江新區(以下簡稱“新區”)決定實施“贛江海智”“贛江創新”“贛江創業”和“贛江傑青”四項人才計劃,用5年左右的時間,引進和培育200名高層次人才,吸引10萬名青年人才和技能人才。

現就第一批申報有關工作公告如下:

一、申報對象

已在新區工作,或有意來新區圍繞新區主導產業、戰略性新興產業和為產業配套的現代服務業(含市場化運作的科研、教育、醫療機構等)領域開展工作的海內外高層次人才、創新創業人才、青年人才和技能人才。

二、申報條件

(一)“贛江海智”計劃人才。須遵守國家法律法規,擁有自主知識產權創新成果,科研技術水平處於國內外領先地位,在相關專業領域具有較大影響力,年齡一般不超過65週歲。分為A、B、C三類,具體為:

國內外頂尖人才(A類):含諾貝爾獎、菲爾茲獎、圖靈獎等國際大獎獲得者;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工程院院士,發達國家科學院或工程院院士;國家科學技術獎最高獎、特等獎、一等獎獲得者;

國家級領軍人才(B類):含在世界一流大學、科研機構和世界500強企業擔任過相當於終身教授、首席技術官等職務的人才;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獲得者;國家“新世紀百千萬人才工程”人選;中組部“千人計劃”入選者;教育部長江學者入選者;中科院“百人計劃”A類人才;國家科學技術獎二等獎獲得者;

地方領軍人才(C類):含江西省“雙千計劃”等省級地方領軍人才,江西省“雙千計劃”入選者若為團隊的只認定其團隊帶頭人;其他經新區人才工作領導小組認定的同等次人才。

(二)“贛江創新”計劃人才。須遵守國家法律法規,具有較高的專業知識水平、較強的科技創新能力,年齡一般不超過50週歲。且符合下列條件之一:

(1)曾經擔任國家級科研機構主要負責人、國家重大科研項目主持人及類似職務的創新人才;(2)在國內外知名院校、科研機構取得相當於教授、研究員及以上職稱,並通過創辦企業、與企業合作、技術轉讓等方式轉化科技成果的創新人才;(3)在國內外知名院校、科研機構或企業從事科研工作,技術成果達到國內領先水平,且自帶科技成果來新區轉移轉化的創新人才;(4)擁有國內外重大發明專利或先進科技成果,對解決新區產業發展關鍵技術和工藝操作性難題起決定性作用的創新人才;(5)從新區最終申報江西省“雙千計劃”人才,但未入選者。入選者若為團隊的只認定其團隊帶頭人;(6)其他經新區人才工作領導小組認定的同等次人才。

(三)“贛江創業”計劃人才。須遵守國家法律法規,具有較強創業能力、專業技術水平或豐富的管理經驗,年齡一般不超過45週歲,人才應自帶項目來新區投資創業,且同時符合下列條件:

(1)一般應具有碩士研究生及以上學歷學位,具有一定管理工作經歷或自主創業經歷,並取得較突出業績;(2)創業項目具有自主知識產權,且技術成果達到國內領先水平,主導產品具有較好的市場前景和產業化潛力;(3)所創辦企業的註冊資金一般不少於100萬元人民幣。

(四)“贛江傑青”計劃人才。須掌握一定專業知識和技術,具備一定操作技能且在新區企業工作滿一年,年齡在45週歲以下,主要包括取得國家中高級職業資格證書的技術技能型人才(高級技工、技師和高級技師)和畢業5年內的全日制普通高等院校本科以上學歷的大學生。國有企業博士研究生或同等學歷人才參照執行。

“贛江海智”計劃A類人才不受年齡限制;屬於新區急需緊缺的“贛江創新”計劃人才,或對新區產業發展有重大意義的“贛江創業”計劃人才,可以適當放寬年齡、職稱、學歷要求。

三、申報辦法

採取線上為主、線下為輔的方式進行申報。線上申報由人才本人或用人單位先登錄贛江新區人才服務信息化平臺(http://www.gjxqhr.gov.cn)提交相關材料。對“贛江海智”“贛江創新”計劃的申報人選邀請相關專家進行評審,“贛江創業”“贛江傑青”計劃的申報人選由新區人才辦直接複核。線下方式由人才本人或用人單位按要求提交相關紙質材料。

四、申報時間

1.四項人才計劃常年接受申報,每半年集中評審一次;

2.第一批四項人才計劃網上申報截止時間為2018年8月15日。

五、有關說明

1.申報人不能同時申報2個及以上人才計劃。

2.申報截止後,申報、評審、入選、落戶、運營項目及內容應前後保持一致。

3.人才和創業項目入選並引進落戶後,按《贛江新區人才引進和培育暫行辦法》(贛新辦發﹝2018﹞8號文)有關規定兌現資助資金。相關人才計劃的具體內容和操作細則,可登錄新區人才服務信息化平臺(http://www.gjxqhr.gov.cn)查詢。

六、聯繫方式

聯繫人:鄧女士、謝先生

電話:0791-83803055 、0791-83800533

地址:江西省南昌市青山湖區雙港西大街528號人力資源服務產業園二樓辦事大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