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靠华为、爱立信两颗大树,大富科技缘何惨被“卖身”

背靠华为、爱立信两颗大树,大富科技缘何惨被“卖身”

作者@柳絮

大富科技并不是A股市场的无名小卒。自2010年上市以来,大富科技就成为华为的无线基站射频器件的战略合作供应商,其后多年蝉联华为“金牌核心供应商”称号。同时,大富科技还是爱立信的结构件和滤波器供应商。

按理说,抱着华为、爱立信的大腿,大富科技的日子也不会差到哪里去。然而世事难料,大富科技目前正成为监管层的“重点关注对象”。因未及时披露控股股东股份冻结、控股股东股权转让等事项,短短16天内,截至7月6日,大富科技连收3份关注函,拿到手软。

“十年河东、十年河西”。大富科技如今落得被控股股东“遗弃”的命运,是怎么一回事呢?

大客户依赖严重,大富科技议价能力差

自上市以来,大富科技持续面临着增收不增利的困境。

2010-2017年,大富科技营收由8.63亿元增至17.80亿元,整体表现尚可。不过,大富科技的净利润表现却犹如坐“过山车”。

2010-2012年,大富科技净利润由盈利2.51亿元,直接变脸巨亏1.91亿元。到了2014年,大富科技业绩大爆发,实现上市以来净利润最高点5.36亿元。此后,大富科技业绩再次萎靡,2017年大富科技净利润巨亏5.12亿元。

背靠华为、爱立信两颗大树,大富科技缘何惨被“卖身”

大富科技营收和净利润无法同步,主要还是其主营业务毛利率不断走低所致。

上市以来,尽管大富科技射频产品营收占比有所下滑,由2010年的96.9%降至67.02%,但其始终是主营产品。而伴随着射频产品营收占比下降的,还有其持续下滑的毛利率。

2010-2013年,射频器件的毛利率由46.69%降至22.11%,射频结构件的毛利率由36.98%降至18.92%,两项业务的毛利率均接近腰斩。随后,大富科技将上述业务合二为一,即射频产品。2014-2017年,大富科技射频产品的毛利率再次下滑,由28.45%降至12.82%。

与此同时,2014-2017年,大富科技的销售毛利率也由29.05%降至12.35%,而同期同行上市公司的毛利率由27.80%微降至22.57%。整体来看,近四年大富科技毛利率下滑幅度要远远大于行业毛利率下滑幅度。

背靠华为、爱立信两颗大树,大富科技缘何惨被“卖身”

简言之,行业竞争加剧、整体毛利率降低,的确影响大富科技毛利率下滑。但是,相较于同行上市公司来说,大富科技毛利率如此快速下滑的罪魁祸首,还是产品定价能力不强。

2017年,大富科技通信业务收入11.93亿元,同比下降26.63%;通信业务平均售价为283.84元,同比下降20.17%。对此,大富科技曾在年报中针对产品定价问题就阐述道,“在订单疲弱的情况下,公司通过权衡,只能牺牲价格换取本就不多的订单”。

背靠华为、爱立信两颗大树,大富科技缘何惨被“卖身”

在观察君看来,大富科技打出“价格战”的战术,或与其大客户依赖症相关。

一般而言,大客户拥有很大的谈判优势,可以逼迫供应商降价和提供其他优惠,这将会大大压缩供应商的利润空间。

大富科技的营业收入,在很大程度上依赖前五名客户。2011-2017年,大富科技前五大客户销售金额占比基本保持在70%以上的比例。这其中,客户一的销售金额占比基本保持在40%-50%的比例。

背靠华为、爱立信两颗大树,大富科技缘何惨被“卖身”

虽然上市之后,大富科技不再披露客户一的具体信息,但据年报披露,2017年大富科技荣获华为优秀供应商、优秀质量奖在内的6项大奖,且是射频类唯一获奖者。此外,从大富科技的招股说明书来看,2007-2010年,华为始终稳居大富科技客户一之位。

针对大富科技是否存在大客户依赖的情况以及最近两年前五大客户的名称,深交所在2017年年报问询函中曾提及。不过,大富科技否认存在大客户依赖症,也未按要求披露大客户名称。上述种种欲盖弥彰之下,大富科技的客户一似乎已昭然若揭。

整体来看,在行业内竞争加剧的背景下,主营产品毛利率持续下滑和依赖大客户所导致的定价能力不足,正是大富科技增收不增利的主因。

病急乱投医,并购、参股公司陷亏损泥淖

除主营业务萎靡不振之外,大富科技并购、参股的公司几乎均陷入亏损的“怪圈”,持续拖累上市公司业绩。

自2010年上市以来,大富科技就罹患严重的“并购综合症”。上市之后的3年内,大富科技发起约10起并购,集齐了物联网、石墨烯、特斯拉、智能穿戴、虚拟现实、无人驾驶等众多热门概念,夺得创业版“概念王”的称号。

如今回过头来看,大富科技的并购虽遍地开花,但却并未为其增厚多少业绩,反而成了上市公司的“拖油瓶”。

2012年,苏州飞创电讯产品有限公司预计无法回收款项,直接被计提应收账款坏账损失0.41亿元。MT公司经营亏损,被计提商誉减值损失0.3亿元。由此导致2012年大富科技整体资产减值损失1.24亿元,亏损1.91亿元。

也许是意识到收购子公司的风险无法预测,自2014年以后,大富科技转而通过参股或控股的方式进行对外投资。但奇怪的是,大富科技主要子公司似乎同样陷入亏损的泥潭。

2017年,大富科技主要11个子公司中,除了大富网络、大富方圆外,其余都处于亏损状态。与此同时,大富科技还对参股公司华阳微电、大盛石墨以及三卓韩一的长期股权投资合计计提长期股权投资减值准备2.74亿元。也就是在同一年,大富科技净利润亏损再创高峰,达到5.12亿元。

在自身业务以及子公司业绩“无力回天”下,自2017年2月起,大富科技开始不断停牌并发布资产重组公告。在6次更换并购标的后,2018年4月,大富科技将资产重组对象确定为重庆百立丰科技有限公司(下称“百立丰”)。

据公告显示,大富科技先后拟收购配天智造、东莞市领正电子科技有限公司、东莞市湘将鑫精密科技有限公司、珠海高凌信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两个标的资产为互联网运营行业的公司以及前文所提及的百立丰。其中,前三家公司属于智能终端领域,第四家公司处于通信网络设备行业,后两家则是互联网运营行业。

从整个重组过程来看,大富科技仅仅在一年之内就发动7次资产重组,且涉及的行业也是五花八门。由此可见,大富科技似乎不太在乎收购哪一家公司,也不太在乎进军什么行业,而更在乎的是收购行为本身。

上市公司“蹭热点”行为并不鲜见,这一举动常常会引来资金的追捧、股价的蹿升。但是,“蹭热点”的结果往往是股价上涨“昙花一现”,大涨大跌后只剩“一地鸡毛”。

去年4月,凯迪生态想方设法乘上“雄安概念股”的快车。不过,理想很美满,现实很骨感,凯迪生态股价并未因此一飞冲天,反而接到了来自深交所的关注函,此后股价一路下挫。无独有偶,今年中青宝蹭上“区块链”的概念之后,也收到深交所下发的问询函,同样面临着股价的整体震荡下行。

如今,大富科技已与百立丰签署《交易意向框架协议》,但市场目前对此似乎并不“买账”。在3月18日公布重组方案后,截至7月16日,大富科技股价由14.81元/股跌至9.70元/股。

业绩亏损陷入“无底洞”,大富科技被“遗弃”

摆在大富科技面前的,仍是无解的亏损困局。但糟糕的是,大富科技的控股股东配天投资还频繁与其进行关联交易,这背后又隐藏着什么不为人知的秘密?

2017年8月,大富科技拟将旗下子公司安徽大富重工机械有限公司(下称“大富重工”)100%股权以172.82万元的价格转让给配天投资旗下子公司配天重工。大富科技选择出让大富重工的理由是,后者连年经营亏损。正如大富科技所说,大富重工业绩的确疲软。2015-2016年,大富重工净利润分别为26万元、-1135万元。

不过,与其不足200万元的转让额相比,彼时大富重工的总资产仍高达1.65亿元,这个转让价是不是低了点。也许是出让对价过低实在难以服众,两个月后,大富科技表示,“鉴于重工机械各项业务逐步好转,公司对其未来运营情况充满信心,所以决定终止这次股权转让计划”。

仅仅两个月,大富重工的经营状况就“起死回生”,实在让人难以相信。实际上,2017年大富重工业绩继续亏损,达到1786万元。由此看来,配天投资的前后表述,真是啪啪打脸。

除了想置出上市公司资产之外,在孙氏家族的通盘掌控之下,配天投资旗下子公司还频频与大富科技发生关联采购、租赁等交易。

据2017年年报披露,配天投资旗下子公司与大富科技发生的日常经营相关的关联交易金额为6406.12万元。其中,大富科技向关联方采购设备金额为5873.49万元,向关联方提供租赁房屋服务金额为562.33万元。

背靠华为、爱立信两颗大树,大富科技缘何惨被“卖身”

然而,蹊跷的是,在同一日大富科技披露的《关于2018年度日常关联交易预计公告》中,2017年大富科技日常关联交易实际发生额为8338.6万元。相同的关联交易发生事项,却出现两个截然不同的数据,大富科技作何解释?

背靠华为、爱立信两颗大树,大富科技缘何惨被“卖身”

不过,翻阅大富科技财报,配天投资也不仅仅是如此,其还向上市公司子公司“输血”,出借资金。

2017年大富科技、配天投资的其他应收款分别为0.24亿元、37.52亿元,两者之间差额约为37亿元。其中,配天投资前五名其他应收款的欠款方均是大富科技旗下子公司,占其他应收账款总额的98.35%。

背靠华为、爱立信两颗大树,大富科技缘何惨被“卖身”

如今看来,配天投资俨然“输血”无效,大富科技的业绩亏损更像是一个“无底洞”。在陷入债务危机的“自身难保”下,配天投资开始谋划“抛弃”大富科技。

6月28日,配天投资已先后与北控投资、兴港投资商谈受让其持有的29.99%大富科技股权。而且,配天投资还与兴港投资签署《债务重组与股权收购意向协议》。后者拟通过“承接可交换债并转股+协议转让”的方式受让配天投资持有的29.99%大富科技股权,成为上市公司控股股东,并解决一揽子配天投资面临的债务问题。

与此同时,配天投资还将2016年非公开发行的可交换债券换股价格由原来的49.83元/股调整为13.43元/股。下调可交换债价格,或许意味着配天投资目前已无力还钱,寄希望于购买债券投资者能够债转股,足见配天投资“弃子”心情的迫切。

但是,目前来看,配天投资的股权转让能否成功,仍是未知数。截至7月14日,配天投资持有大富科技43.11%的股份全部处于司法冻结状态,31.13%的股份被司法轮候冻结,这无疑给大富科技实控人变更增添悬念。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