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頂級交易天才的一封公開信:做強勢股,首先明確「量比」概念

他差一點從高樓跳下去

阿健在炒股之前有一個穩定的職業,是政府部門的一個副主任。那一年,因為跑了很久關係的主任職位仍然旁落他人之手,阿健萬分苦悶之下到深圳散心度假,無聊之中就進入了股市,他用隨身帶去的三萬元,半個月裡賺了5000元,而當時的工資是每月不到300元,於是,在仕途受挫的情況下,他回家後就辭職,當起了職業股民。

沒有了工資收入之後,面對股價的波動,心理壓力突然增加,在壓力的擠壓下,阿健的本金很快縮水,不斷的縮水,在絕望之下,他開始向親人朋友遊說,很快,不明真相的親人朋友籌集了30萬元委託他炒股,他就這樣成為了一名股市操盤手。

那一年,他的一個好朋友突然調任某金融部門主要領導,在這層關係下,阿健比較輕鬆的從銀行貸款150萬元。而個人資產也驚人的在2000年超過了1000萬元,他在2001年離開深圳去了上海。在他的夢想裡,上海的十里外灘,始終是一個金碧輝煌的夢。

五年熊市的故事,不必多說了,阿健的資產也縮水至不到200萬元,在上海,200萬元已經面臨生存的巨大壓力,尤其是在沒有房產的情況下。就在2005年股市大轉折即將開始的前夜,阿健一個曾經身家過億的操盤手朋友,在熊市中選擇了從高樓跳下的方式,將弱者的身影永遠定格在股市的跳水之中。而阿健沒有倒下,他迎來了2006年的大牛市,個人資產在牛市裡迅速回來,又創出新高。

沒有想到的是,530來了,連續的跌停下,阿健沒有能夠抗住內必的恐慌,他選擇了清倉割肉,在和朋友們清算之後,他突然發現自己的資產又回到了1000萬以內,那一晚上,和妻子莫明其妙的爭吵之後,阿健也站上了高高的樓臺,就在他閉眼往下跳的時侯,兒子的哭聲從身後傳來:“爸爸,不要跳啊”。原來,他老婆敏感的發覺到了不安,就讓兒子跟蹤老爸。她以為是阿健有了外遇,根本沒想到重壓下的阿健想走上不歸路。

那一瞬間,阿健抱著兒子淚流滿面,自殺的念頭往往只是一瞬間的衝動,聽到兒子的“彙報”,他老婆當場軟在地上。一週後,阿健一家人回到了湖南。如今,阿健依然炒股,但同時經營著一家煤礦,生活,終於在2008年回到了正軌上。

股市是一個英雄莫問出處的地方,也是一個成敗論成就的地方,選擇了股市就選擇了壓力。很多人在一輪大牛市中,突然發現一年工資薪水的收入還不及股市一週的收益,一輩子實業經營的財富還遠遠追不上股市一年的投資所得。在一種近於失衡的非理性思維下,很多人錯誤的認為“股市可以一生相依”,股市的職業投職家、股市操盤手這些人都成為了讓普通股民心動而又嚮往的“股市英雄”。

一位頂級交易天才的一封公開信:做強勢股,首先明確“量比”概念


打短線的,都喜歡做強勢股,錢來的快,做的好,贏利可觀。多年來,市場活躍的漲停敢死隊,就是其中一類典型。有很多股市牛人,其快速的原始積累過程,其快速的原始積累的過程,都繞不過這個階段的磨練。

一位頂級交易天才的一封公開信:做強勢股,首先明確“量比”概念

個人認為,過去及未來相當長的時間,短線做強勢股,都是實現股市快速增值的大法門。短線資金,是股市種結構性聰明資金、快魚,其戰勝蠢動資金、慢魚,是市場內在規律決定。而在這內在規律,也同時決定了 這類資金的成功率,只能在10%以內。其實在任何行業,能夠活得輕鬆的,成長快速的,都是這10%的部分。短線做強勢股的玩法,把握不好,也是快速尋死的路子。那麼下面給大家分享一種實用的量比選股技巧,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牛市行情操盤思路

1、大跌一段後,6/12/18均線糾結在一起,量縮後漸放大,長均線在下,指數走平或微升,一根巨量長紅啟動行情。

2、指數不破6均線,就算破線但線不彎,就算線彎,碰觸12均線即反彈,均線多頭排列。

3、熊市大跌心悸猶存,恐慌心態需調整,搶反彈轉為拉回是買點,資金慢慢迴流股市。

熊市行情操盤思路

1、經常出現短多行情,一買就套,必須眼明手快不戀戰。

2、反彈就是清倉,保留現金實力。

3、不要挑戰大盤,就算逆勢股穿頭直上,特立獨行,終會被大盤拉下。

4、最多保留五分之一資金操作既可,客戶賺短價差,營業部賺業績。

一、首先明確“量比”的概念:

量比:它是指股市開市後平均每分鐘的成交量與過去5個交易日平均每分鐘成交量之比。量比是衡量相對成交量的指標。在個股K線界面都會顯示一個明確的數額,伴隨著成交量的變化而變化。

其計算公式為:量比=現成交總手數 /現累計開市時間(分) /過去5日平均每分鐘成交量。

在交易軟件上,它躲藏在一個不顯眼的地方。

一位頂級交易天才的一封公開信:做強勢股,首先明確“量比”概念

量比的分類

量比≦0.5成交量萎縮到極致,變盤隨時發生。

量比0.8--1.5成交量處於正常水平。

量比1.5--2.5溫和放量,將會延續原有趨勢。

量比2.5--5明顯放量,可以採取相應行動了。

量比5--10放巨量表現,趨勢已到末期。

量比>10極端放量,趨勢已經到默契,可以考慮反向操作。

二、操作方法:

中線思想:以成交量為中心,配合大盤行情來控制好倉位。從股價、K線、MACD、題材熱度、主力資金、分時成交等綜合分析,快速抓漲停。解析一隻股,熟手應該在30秒內完成(這需要實戰經驗和盤感)

1、圈定範圍:早盤10點之後(至少半小時的穩定成家才最真實),範圍就是量比最大,排名在前80位的股票。然後就在這80只股票裡面,選出漲幅在2%——5%的股票加入自選,初步圈定範圍。

然後打開漲幅排行榜,點擊量比,進行量比排名,加入自選股

一位頂級交易天才的一封公開信:做強勢股,首先明確“量比”概念

2、批量剔除:把這些股票都加入自選股之後,通常還會剩50只左右。這時候,剔除掉流通市值大於100億的股票,盤子太大就容易衝高回落,儘量規避。

一位頂級交易天才的一封公開信:做強勢股,首先明確“量比”概念

3、個股剔除

再次縮小範圍之後,我們需要給個股剔除。

(1)逐一看K線圖,剔除掉已經放量兩天及以上的個股。這種股已經有了一定啟動,如果你是第三天放量才進入的話,相對安全性就不高了。如圖,第三天如果介入,第四天就變得弱勢。

(2)剔除明顯破位下跌趨勢中的反彈股。本戰法只做盤整之後啟動,或明顯震盪上升趨勢中的股,所以基於概率原則,超跌反彈的股票就不看了。

(3)重點剔除:當天高開低走得股票,以及,高開之後拉昇,然後低跌破開盤價的股,如下圖:

一位頂級交易天才的一封公開信:做強勢股,首先明確“量比”概念

(4)剔除在股價穩定階段,賣方委託盤明顯較重的股票,可以委比-30%作為參考界限。(注意,一定是股價穩定階段,股價上拉或下砸的時候情況複雜,不能因此一概而論)

一位頂級交易天才的一封公開信:做強勢股,首先明確“量比”概念

4、優選形態。

剔除了不合條件的股票之後,剩下的股票就是我們買股範圍了。但是並不是所有的股票都能買,我們需要從中挑選出好的形態和其他條件最好的股票來進行買入

(1)股價長期橫盤,並且成交量一直萎縮在一個區間內的股票,當體突然量能大增,並且符合選股條件的。如下圖:

一位頂級交易天才的一封公開信:做強勢股,首先明確“量比”概念

(2)當日股價已經一陽穿多線,或者繼續大漲就能夠一陽穿多線的。(5日、10日、20日)

(3)該股題材是當日熱點板塊,並且漲幅位居板塊前三名的,或股票本身就有利好。

5、買入時機:

選好目標股之後,就要合理掌握買入時機,增加成功率和安全性

(1)以股價回踩分時均線,獲得強支撐的時候買入。

(2)股價放量突破5日線的時候買入

(3)關鍵低位或上方重壓賣單,被強勢突破的時候買入。

6、賣出時機:

(1)股價有效跌破5日線的之後就是賣出時機了。

(2)股價衝高之後,快速回落3%以上就可以賣出了。

(3)成交量明顯萎縮,人氣不夠的時候就可以賣出。

(4)長時間徘徊在當日分時均線下方的時候就可以賣出

(5)到達你的盈利目標。

三、量比選股技巧:

首先在操作軟件中找到“量比”數據欄,查看所選股票的“量比”數據

一位頂級交易天才的一封公開信:做強勢股,首先明確“量比”概念

明確“量比”的概念:

量比≦0.5,成交量萎縮到極致,變盤隨時發生。

量比0.8—1.5,成交量處於正常水平。

量比1.5—2.5,溫和放量,將會延續原有趨勢。

量比2.5—5,明顯放量,可以採取相應行動了。

量比5—10,放巨量表現,趨勢已到末期。

量比>10,極端放量,趨勢已經到末期,可以考慮反操作

開盤前量比選股5部曲

第一步、9:25競價結束後,對量比進行排行,看前30名,漲幅在4%以下的股票;

一位頂級交易天才的一封公開信:做強勢股,首先明確“量比”概念

第二步、選擇流通股本數量較小的,最好在3億以下的股票,中小板佳;

一位頂級交易天才的一封公開信:做強勢股,首先明確“量比”概念

第三步、選擇之前換手率連續多日在3%以下或連續幾日平均換手率在3%以下的個股;

一位頂級交易天才的一封公開信:做強勢股,首先明確“量比”概念

第四步、選擇之前多日成交量較為均衡或有漲停未放量現象的個股【之前一直無量漲停的個股除外】

一位頂級交易天才的一封公開信:做強勢股,首先明確“量比”概念

第五步、最好選擇個人曾經操作過的、相對比較熟悉的個股進行介入作。

四、量比選出來的個股要兼顧這幾點:

1、連續一字板過後的開板股量比都比較大,這個只能憑人品靠顏值,風險較大自己把握不是本文重點,如新股和復牌股的開板;

一位頂級交易天才的一封公開信:做強勢股,首先明確“量比”概念

2、剛放量:前面沒有過明顯放量,首日剛開始放量

一位頂級交易天才的一封公開信:做強勢股,首先明確“量比”概念

3、剛起漲:前面沒有連續大漲過,首日剛開始大漲

一位頂級交易天才的一封公開信:做強勢股,首先明確“量比”概念

4、左邊近距離之內沒有明顯的高點壓力,沒有沉重的套牢盤;

一位頂級交易天才的一封公開信:做強勢股,首先明確“量比”概念

5、也就是一個相對底部區域的剛放量上漲股,這種股票才相對安全。

一位頂級交易天才的一封公開信:做強勢股,首先明確“量比”概念

五、實戰案例

1、中潤資源(7月6號)

當天十點之後,經過篩選,最後確定了中潤資源是備選股。在看形態,該股經歷了長期的股價盤整,成交量萎縮,於當日巨量上漲,並且在在盤就一陽穿四線。當時有色金屬也是龍頭板塊。所以就成為了優先股。

一位頂級交易天才的一封公開信:做強勢股,首先明確“量比”概念

在股價衝高回踩分時均線獲得支撐的時候,買入!當天就收穫漲停板,次日再次漲停。

一位頂級交易天才的一封公開信:做強勢股,首先明確“量比”概念

最後分享通達信分時圖下的量比指標有圖源碼

TT:=IF(HOUR>12,(HOUR-13)*60+MINUTE+120,(HOUR-9)*60+MINUTE-30);

P:=IF(ISLASTBAR,BARSLAST(TT=1),0);

T:=BACKSET(P,P+1);

VV:=IF(T=1,V,0);

量比:100*DYNAINFO(17)*(SUM(VV,TT)/TT)/(DYNAINFO(8)/FROMOPEN);

一位頂級交易天才的一封公開信:做強勢股,首先明確“量比”概念


利益與風險的輪轉,決定了股市運行的基本動力

這就說明利益和風險在驅動股市本身在發生輪轉,如板塊之間,一、二、三線股之間、大盤和小盤股之間、績優股和重組股之間,不同類型上市公司之間等等。很多投資人認為股市的輪炒是主力莊家刻意所為,但沒有意識到這是利益和風險驅動所至。一旦股市裡某一部分板塊的風險較小,主力資金必向之傾斜,這不是人力所能決定的,也不是機構莊家刻意的。這是資本追逐利益迴避風險的必然結果!比如2012年漲幅排名前三的行業板塊在去年都是下跌的,這是主力資金在輸入利益迴避風險;而2012年漲幅排名末八位的行業在去年都是上漲的。其中,2012年表現最差的三個行業(通信、電力設備、計算機)在去年的漲幅都超過了30%。這是主力資金在趨利避害,因為前年下跌一年,沒有漲,風險已經降至最低點,低價就是利益的源泉,所以主力資金進駐,去年即2013年漲是主力在拉昇,因為高低價差才是利益所在。價格拉高意味著高風險,但對於主力資金來說並非只有高風險,更高的是其中的利益,因為主力資金是在低價進駐的,即使是以拉高後的價格的百分之五十賣出依然有可觀利益,所以這時主力資金會輸入利益迴避風險,在股價上表現為到頂回落,快到頂時散戶資金就輸入風險讓出利益,幫主力資金接盤,幾時接完盤,股價就幾時見頂。於是主力資金安全岀逃,股價跌跌不休,陰跌一兩年回到起點,那是散戶耐心耗盡相續割肉造成的,其中又有主力資金從中推波助瀾為能更低價進駐而打壓股價造成的,當股價壓得夠低風險降至最低點,散戶資金的出逃造成主力資金得以進駐,股東大權易主了,主力資金又拿到了該股控制權。又開始新一輪的輪迴。主力與散戶之間,都會在時間上完成輪轉。這也是股市漲後必跌、跌後必漲的根本動向,它不以人的主觀願望為轉移,決定股市必然循環往復地向前運行。這是股市的必然規律。所以當股市裡股民參股不以投資分紅為主要目的,而是以投機為目的時,這股市就變成散戶與主力資金的角力博弈了,大家都瞭解中國上市公司都是血腥的融資巨鱷,但是在分紅和回報上卻是吝嗇的鐵公雞,中國的A股市場,幾乎在全世界融資比率之高排正數第一,而分紅回報率倒數第一。那就註定A股市場是以投機為主的股市!即然是投機市場,那麼散戶只能在與主力資金的角力博弈中得到利益,而主力資金就靠以吃散戶為生了。截止2009年06月05日,滬深兩市共有A股賬戶12,711.72萬戶,B股賬戶242.47萬戶;有效賬戶10,909.70萬戶。以百分之九十五為50萬以內的散戶計,大概有一億戶散戶,截止2009年9月30日 A股流通市值由5月30日的9.956萬億元增至11.702萬億元,截止 2011年底,滬深兩市的A股賬戶已經超過了1.6億戶,但從A股賬戶市值分佈表來看,100萬以上的賬戶僅60萬戶左右,還不到總賬戶數的1%,截至2011年最後一個交易日(12月30日),滬深股市流通市值新報16.4921萬億元,據統計,早在2007年4月末散戶資金就佔總市場資金7成左右,個人資金與機構資金的比例已經達到了2比1。2007年至2011年,深市個人投資者交易金額佔比較高,超過了八成。散戶資金一直以來佔大頭,難怪能養這麼多大戶。散戶雖然眾多,總體資金雄厚佔優勢,但是一盤散沙各自為戰,各有各的操作方向,不能將資金凝聚起來,形成眾志成城的局面,因而散戶無法控制股價,在股市中只能處於絕對的弱勢狀態,聽命於主力資金的擺佈,任人宰割,毫無還手之力,成為每年讓主力資金割的韭菜。深圳一家券商研究所對該券商旗下數十萬個人投資者的歷史數據進行的研究表明,60%的個人投資者開戶之後,在3年內成“植物人”;90%的個人投資者在開戶後的5年內成“植物人”。負責這項研究的人士稱,在A股市場上,99%的個人投資者都是散戶,因此得出的上述數據基本能說明A股市場成立以來散戶的生存狀態。“基礎數據顯示,成為 植物人 的散戶要麼被深度套牢,資金所剩無幾,乾脆不管不問。要麼傷心地永遠地離開了股市。”他說,但這並不是最悲哀的事情,最悲哀的事情是每隔幾年的一個小反彈、一個小牛市,就會有新一代散戶進入這個市場。對於這一現象,不少業內人士感嘆,散戶就像韭菜,總也割不完。中登公司的公開數據顯示,我國A股個人投資者年度新開戶數在2000年達到1300多萬戶。隨後逐年下降,2005年降至約85萬戶的冰點,2006年回升至308萬戶左右。而在2007年牛市中,個人投資者新開賬戶暴增至3700多萬戶,這比2002年~2006年這5年新增的賬戶數還多3倍。然而,次年A股開始進入熊市。截止 2011年底,滬深兩市的A股賬戶已經超過了1.6億戶,真是可嘆!中信證券相關業務負責人則稱,“散戶每年換手率普遍為6~8倍,個別的高達幾十倍,頻繁換股產生了大量的佣金,而且還形成了頻繁追漲殺跌的不良投資習慣”。

我們再把時間轉到2007年4月末,某網站調查顯示,股指站上4000點後,有近60%的人表示自己會滿倉,而且超過50%的人認為大盤還會繼續上攻5000點。在網絡上,新一代散戶喜歡稱呼自己為“韭菜”——雖然一茬又一茬被割,但一直前赴後繼、生生不息。這正是新一代股民的特徵,沒有經歷過熊市,永遠對預期充滿了樂觀,並且捨得投下“血本”。和散戶的狂熱不同,以基金為代表的機構卻在忙著減倉。記者採訪中瞭解到,很多基金經理手上的股票型基金倉位最高可到95%,但是目前卻控制在80%到85%左右。一位基金經理告訴記者,“儘管現在散戶成了“絕對中堅”,但他們不會參與“群眾運動”追逐短期的熱點,而且在當下這個點位,基金要做的是把規避風險放在第一位。”這些新開戶的散戶股民,有幾個會看k線圖?都不知股票為何物就滿倉操作,永遠對預期充滿了樂觀,而與他們角力的對手是千挑萬選出來的有十幾年操盤經驗的金融學博士操盤手專業團隊,可操作億萬資金,就像英國情報員精英007們操縱著最先進的飛機大炮,對付手無寸鐵拿著石器時代武器的野人們一樣,散戶就像無知的野人們,死掉一批又衝上來一批,只為爭飛機大炮後的誘餌,前赴後繼 。而007們每天都收集到如山的屍體肉食,只需用幾十具屍體當誘餌,又能吸引成千上萬的野人來搶奪。力量對比多麼懸殊,結局只能一邊倒,這就是中國股市的真相!如果你沒有拿到駕照,為你與他人的生命安全,法律是禁止你開車上路的。但作為養活生命的資金,投入到力量對比懸殊,結局只能一邊倒的股市中來,卻沒有人提醒你,沒有法規要求你要培訓考證才能入市,只有一句:‘股市有風險,入市須謹慎!’當然希望你是以多餘的資金來投資股市,這樣即使虧損,也影響不到生活困難。可惜很多人是借錢來投入股市,很多人下崗後找不到工作把僅有的多年積蓄全投入股市想作一個專業股民,可惜,都倒在炮火之下了,多麼悽慘!散戶是鬥不過主力的,只有兩種方式可以偷吃到主力吃剩的一點血肉,這一會再講。還有第三種方式,就是“螞蟻合體變大象”變成主力資金來分享股市血肉,也就是去買基金,加入機構中去。當然很多基金贏利不盡人意,那是基金只管賺不管虧造成的,反正虧的不是自己錢,管理者當然沒象操作自己資金那麼盡力,而工資照拿。在發達國家象美國市場散戶佔的比例很低,機構佔到70%,散戶30%左右,美國股民都願當基民,不願孤兵作戰。但在中國市場中90%是散戶,10%是機構在起作用。所以,這樣一個市場相對來說並不是成熟的,只能引發投機市場,以至用到t+1,百分之十的限幅,單方向操作只能買漲都無法限制投機操作。A股想要儘快成熟,只有限制業餘散戶入市,讓業餘散戶只能通過購買基金來參與股市,專業散戶要嚴格培訓教證,模擬操作贏利才能過關入市,這樣股市才會成熟,結構會形成西方發達國家的機構為主的成熟市場,這樣股市是養雞下蛋式的,機構和成熟股民只重質量成長股,高績股得到更多融資機會,不斷擴大成長,而給股民分紅也更多,形成價值投資市場,而低績股為市場所棄,終至退市淘汰,這種優勝劣汰的股市是健康的,是符合資本市場規律的,虛擬金融市場真正為主體市場融資服務,所以股市就會越漲越高,經濟越強,漲幅越高。真正成為經濟晴雨表功能。而中國A股呢?是殺雞取蛋式的,股民不成熟,亂七八糟搞,大家開始都買績優股,20倍以上市盈率還買,,影響實體市場融資,政/府部門就減息,希望存款跑到股市中去,這種方法對國外有用,對中國沒用。放在銀行還有本錢,放股市本都虧沒了,誰會放?多次減息沒有任何效果反而更跌,政/府部門只能發話了:股市應該漲了!於是主力看到政府的決心,紛紛響應大勢投入資金吸籌,股指回升,政/府傳媒部門響應政府號召紛紛唱多股市,股市確實漲了,專等新散們進來接套呢。

看到廣大新增開戶散民,政/府樂見其成,這說明政策有效了!股指大漲,企業趁機擴容圈錢。由於新股民一樣不成熟,紛紛中主力的圈套,主力樂得推波助瀾,把股價推上天價,市盈率超高,政/府部門一看不行了,泡沫太大,對實體經濟有衝擊危險,急忙喊:停!結果主力們馬上撤退,這回賺了好幾倍,比以往都多。把廣大散戶諒在高高山頂上,股價只能自由落體運動。慢慢跌吧,最多一兩年散戶們都會放棄而割肉,然後又落入主力手中。自從股指從2007年10月的6124點的最高點後跌落,殺傷太重,散戶從此大傷元氣,2008年開始國際經濟轉弱使出口導向形的國內經濟轉弱,加上物價上漲,生活成本上漲,房地產上漲過快,社會資金幾乎沒有剩餘來投入只跌不漲的股市,當政/府四萬億救市出臺,實行寬鬆的貨幣政策,主力資金又看到了發大財的機會,把股指從1664推到3478點,當然是又倒下大批新進散戶。從此中國外部環境更加惡劣,內部經濟也難有更好起色,人民收入難以提高,更難以跟上物價增長,所以股指只能越來越低。第九次牛市2010.7-2010.11 2319-3186點之後再也上不了3000以上,只能越來越低。看到主板起不來,主力只能轉投創業板,因為創業板盤子小,不用多大資金量進來也能玩得轉,就是現有部分老股民和一些新股民就能接套,所以創業板,中小板塊走得高,這兩年來主板無力時主力也能從創業板發點小財。2013年改革預期又把主板努力上推,面對現實,不敢指望太高,只希望走出個2000-2500的來回反覆震盪箱體行情,所以又從高風險的創業板撤出玩有改革紅利的自貿行情,一舉把股指推到2300附近,適逢ipo重啟,只好出貨回調賺小錢,把股指壓到2000附近,又準備拉昇,而此時創業板經回調又開始最後的瘋狂,一舉出貨完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