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幼儿园到小学,4大技巧让家长帮助孩子做好幼小衔接!

文章来源:小偶像选拔赛(ID:MINI-idol)

你的孩子即将成为一名小学生了,在激动和欣喜之余,你大概也有点茫然和焦虑吧!怎样让孩子尽快适应小学的生活?那就必须对小学生活有一点了解,做好幼小衔接的工作。那么幼升小有哪些需要注意的呢?

01 不同以往的学习生活

对孩子来说,从幼儿园升入小学读书的跨度是非常大的,它与小学升初中、初中升高中、高中升大学相比,是极为关键的,也是无法比拟的。因为幼儿园和小学的学习生活和学校管理是不一样的。

1、家长接送

孩子上幼儿园的时候,可以由家长带到班级里,家长可以看到孩子走到座位上,家长还可以与孩子或者老师说几句话。在上幼儿园阶段是不需要背书包的。而到了读小学时,家长送孩子上学只能送到学校的门口,让孩子背着书包自己进教室,是不允许送孩子进入学校的,小学更加要求孩子具有独立性和自主性。

2、上课形式

在幼儿园上课的时候,课桌是拼在一起的,六个小朋友一个小组,孩子们是可以自由发言的,常常是一起学习一起游戏,孩子之间交流和接触是很多的,而且对孩子的坐姿没有严格的要求。而在小学的时候,孩子是两人一桌,大家都面向黑板,面向老师,要发言必须要先举手,大家在一起共同学习和交流。

幼儿园的学习是以游戏为主要活动,孩子以玩为主,没有考核,没有计分。到了小学,小学活动是以授课为主,学的科目多而全面,逐步减少了学习活动中的游戏成分,注意了知识的整体性、科学性和全面性。在学习的时候,学生还要自己组织自己的活动,有大型的亲子活动和大型的活动等等。

从幼儿园到小学,4大技巧让家长帮助孩子做好幼小衔接!

3、吃饭、午睡和上厕所

幼儿园午餐的时候,保育老师把饭、汤盛的好好的,送给每一个幼儿,小朋友只需坐等着就可以吃到饭菜了,而到了小学一年级,孩子们需要自己动手去拿饭拿菜,做到不打翻饭菜,自己独立的吃饭,吃完以后,要把碗筷送到指定的地方。

在幼儿园,孩子午餐后,要在老师的带领下,活动十分钟,然后集体睡个美美的午觉。而小学生则不睡午觉。家长要在暑假里逐步的减少孩子的午睡的时间,以适应小学的学习生活。

在幼儿园老师常常提醒小朋友上厕所,小朋友就会顺利地大便和小便。到了小学,孩子下课时都是自由自主地去上厕所,不需要老师的提醒。

02 在学习方面的准备

一年级的孩子要学习语文、数学、英语等科目,家长要注重孩子的学习习惯的培养。9月份是孩子学习的准备期,也是孩子完全的心理的转换期。家长和老师要通过带领孩子参观校园、介绍学校和实践活动,让孩子了解学校,并激发孩子对学校的自豪感。

家长除了培养孩子对学习的兴趣,更重要的是要培养孩子的学习习惯,也就是培养孩子的听说读写的能力,还要培养孩子大胆发言的习惯,因为小学的语文、数学、英语上课,都要以说为主。在家里家长要让孩子学会倾听,等别人说完话以后再说。要教育孩子认真安静地听老师的说话,做到认真倾听,大胆表达,正确书写。

孩子的发展是多种多样的,有的孩子胆子小,在课堂上不敢说话。这样孩子的家长一定要注意训练孩子说话。要利用一切时间,如在放学的路上、周日的时间训练孩子的说话的能力。

从幼儿园到小学,4大技巧让家长帮助孩子做好幼小衔接!

孩子放学以后,家长要把学习材料准备好,注意培养孩子对学习的专注力。专注度对小学生的学习是很重要的,如果孩子对学习感兴趣,那么专注度就会很强,小学一节课35分钟,孩子至始至终,有专注度,成绩就会优秀。有的孩子,注意力只有五分钟,有30分钟的时间都浪费掉了,成绩也好不到哪里去。

还有的孩子读书的时候,会漏字加字,家长应该训练孩子做到一字不减、一字不加。一年级基本上是口头的作业,也有些手写的作业。有点孩子发现自己写的不好,就用橡皮擦,反复擦好几次,这浪费了好多的时间。家长要训练孩子要看好格子,想好要写的字的位置,尽量不用橡皮,要慢慢写。

现在学校提出“零起点”的教学,家长要知道:学校的“零起点”,不是孩子的“没准备”。在上小学之前,家长们都喜欢为孩子挑几个培训班上上,比如说汉语拼音啊、数学呀、英语呀、还有幼小衔接呀等等。家长可以根据孩子的实际情况为孩子挑选两个上上。老师为班上的家长建有微信群、QQ群,孩子上课表现、发言表现、作业情况都有反馈。小学生如果能够完成作业就可以了,不必到外边去学的。

但孩子也是有差异性的,有的孩子有惰性,比如小学的牛津英语蛮难的,孩子在学英语的时候,孩子不会读英语,家长不要在他面前说:“我也不会呀!”家长应该对孩子说:“我和你一起学,看谁先学会,我们一起比赛。”要让孩子慢慢的培养对学习英语的兴趣,让他感觉到学习不是一件痛苦的折磨人的事情。

从幼儿园到小学,4大技巧让家长帮助孩子做好幼小衔接!

03 学校的评价

现在,学校的评价不是百分制了,它有几个等级:优秀、良好、合格和须努力。而语文又是分项的:基础、阅读、作文都有评价的。英语也是三个方面:口语、听力、说话。数学是思维训练和做题两个方面。

家长必须密切关注孩子的兴趣和习惯的培养,因为孩子到了三年级,是孩子学习的转折点,这时候还可以继续培养学习的习惯。但是,孩子到了五年级,这是孩子发育的叛逆期,如果孩子有了不良的学习习惯,家长再想转向扭转也转不过来了。所以家长平时要日常注意观察,帮助孩子建立良好的学习习惯,培养孩子对学习的兴趣。

04 做好孩子认知上的衔接

1、让宝宝真心喜欢上学

家长经常带孩子去看小学,看学校校园大门、操场、树木,让孩子产生喜欢的感觉:到这个学校来上学真开心。家长千万不要对孩子说:“你太调皮了,马上读小学了,就要收骨头了,小学老师狠呐,有很多的作业啊!”孩子听了这话就对小学有畏惧之感,不愿上学,害怕上学了。

2、宝宝要独自睡眠

据研究表明,一年级的孩子与父母分房睡觉是最好的时机。有的家长成功地在五周之内让孩子自己独立睡眠:开始是父母先睡地板,宝宝睡床;两周以后,父亲先回到其它房间,妈妈睡地板,宝宝睡床;第三周,宝宝睡床,妈妈下半夜悄悄离开;第四周,宝宝睡床,妈妈上半夜悄悄离开。第五周,妈妈与宝宝成功分床睡眠。

3、在家里模拟课堂

在家里,让宝宝做小老师:上课了,“老师”请“爷爷同学”发言,请“奶奶同学”发言。“小学生”应该坐在凳子上,让孩子感觉小学课堂应该有的认知。

从幼儿园到小学,4大技巧让家长帮助孩子做好幼小衔接!

4、同伴相处的衔接

父母要对孩子提出要求:在一周之内,孩子要告诉爸爸妈妈,你认识了哪些同学,说说他们的名字和特点。这是一个学习任务,促使孩子交到很多的朋友,不管这同学的家庭是富有的还是贫穷的,也不管这同学的父母是当官的还是为民的,都要与他们相处和谐。

班上有少数孩子,人际情感发展有障碍,感知发育落后,要么过度,要么不足。在班上表现为他会主动地推你一下,搡她一下,这样地孩子是被大家排斥的。家长知道孩子的表现以后,在思想上要高度重视,及时地请专业老师改善一下大脑皮层的发育。如果家长对此不予以关注,越到后来越是致命,后果不堪设想。

5、家长要管理好孩子的作业

孩子放学以后,有没有家长的管理,差别很大。有的小学一年级孩子这时候会出现严重的问题,做作业要做到晚上10点半,其实是家庭作业管理出了问题。那么怎么管理孩子做作业?

有的家长是“老虎”管“小白兔”, 比如跟孩子说:“几点钟啦,快点啊!”语气中有厌恶的情绪,这孩子的学习效率就太差了。家长要试着做“小灰兔”,跟“小白兔”做游戏,家长这样说:“我”小灰兔“陪”小白兔“了,今天你有几块草要吃呀?”孩子说:“五块。”家长说:“好的,我们一起消灭它。”宝宝他就会兴趣盎然的去写作业了。

从幼儿园到小学,4大技巧让家长帮助孩子做好幼小衔接!

小学生因为小手指的力量很小,手眼发育还不协调,做作业时常常要休息一下,这是正常的。还有的时候,宝宝不会作业,他就会停下来的,家长说:“你怎么停下来了,动脑筋去想啊!”家长正确的做法应该是帮助孩子,让他学会做,而不要坐在旁边玩手机或者看手机。

6、父母要控制好自己的情绪

基础教育中所遇到的最大问题不是教学硬件,也不是教师,实际上是父母亲的焦虑。这是一个普遍的问题。父母整天讲孩子的问题,看到越来越多的信息,自己又无专业知识的分辨,此时家长就会产生焦虑的情绪。不要以为小孩子不懂,俗话说:孩子看妈妈是用肚脐眼看的。妈妈焦虑的情绪会导致孩子的成绩下降。妈妈与孩子说话的内容都是学习方面的,妈妈无端的心里紧张,孩子一直在抵抗,学习成绩就不会好;妈妈的的情绪好,孩子就会与你合作。

孩子刚刚读一年级,人生的万里长征刚刚起步,父母不要拉的很紧,否则就没有弹性,就没有动力了。父母想要孩子成绩优秀,一定要克服焦虑情绪,让孩子身心健康成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