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揽意大利童书奖,意大利“童书之父”最爱的一只小狗——宾巴

说起宝宝认知绘本,大家最先想到的形象无非是下面这样的,

包揽意大利童书奖,意大利“童书之父”最爱的一只小狗——宾巴

或者这样的,

包揽意大利童书奖,意大利“童书之父”最爱的一只小狗——宾巴

不仅没有审美,质量也是参差不齐、惨不忍睹。

不少家长会在后台提问,宝宝还这么小,有没有必要选择优质的认知书呢?都是认知,差距有这么大吗?现在我就很严肃的来回答一下这个问题,有必要,差距也很大。

认识书是宝宝教育里不可缺少的一环,家长哪怕不给孩子买绘本,也总会入手几个认知书让孩子翻翻看。市面上大部分认知书仅满足了认知需求,大量图片和单词堆砌看着特别专业,一些做得好的认知书也会在工艺上有更高的追求。

我之前也认为,认知书只要满足认知事物就可以了,如果工艺再好一点就更完美了,但直到看到这套《宾巴和朋友们》,我才知道认知书还能这么有趣。翻完整套书我个人和宝宝都特别喜欢,孩子每天都要拿出来看一看,开心一下。

包揽意大利童书奖,意大利“童书之父”最爱的一只小狗——宾巴

找到一套这么优秀的童书不容易,所以我这次也和出版商软磨硬泡,终于把团购谈了下来,让你们也能用实惠的价格拥有一套解决孩子实际问题的绘本。

包揽意大利童书奖,意大利“童书之父”最爱的一只小狗——宾巴

这套书的作家弗朗西斯科·图利奥-阿尔坦被誉为是“意大利童书之父”,“宾巴系列”是他最经典的童书系列。阿尔坦的爸爸是个人类学家,从小被熏陶着长大,大学学习了建筑专业。毕业以后,阿尔坦把自己的专业与绘画爱好结合起来,成为了一名布景设计师,同时还偶尔会在影视作品里担纲编剧。

1975年,阿尔坦回到意大利,开始正式创作“小狗宾巴”系列。当时阿尔坦的女儿正处于认知世界的阶段,每天都会和爸爸分享自己的小想法,阿尔坦受到女儿的启发,创作出了宾巴的形象。这只有着红色斑点的小狗,成为了阿尔坦的女儿以及其他孩子们儿时最好的玩伴。

包揽意大利童书奖,意大利“童书之父”最爱的一只小狗——宾巴

阿尔坦在创作宾巴的时候,非常仔细地观察女儿的一举一动,也因此,宾巴充满了孩子们特有的性格和思维方式。就是这样

一本纯粹从孩子视角出发,真正蹲下来为孩子而创作的童书,让阿尔坦一举成为了意大利童书界的“大满贯得主”,获奖包括:

安徒生奖(2005)

海湾动画特别奖(2004)

贾尼·罗大里奖(2004)

格林扎内奖儿童奖(2001)

儿童文学大奖(1999)

海湾动画普西尼拉多罗奖(1997)

因为太受欢迎,宾巴还被改编成了动画片,阿尔坦充分发挥了他在电视行业积攒的实力,投入到了动画片的制作当中。宾巴跟着孩子们一起成长,现在除了绘本动画片以外,还有改编的童谣歌曲CD在售,甚至还有专门的舞台表演。

包揽意大利童书奖,意大利“童书之父”最爱的一只小狗——宾巴

阿尔坦说:“童年是能实现一切可能的天堂。”而在“宾巴系列”里这句话得到了验证。“宾巴系列”的适读年龄跨越1-6岁,不仅有最最基础的认识功能,还能培养孩子们的情商、阅读习惯等等。

根据宝宝的认知需求讲故事

由于宾巴系列的年龄跨度大,阿尔坦也在认知上花了不少心思。孩子们在认知事物的时候最重要的就是要有场景联想,我们经常会用实物图或者实物来让宝贝们学习,但阿尔坦用了一个更有趣的方法。

《宾巴和朋友们》这套纸板书里,阿尔坦吧认知部分融入在故事里。每一页都由单页大图和小图素组成,每出现一个新物体,作者会将它们单独“拎”出来,画给孩子们看。非常细心的是本书小图素的设计都应对了对应物体颜色与特征的文字。

包揽意大利童书奖,意大利“童书之父”最爱的一只小狗——宾巴

《企鹅尼诺》里,企鹅妈妈从雪屋出来,焦急地等待着尼诺回家,“雪屋”趁势而入,溜进孩子的记忆里。为了配合雪屋的模样,设计特意选择了“同款”字体哦!

包揽意大利童书奖,意大利“童书之父”最爱的一只小狗——宾巴

如图“树林”两字配上深浅两色的绿,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就不一一列举了……

用这种方式,孩子们可以用颜色词语形状三个维度来认知,扩展了认知的宽度。

大一点的孩子,在品读故事的同时,我们还可以引导孩子们认识文字,将原本抽象的文字具体化,让孩子们对物体有一个精准的印象,有助于形成更清晰牢固的记忆。

训练宝宝的发散式思维

说起“宾巴系列”必提到的关键词之一就是“想象力”。虽然故事素材都取材于日常生活,但阿尔坦却把这些日常排出了天马行空的感觉。

在《小星星露露》里,星星因为有电才会亮,没有了电,地上的人就看不到它了;

包揽意大利童书奖,意大利“童书之父”最爱的一只小狗——宾巴

《小蘑菇托尼》里,托尼丢了自己的帽子被宾巴认成了小土豆,后来宾巴给托尼做了一顶新帽子,它又成为了一只好看的蘑菇。

包揽意大利童书奖,意大利“童书之父”最爱的一只小狗——宾巴

包揽意大利童书奖,意大利“童书之父”最爱的一只小狗——宾巴

宾巴的想象看似杂乱无章,实际上却有着很强的逻辑关系。《两个月亮》里天上的月亮太孤独了,没有人陪她一起玩,宾巴会怎么解决呢?

包揽意大利童书奖,意大利“童书之父”最爱的一只小狗——宾巴

她画了一个一模一样的假月亮来代替真月亮挂在天上,而真月亮和宾巴玩够了以后又被送回天上。月亮没有因为贪玩而一直留在地上,而宾巴的机智也解决了没有月亮的问题。

包揽意大利童书奖,意大利“童书之父”最爱的一只小狗——宾巴

孩子们看过书不仅能锻炼发散思维,还能学习解决问题的方法。如果孩子遇到问题就哭闹,我们可以说:“宾巴遇到这种问题会哭吗?她会找出解决办法对不对?那我们也来像她想一想好吗?”

接地气,说着童言童语的小可爱

“宾巴系列”之所以受到全世界孩子们的热捧,很大的原因在于

这些小动物和孩子们并没有什么不同。他们有着一样的活泼调皮,也有着一样的说话语气,甚至还会有一样的思维方式。

《小鸡哥伦布》的故事里,小鸡哥伦布走进叔叔家斯托的家里。“你好,哥伦布!想和橙汁吗?”“好呀,谢谢叔叔!我正好有点儿口渴呢!”哥伦布回答。

包揽意大利童书奖,意大利“童书之父”最爱的一只小狗——宾巴

在《瓢虫贝拉》里,花儿和小伙伴瓢虫打招呼。“做美梦了吗?”花儿问。“这……我也不确定。”贝拉回答。“快跟我说说,究竟发生了什么!”花儿很好奇。

包揽意大利童书奖,意大利“童书之父”最爱的一只小狗——宾巴

在《企鹅尼诺》里,尼诺被好看的蝴蝶吸引了注意力,使得自己的小船撞出了个大洞;

包揽意大利童书奖,意大利“童书之父”最爱的一只小狗——宾巴

这些语言和想法在我们看来简直幼稚至极,但真的就是孩子们会说会想的。看着这些有些好笑的、稀奇古怪的想法,有没有觉得就像看到自己的孩子?

有温度有情感的儿童认知书

《宾巴和朋友们》里每本书也会讲一个不同的道理,例如在《小鸡哥伦布》中,叔叔讲述着故事,在小鸡听的入迷的时候突然故事戛然而止,出现了叔叔打呼噜的声音,小鸡并没有疯狂的叫醒叔叔,而是等待叔叔自然醒来继续倾听,无形中给孩子传达了“尊重与等待”的道理。

包揽意大利童书奖,意大利“童书之父”最爱的一只小狗——宾巴

包揽意大利童书奖,意大利“童书之父”最爱的一只小狗——宾巴

另一个故事《小老鼠力诺》里,宾巴为了满足小老鼠的食欲,为他找来了奶酪,还将奶酪塑形成小老鼠心中的样子,事后,小老鼠准备走了,宾巴问它,你是不是忘了对我说什么?

是什么呢?谢谢你呀。为此,宾巴还教不会写字的小老鼠写下了歪歪扭扭的“谢谢你”三个大字呢。

包揽意大利童书奖,意大利“童书之父”最爱的一只小狗——宾巴

小蜗牛的壳摔碎了,很伤心,但是宾巴告诉他,笑一笑嘛,总会有办法的!在朋友伤心时学会鼓励对方,在遇见困难时也不要垂头丧气,笑一笑,明天一定有好事发生啦!

包揽意大利童书奖,意大利“童书之父”最爱的一只小狗——宾巴

阿尔坦让认知书变得更有温度,不仅承担了认知功能,同时又培养了孩子的情商。身为父亲,他深知想让女儿学习到什么内容,成为什么样的人。因此他把宾巴设计成小朋友的形象,通过宾巴来带女儿认知世界。读完书,我可以感受到这位爸爸的用心良苦,也更感动于他把父母与孩子的距离,通过宾巴拉得更近。

插图细腻,配色明快

“宾巴系列”的画风看上去特别简单幼稚,这样的画风虽然没有多惊艳却贴合孩子的审美。文中常见的就是鲜明纯粹的大色块,识别度非常高。每个形状都是封闭的线条,每种颜色都是完整的色块,不渐变,无晕染,构图简洁灵动,毫无繁复花哨,给人以无限安宁之感。

正像生命初期,只有充沛的本真,还没有出现各种杂念绮思。单纯的孩子看着单纯的画面,很容易就能接收到作者发出的信息。

包揽意大利童书奖,意大利“童书之父”最爱的一只小狗——宾巴

小企鹅用晶蓝色描出轮廓,天蓝,大红,明黄,搭配在一起,干净简洁极了。纯纯的色调更接近灵动自由、亦真亦幻的孩童世界。

包揽意大利童书奖,意大利“童书之父”最爱的一只小狗——宾巴

“宾巴系列”每一本书都是这样简单明亮的画风,书中图案的颜色很纯正鲜艳,很适合给做宝宝颜色认知的启蒙。

包揽意大利童书奖,意大利“童书之父”最爱的一只小狗——宾巴

宾巴之所以受到全世界孩子的喜爱,最主要的是她成为了孩子们的好朋友。这样一位“流量明星”自然也少不了粉丝“自制周边”。

包揽意大利童书奖,意大利“童书之父”最爱的一只小狗——宾巴

作者靠谱,作品靠谱,评论也靠谱,适读年龄囊括1-6岁的孩子,值得反复阅读,并且每次阅读都能发现不一样的乐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