邪不壓正:於無聲處聽P2P爆雷

邪不压正:于无声处听P2P爆雷

圖片來自網絡

魔都每所高校都有綽號。

上海電機學院,被戲稱為“蘆潮港家電維修站”。此前,最有名的校友是意外離世的藝人喬任梁。估計很快,就該換做是顧國平了,儘管他早已是資本大佬。

顧國平,生於1977年,18歲上大學時,學校還沒專升本,叫上海電機技術高等專科學校,他被分到工貿9512班,遇上了生命中最重要的兩個男人。

顧國平與同歲的顧建華住一個宿舍,比他倆小一歲的湯宇住隔壁,三人成為死黨,儘管性格各異。顧國平腦子活、主意多;顧建華是班幹部,社團積極分子;湯宇屬於宅男一類,沒事的時候總喜歡擺弄電腦。

1998年,三人畢業。顧國平進入上海振華港口機械有限公司做客戶關係管理,湯宇去了一家公司信息部擔任網絡工程師,顧建華在上海市南匯招商中心做公務員。

2001年,湯宇嗅到了通訊及網絡市場中的巨大商機,決然辭職,成立上海眾翔科技公司,賣起電腦配件。在他的鼓動下,顧國平也辭職了,加入眾翔科技。

湯宇自任技術總監,把總經理的位置讓給了顧國平,他覺得自己搞搞技術還行,但不適合做帶頭大哥。後來的事實證明,顧國平的膽量和手腕確實超出常人。

那一年,在帝都,劉強東在北大資源西樓租下三四間辦公室,他手下已經有了十七八個員工,繼續批發多媒體設備,比如壓縮卡、光盤、刻錄機等。在與萊德(全球第一大光盤廠)老闆的兒子打完價格戰後,他虧了一百多萬,覺得不轉型不行,遂由批發轉向零售。

員工看不懂劉強東要幹什麼。他就解釋說,往上游走,沒錢沒實力,那就往下走,把終端客戶攏住了,就不怕廠商不給貨,還可以賣別的。

得用戶者得天下,這是一條顛撲不破的真理。當然,用戶既可能被當做“上帝”,也可能被當做“韭菜”,運用之妙存乎一心。

劉強東畢竟已經摸爬滾打了三年,而顧國平想的還是怎麼活下去。眾翔科技早期業務主要是工程設計行業的系統集成項目和IT外包項目,顧建華利用自己在招商中心工作的便利,給老同學幫了不少忙。

2003年,電商興起後,為解決網購的信用問題,第三方支付誕生,打開了互聯網金融新世界的大門。

其中有一個神奇的變種——P2P,它是“提款機”,它也是“絞肉機”,無數人為之癲狂、跑路、入獄、家破、人亡。

2005年,劉強東最終下定決心關閉零售店面,京東轉型為一家專業的電商公司。

同年8月,顧建華放棄公務員的金飯碗,加入眾翔科技。一年後,他們代理了阿爾卡特朗訊的企業網業務,掙到第一桶金。

向來信命不由天的劉強東絕不會想到,有朝一日,他會和顧國平發生聯繫,因為一個廉價路由器,捲入P2P爆雷的鬧劇。

民間常將P2P等同於互聯網金融,實為謬誤,後者的外延更寬泛,然而P2P短時間內如海水般潮湧,席捲中國每個角落,動靜不可謂不大。加之監管不到位,魚龍混雜,不乏誠心服務商,更多則是投機無良者,影響不可謂不壞。

從來沒有一個行業像P2P這般分裂和醜陋。如今,經濟進入下行週期,監管驟然加緊,大潮退卻,裸泳之人集中顯形。其興也勃其亡也勃。

這段故事,始於顧國平的創業,結於京東消費者的維權,可以視為P2P、乃至中國互聯網金融前半程的縮影。

1

唐寧該出場了。

他是一個不折不扣的學霸,履歷閃耀的令人髮指,1994年從從天津耀華中學保送到北大數學系,大一就去新東方做兼職老師,是新東方第一個學生老師。那時新東方才剛剛創立,還在中關村二小的平房裡辦公。

新東方發展迅猛。給唐寧的啟示是,做事,一旦找準了方向,成功就不會太遙遠。

唐寧在北大讀完三年級,獲得一個機會,作為交換生,去美國南方大學繼續學習。他特別喜歡聽一位研究發展經濟學的女老師講課,她來自巴基斯坦,她講授的“格萊珉模式”令人印象深刻。

“格萊珉模式”是穆罕默德·尤努斯提出,他被稱為“窮人銀行家”,為孟加拉的貧困人群開創了無抵押小額信貸機制。

邪不压正:于无声处听P2P爆雷

穆罕默德·尤努斯,小額信貸開創人

唐寧希望親眼看看那些錢是如何被送到貧困婦女的手中,在1997年的暑期實踐中,他去了孟加拉,騎著二八自行車出現在田間地頭,出人意料的是,尤努斯花大力氣教會這些婦女喝乾淨的水、外出回來先洗手,方便需要去衛生間,等等。這些瑣事看似與小額信貸無關,實際上是潛移默化的推動,因為只有做更好地自己,才能更好地發展,從而講信用,還貸及時。

大學畢業後,唐寧進了華爾街投資銀行DLJ,與大多數華人做中後臺服務不同,他在前臺,從事金融、電信、媒體及高科技類企業上市、發債和併購業務。他學到很多,但感到厭倦,他喜歡參與早期價值釋放的場景。

兩年後,他回到中國,擔任亞信科技戰略投資和兼併收購總監。當時風險投資在中國還是新鮮事,也沒有天使投資人的概念。也許跟做過培訓機構老師有關,他先後投資了一批培訓學校,包括達內IT培訓機構、北京遊戲學院。

培訓學校的費用很高,動輒一兩萬,對於尚未畢業的學生而言是巨大的負擔,很多學生希望先借錢付學費,工作後再還。

唐寧於是去找銀行合作,但沒什麼結果。他想起了“格萊珉模式”,乾脆自己搞起了商業實踐,“機構(借款)到個人不行,那就個人到個人。我信任他們,我就用自己的錢去給這些學生貸款,P2P整個就是逼出來的創新。”

實際上,P2P(peer to peer,個人對個人)是英國公司Zopa在2005年首創,它提供互聯網小額貸款服務,利率、還款週期等由會員自主商定。

唐寧顯然借鑑了這種網貸模式,於2006年創辦宜信,成為中國第一個“吃螃蟹的人”。

邪不压正:于无声处听P2P爆雷

就在這一年,尤努斯獲得諾貝爾和平獎,他的理念廣為傳佈。他的中國信徒中,除了唐寧,又多了一個叫顧少豐的人。

顧少豐,畢業於上海交大,曾在微軟全球技術中心任技術主管,2006年創立了當時中國最大的播客聚合平臺——菠蘿網,但進展不順。受尤努斯啟發,他決定關閉菠蘿網,介入小額借貸項目,2007年在上海創辦了拍拍貸。

如果回溯歷史,會發現後來很多知名的互聯網金融公司都與拍拍貸有關,諸如周世平就是從拍拍貸論壇上負氣出走從而創辦了紅嶺創投,姚宏從從商業雜誌看到拍拍貸的文章後創辦微貸網,等等。只不過,起初只有最敏銳的少數人才會意識到這類去中介化的投資理財平臺。

幾乎與此同時,在安徽蚌埠,丁寧創立了第一家公司,賣五金器材。沒人能料到,以這個五金公司為起點,10年後,丁寧成了互聯網金融領域跺跺腳就地動山搖的角色,引爆了P2P第一聲驚雷。

1999年,17歲的丁寧從安徽工貿職業學院休學,進入母親在蚌埠丁崗村建的一家鎖廠,當技術員和銷售員。當淘寶和京東剛興起時,他就開通網購業務,為廠子每年多創收近百萬。23歲時,他離職創業,作為文科生的他,居然鼓搗出多項化工專利,還獲得了安徽省科技專項津貼。2008年,全球經濟危機爆發,丁寧的五金生意不大好做了,他開始琢磨轉型。

顧國平卻打算逆流而上,他、顧建華、湯宇將全部積蓄1億多元悉數拿出,並邀上初中同學王忠華,創立上海斐訊數據通信技術有限公司。

邪不压正:于无声处听P2P爆雷

顧國平最初的想法是把斐訊做成一個“小華為”。幾年前,他和湯宇到深圳,對華為做了一個多月的考察,很受觸動。

華為的典型打法就是依靠技術創新來做大規模,每年研發投入佔營收比例高達14.2%,遠超業界水平。

顧國平親抓產品研發,2010年,斐訊建立上海第一研發中心,每年把銷售收入的8%—10%投入研發,公司5000名員工中,研發人員佔55%。

技術投入不能立竿見影,還像是一個無底洞,風險極高,能堅持到底的企業家真是鳳毛麟角。

就連信誓旦旦的柳傳志,高舉產業報國大旗,還是創業未半而中道調向,“技工貿”輸給了“貿工技”。

顧國平有了動搖,也就不足為奇,“(研發)這筆錢投下去,甚至要背上幾輩子的債。”

為了迅速做大規模,斐訊在2011年左右涉及手機業務,以OEM為主,幾乎沒有自己的品牌。

儘管支付寶已是網購必備工具,宜信和拍拍貸也問世了,且做的還不賴,但是互聯網金融的風口尚未到來。在中關村的咖啡館裡,投資人和創業者還在暢聊O2O。

2

當丁寧在尋思怎麼把五金公司盤活時,安徽蚌埠來了一個女人,幾年後,她有一個響亮的頭銜——“互聯網金融第一美女總裁”,央視及各大主流衛視上,劈天蓋地都是她的臉。

邪不压正:于无声处听P2P爆雷

她叫張敏,2001年在法國佩皮尼昂大學獲得碩士學位,學的是旅遊及酒店管理。經朋友推薦,回國在三江學院當老師,這是一個位於南京的民辦大學。不到兩年,她就離職了,接下來的四年,行蹤成謎,再次顯身是2006年,在美國一家名為“China Agritech Inc"的公司擔任高管。

看似洋氣,這是一家生產肥料的公司,生產基地就在蚌埠。2011年,公司在美國遭遇集體訴訟而退市。不過,張敏搖身一變,又有了新身份——蚌埠嘉富投資管理有限公司總裁。

也許就是這時,能言善道且有海外背景的張敏引起了丁寧的關注,他正打算轉戰金融市場。

2013年6月,餘額寶橫空出世。上億用戶一夜之間被教育,互聯網金融的風口來了,開始大爆發,後來者把這一年稱為互聯網金融元年。

一時間,入局者如過江之鯽,地不分南北,人不分老幼。

葉大清帶領團隊在北京五道口的華清嘉園裡埋頭開發融360,做金融搜索平臺。融360的背後是去哪兒網創始人莊辰超。

那年底,肖文傑從騰訊離職,他看中了校園貸市場,幾個月後分期樂上線。

丁寧則看中了融資租賃,組建鈺誠集團,自任董事長,張敏出任北京分公司總經理。2014年7月,e租寶推出,張敏擔任總裁。

聯璧金融成立兩年後,也終於在2014年上線,憑藉與斐訊的合作,獲得較大規模的投資,對外聲稱註冊資本1億元。

中國居高不下的儲蓄頓時被釋放,資金收集如此簡單,除了專業或非專業的個人和機構都齊頭扎進外,大公司也忙不迭地參與,如京東金融。

劉強東正處在人生的高光時刻,他剛從納斯達克敲鐘歸來,京東終於搶在阿里巴巴之前上市,成了電商第一股,儘管還在持續虧損。

背靠京東,2014年,斐訊的手機出貨量達到1000萬臺左右。顧國平領導的斐訊走上了規模擴張的不歸路,在他看來,營收規模事關成敗,“規模、規模還是規模。”

既然做另一個“華為”太難,為什麼不挑一條更好走的路呢?顧國平與技術創新分道揚鑣,選擇借殼上市。

2014年3月,北生藥業連續停牌三個多月,籌劃重大資產重組,斐訊正是此次併購的核心標的。2014年7月,北生藥業公告稱,因在一些事項上未達成一致,重組終止。北生藥業同步開啟了另一次資本運作,顧國平同樣參與其中。最終通過資管計劃持股、關聯借貸、入主董事會等形式,顧國平進入北生藥業管理層。在定增完成前,實現了對上市公司的提前控制。2015年1月,北生藥業更名慧球科技。

成為資本玩家的顧國平沒想到,2015年8月,由於存在信息披露不規範等問題,公司的非公開發行申請最終未能通過證監會的審核。他轉而把視線瞄向了二級市場,又多次通過個人或資管計劃增持慧球科技,持股比例逐漸上升至8.79%。

2015年,是一個瘋狂的年份。

股市從狂升到暴跌。顧國平已經進退失據,宛如架在火上烤的猴子。

P2P已經成為互聯網金融中最重要的一塊版圖,資本從熄了火的O2O領域抽身,殺了進來,全國累計平臺數量超過3800家。

人人貸獲得一筆1.3億美元融資,打破行業記錄,刺激了整個創投圈的敏感神經,投資人開始四處尋找P2P項目。

邪不压正:于无声处听P2P爆雷

博傻年代,保守是人可恥的(圖來自網絡)

在聽完老鄉肖文傑的商業計劃後,羅敏轉身做了幾乎一模一樣的項目——趣分期,兩人在校園貸市場打得昏天黑地。

2015年12月,宜信旗下宜人貸在美國掛牌上市,成為中國金融科技第一股。

邪不压正:于无声处听P2P爆雷

死也要去美國敲鐘,鐘聲一響,黃金萬兩

不過,唐寧雖引領了風騷,但那一年的風頭是屬於“一元起投”,自稱收益率在9%—14.6%之間的e租寶。

張敏的形象無處不在。e租寶集中資金投放了央視《新聞聯播》、《經濟半小時》、《經濟信息聯播》,以及北京衛視、安徽衛視,乃至北京公交車身廣告。

泡沫的破滅來得如此之快。

2015年12月3日,e租寶被爆出40人被調查。12月9日,張敏在虹橋機場被抓。在看守所,她說“e租寶就是一個徹頭徹尾的龐氏騙局。”

警方出動兩臺挖掘機,歷時20餘個小時,e租寶200餘臺服務器與1200餘冊證據材料從6米深的地下被挖出。截止2015年12月,e租寶涉及人數90萬,涉及金額745.11億。

在鉅額的“非吸”資金中,除了一部分用於還本付息外,丁寧將相當一部分用於個人揮霍:他送給張敏5.5億現金、一枚1200萬的粉鑽戒指、一塊5000萬的綠色翡翠……

邪不压正:于无声处听P2P爆雷

3

中國經濟有一個規律,對新興行業,如互聯網金融,施行“先發展,後監管”,埋下諸種隱患。而本該少管的行業,卻過多伸手,如股市。

2016年初,證監會鼓搗出“熔斷”的招數,試圖救市,結果自元旦後,股指接連大幅下挫,股災繼續。

所有加槓桿者的噩夢開始了,自然包括顧國平。僅11個交易日,慧球科技跌幅就超過35%。顧國平成為A股市場上第一個被平倉的大股東。2016年1月19日,慧球科技一字跌停後,宣佈停牌重組。大約半年後,慧球科技公告稱,因斐訊身陷訴訟糾紛,顧國平持有的股權被凍結,決定終止重組。

慧球科技也因為“屢教不改”,多次信披違規,而被上交所ST,並轉入風險警示板繼續交易。

邪不压正:于无声处听P2P爆雷

爆倉,股權又被凍結,外界猜測顧國平的資金鍊斷了。但他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自己並不缺錢。

山人自有妙計。京東將成為他故事裡重要的一環。

“0元購”的斐訊路由器在很長一段時間內出現在京東的分類商品頁首頁。標價399元的路由器,購買後全部返現,用戶相當於免費獲取。只不過並非立即回款。這筆錢要在聯璧金融那裡“轉一道彎”:用戶購買斐訊路由器後可獲得一個投資碼,下載聯璧金融軟件,激活投資碼,399元分期返還。

邪不压正:于无声处听P2P爆雷

大強子的兄弟們把他給坑了,萬惡的KPI啊

P2P獲客成本已從早期的百元提高至數千元。聯璧金融的獲客成本僅僅是一臺真正價值50多元的路由器,十分划算,勢頭逼人,與唐小僧、錢寶網、雅堂金融,並稱為“四大高返平臺”。

錢寶網的業務十分複雜,既像P2P,又像微商傳銷,還有類似龐氏騙局的股權投資。錢寶網曾提供一款名為“QBII任務-雷神空天”的投資項目,年化利率高達43.6%。

唐小僧曾在微信群裡推送了一波高返利的廣告,收益率高達40-60%。

雅堂金融則是“三天兩頭來一次秒標”。所謂秒標,是P2P網貸平臺為了招攬人氣發放高收益、超短期限的借款標的,平臺通常虛構一筆借款,由投資者競標並打款,網站在滿標的之後很快連本帶息還款,這一行徑被稱為“秒標”。

聯璧金融給的收益率直接高出同類50%,而且涉嫌自融。這是聯璧金融的股權結構圖:

邪不压正:于无声处听P2P爆雷

圖片來自網絡

特別標註的幾位人物或公司,與斐訊關係密切。

值得一提的是,顧國平本人於2017年2月被證監會認定為證券市場禁入者。而斐訊因為有履行能力而拒不履行生效法律文書確定義務,也被上海市二中院列為失信被執行人,即為“老賴”。

邪不压正:于无声处听P2P爆雷

哥,真不差錢,怎麼就跟賈躍亭一樣成了“老賴”

據法院判決書,斐訊負債接近80億,同期公司利潤為20億,資金缺口相當大。

聯璧金融與斐訊關係如此密切,很難說不是通過P2P自融,以低於市場利率獲得大量資金,然後用於擴張。

“0元購”的促銷力度,使得斐訊路由器的市場佔有率一度躍居全國前三,在京東則穩居銷售量前兩名。但消費者只有一次免費返現機會,之後還想返現,就需先在聯璧金融購買500元以上的三月期理財產品。京東間接成為聯璧金融的流量入口。

好景不長。

e租寶的影響影響實在惡劣,政府要出手了,2016年10月13日,中央連發7文,全面整治互聯網金融行業。

近1000家網貸平臺跑路、倒閉,第一波“雷潮”持續了差不多一年。

2017年12月26日,錢寶網實際控股人張小雷向南京公安機關自首,拉響了P2P第二波“雷潮”的警報。

邪不压正:于无声处听P2P爆雷

舌燦蓮花的張小雷,把“韭菜們“迷得不要不要的

截至2017年年底,網貸平臺總數5382家,其中問題平臺家數3631家,佔比67%。簡直是嚇人。

只是這個信號被互聯網金融公司在2017年的上市潮所掩蓋了。這一年,信而富、眾安保險、趣店(原趣分期)、和信貸、拍拍貸、融360、樂信等,先後登陸紐交所、納斯達克或港交所。

那怕趣店上市兩個月內股價跌了近七成,還是喚不醒前赴後繼的“羊毛黨”們。

邪不压正:于无声处听P2P爆雷

故事還能講下去嗎?(圖片來自網絡)

所謂“羊毛黨”,指追求薄本甚至無本厚利的投機客,是龐氏平臺的核心用戶。

他們總想在平臺上撈一把就撤,平臺恰恰利用了這種心理,花樣翻新地推出各類高收益項目來套資金。

雙方博弈,如果平臺套取足夠多資金後跑路,或挪作他用,“羊毛黨”就悲催了;如果“羊毛黨”成功撈錢,或發生擠兌,平臺資金鍊崩斷,迅速倒閉。

所以,雪崩時,沒有一片雪花是無辜的。龐氏平臺可惡,“羊毛黨”也不值得同情。

4

當玩過火,場面失控,騙子自己都感到害怕時,騙局大抵就要揭盅了。

2018年1月23日,雅堂金融在成都總部召開新聞發佈會,決定主動退出P2P。他們的員工爆料稱,膽戰心驚,不敢繼續玩下去了。

但還有不怕死的。唐小僧繼續在央視、愛奇藝、分眾傳媒上猛砸廣告。

6月14日,中國銀保監會主席郭樹清在陸家嘴論壇中講:“收益率超過6%就要打問號,超過8%很危險,超過10%就要做好損失全部本金的準備。”

一天後,唐小僧發佈公告,系統升級,暫停運作。兩天後,上海總部辦公室被貼上封條。五天後,上海公安機關稱,唐小僧累計交易額超過750億元,涉嫌“非法吸收公眾存款罪”被立案調查。

邪不压正:于无声处听P2P爆雷

搞砸了,跑路,阿sir進場(圖片來自網絡)

覆巢之下豈有完卵。

6月20日晚,有投資者發現聯璧金融無法提現、官網打不開。23日下午,上海市公安機關發佈消息稱,已對聯璧金融一案立案偵查,15名犯罪嫌疑人已被依法採取刑事強制措施。

邪不压正:于无声处听P2P爆雷

騙子們流年不利呀

至此,四大高額返現平臺全部陣亡。

據網貸之家的統計數據,今年6月停業及問題平臺數量達到80家,其中問題平臺63家,停業平臺17家。7月,P2P“爆雷潮”延續,目前已超過40家,其中包括四家交易規模“百億級”的大平臺:錢爸爸(300億元)、牛板金(390億)、銀票網(140億元)、投融家(103億元)。

新華社發文稱:這些爆雷的平臺都有著一些共性——平臺自融、發放假標劣標、缺乏自主造血能力……一些平臺借“0元購”概念大搞網絡傳銷,長期將短期借款資金與長期投資資產錯配,甚至壘起“借新還舊”的龐氏騙局……在P2P行業的強監管時代下,上述問題平臺必然面臨淘汰出局的最終結果。

“0元購”顯有所指。據虎嗅網作者Cuba Libre,僅斐訊路由器K2這一款,至少賣出265萬臺,按每臺399元來算,至少給京東帶來10.5億的成交額。

需要注意的是,早在2017年,阿里系電商交易平臺如淘寶、閒魚就全面封殺了斐訊的“0元購”。而京東對斐訊系列產品的扶植,藉助“白條免息”、“京東自營”等背書,某種程度上助推了消費者對聯璧金融的信任。

聯璧金融爆雷後,眾多消費者聚集京東總部維權並要求退貨,京東緊急將斐訊系列產品下架,回應稱受騙者應當聯繫斐訊,顧國平則發了一條朋友圈,山水風景圖配一句話:“腦海裡突然冒出一句話:相信我就是了!”

邪不压正:于无声处听P2P爆雷

可他還值得信任嗎?他曾把華為作為目標,追求創新,但難拒營收的衝動,丟失初心,想抄資本市場的近路,然而人算不如天算,趕上股災,遭遇“翻車”,為堵資金窟窿,又與龐氏平臺說不清道不明。

小米上市前夕,劉強東發文,稱雷軍是個厚道人。雷軍一直說,厚道的人運氣不會太差。

頗有意思的是,上市三天後,小米市值超越京東,厚道的人果然有好運氣。但檢視包含P2P在內的互聯網金融在中國這十年的狂飆突進,又有幾個厚道人呢?

尤努斯把金融服務比喻為“經濟的氧氣”,終身踐行為窮人服務的本色。奉他為偶像的中國商人們卻做了迥然不同的選擇。

儘管“宜信是一家擁有4萬多名員工,1000億交易額的全球最大P2P平臺”,但P2P只是唐寧佈局中一個落子而已,他早已悄然拿下多張金融牌照,意欲組建金控集團。

拍拍貸在虧損多年後,一改初衷,終於靠現金貸翻身,顧少豐身價一度超過超100億。

而成千上萬沒能搭上IPO這趟車的P2P平臺,則爭先恐後地“薅羊毛”,少數見好就收者,漂白上岸;更多是人心不足蛇吞象者,當錢荒及強監管雙重來襲,只能前赴後繼的爆雷。

博爾赫斯說:“越是無所顧及,越能讓人相信這不是騙局;越是明目張膽,越不會露出馬腳。”

人有病天知否?“爆雷潮”後,僥倖苟存者必定轉行,也許華夏再無P2P,甚是詭異!

參考文獻

1.《風吹江南之互聯網金融》,陳宇

2.《顧為民印象》,卿海龍,上海電機學院百名校友訪談錄

3.《重返華爾街:唐寧和他的上牛人與“小矮人”》,南方人物週刊

4.《顧國平:“抄資本市場近路”遭遇“意外”》,新京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