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2P產品抓錢貓「爆雷」 退休女工一生積蓄沒了感覺到了地獄

“我連給孫女、孫子的零花錢都沒有,過年的時候才包個紅包。”伍湄難過道。

未來網(www.k618.cn 中央新聞網站)北京7月22日電 (見習記者 朱延生)“今年三月開始,拿著一輩子汗血錢,共計26.64萬元全部投資抓錢貓,想賺點利息,沒想到老闆捲款跑路……”7月21日下午13點,伍湄(化名)在QQ臨時話框內發送了這樣的一段文字。

P2P產品抓錢貓“爆雷” 退休女工一生積蓄沒了感覺到了地獄

2010年3月,伍湄退休,每月靠著養老金度日。 受訪者供圖。

伍湄曾是一家公司辦公室行政管理,沒有正式的合同,每個月會上繳100多元的養老金。2010年3月,伍湄以靈活就業人員的身份退休,每個月拿著養老金度日,除此之外無任何其他收入。

“剛開始每月養老金拿的是1100多元,每年升一點,現在每月能拿3400元了。”這些錢,伍湄會用1500元租房,1000多元當生活費,剩下的就存起來。

伍湄的丈夫早已離世,膝下一兒現已而立之年。兒子結婚後,前後生有一女一兒。兒子一家四口都和丈人、丈母孃一起住,“我這地方太小了,除了要幫忙照顧孫女、孫子才去兒子那裡。”

“我連給孫女、孫子的零花錢都沒有,過年的時候才包個紅包。”伍湄難過道。

P2P產品抓錢貓“爆雷” 退休女工一生積蓄沒了感覺到了地獄

目前,伍湄在抓錢貓平臺還有26.64萬元沒辦法取出來。 受訪者供圖

2018年的一天,伍湄瀏覽網絡資訊文章時,突然看到一篇關於抓錢貓的文章。對於從未接觸過P2P理財產品的伍湄來說,最開始想到的是質疑它的可靠性。

P2P產品抓錢貓“爆雷” 退休女工一生積蓄沒了感覺到了地獄

一篇《抓錢貓票據理財怎麼樣》的文章讓伍湄開始考慮購買理財產品。 受訪者供圖

“我之後上百度又搜了一下,看到了一篇《抓錢貓票據理財怎麼樣》的文章,發現它是引用第三方支付平臺,有江西銀行擔保、又是短期的票據理財、0違期……。伍湄仍舊不放心,給抓錢貓客服打了電話,詢問產品如何。客服人員告知伍湄說有“第三方擔保”,這才打消了伍湄的顧慮。

P2P產品抓錢貓“爆雷” 退休女工一生積蓄沒了感覺到了地獄

每一位抓錢貓用戶都要把資金打入江西銀行統一存管賬戶內。 受訪者供圖

據瞭解,每一個P2P的平臺都有存管賬戶,2017年5月,抓錢貓也曾通過江西銀行上線銀行資金存管系統。

當初客服和平臺都向伍湄介紹,這個賬號是江西銀行的賬號,每一位抓錢貓用戶都要把資金打入江西銀行統一存管賬戶內,等於是將她的錢都存在江西銀行,抓錢貓平臺不會接觸。也是因為這樣伍湄才最終相信了抓錢貓。

“一輩子省吃儉用只攢了一點點錢,買房不夠,高消費不敢”,伍湄想靠這點可憐的退休金維持體面生活。今年三月開始投資抓錢貓。

P2P產品抓錢貓“爆雷” 退休女工一生積蓄沒了感覺到了地獄

2018年3月13日,伍湄購拿出了2萬元的積蓄,買了人生中第一支P2P理財產品。 受訪者供圖

2018年3月13日,伍湄拿出了2萬元的積蓄,買了人生中第一支P2P理財產品。“當時購買的是短期20天,很快就回款了。”

嚐到了甜頭的伍湄,開始慢慢將自己的積蓄逐漸全部投入到抓錢貓平臺裡面。7月3日,伍湄狠下心,購買了一款171天,共30000元的“爆款”抓錢貓P2P理財產品。這是她最後一次購買抓錢貓P2P理財產品。至此,伍湄前後共往抓錢貓投入了26.64萬元。

正在期待像往常一樣可以按時回款的伍湄沒想到,到了7月17日該還款的日子,錢卻取不回來了。“17日突然發現賬目裡沒有理財產品了,我以為是網絡故障。中午發現理財產品全部都空了。”

伍湄慌了,開始給客服打電話。“打了一個下午,都打不通。然後在網絡留言,前面有300多人,等了一個多小時。”

這時,伍湄想到了手機裡還存著一位平常用電話回訪自己的抓錢貓客服小鄭。“第一次給她電話是在通話中,後來是不在服務區,最後就直接關機了。”

P2P產品抓錢貓“爆雷” 退休女工一生積蓄沒了感覺到了地獄

171天的爆款產品利率是13.88%,但電子合同上只有8.2%。 受訪者供圖

“利息高不高都不要緊,一定要確保我的安全,我就這一點養命錢,如果平臺有什麼事,一定要提前通知我。”伍湄回憶之前和小鄭的對話。“5月中旬,小鄭還曾勸我再投一筆錢。”

抓錢貓6月推出4週年慶活動。早上11點、下午3點和晚上8點,都有一個爆款理財產品活動。

“這完全就是詐騙”,伍湄認為,“171天的爆款產品利率是13.88%,但電子合同上只有8.2%。”懷疑平臺不可能賠本賺吆喝的她又打給小鄭打了電話。 “客服說是為了回饋客服,只是放很少的量。”自己於是就沒當回事。

伍湄以為錢存在銀行一定沒問題,最後為什麼會出問題呢?

北京市煒衡律師事務所律師何志偉告訴未來網記者,P2P平臺資金來往不是將錢打到自己的賬戶,往往是有一個第三方的支付平臺,如銀行,使用第三方支付,大家都以為是可信可靠的。但第三方支付平臺,通常不審核這些資金的來源和用途,只能說明支付平臺是安全的。普通大眾往往是被這一點往往誤導了。

“現在自己不敢和兒子他們說,也沒心思帶孫女、孫子了。”事發已經7天,伍湄一個人獨自默默承受著煎熬,“先忙完這段時間吧,再和兒子說,那時就和現在的心境不一樣了。”

7月17日,伍湄給杭州玉泉派出所打了1個小時電話,登記了一下姓名、投資的金額、投資時間、電話和第一筆存款的時間後,一直在等待消息。

伍湄說:“生活一下子下到了地獄似的,突然沒了著落,我現在不知道怎麼辦了。”

據中新網報道,有數據統計,僅6月19至6月26日一週時間,全國共計有42家網貸平臺出現問題。5家國資系平臺(五星財富、錢媽媽、小金袋、鹹魚理財、卓金金服)清盤並待提供兌付方案,一家疑似跑路(金大聖);唐小僧、聯璧金融兩家平臺警方介入調查;其餘多數民營系出現跑路或兌付困難。

這背後,有許許多多像伍湄這樣的已不知所措的普通投資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