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點:幣圈翹首以盼虛擬幣ETF拉起新牛市?本末倒置了啊!

最近幣圈正處熊市,所以大家也是閒的,各種撕X事件看的很過癮,也再次拉低了公眾對幣圈的印象。。。

到了熊市,市場參與者總是要找些寄望的,咱A股熊市的時候,大家不也找到根稻草就當梯子使嗎?最近看幣圈媒體,一個常常帶上聳動標題的事兒就是美國SEC將再次審議虛擬幣ETF,甚至有媒體聲稱,如果通過,將撬動萬億美元入市,引發虛擬幣大行情。

熱點:幣圈翹首以盼虛擬幣ETF拉起新牛市?本末倒置了啊!

而貝萊德設立工作組研究區塊鏈和數字幣的消息,也讓幣圈一陣興奮,什麼《美投資巨頭欲攜5.4萬億美元,進軍數字貨幣市場》的標題把我都嚇哭了。。。

而這兩天,幣價確實普漲,而且漲幅不小,種種分析理由中也有人把虛擬幣ETF的預期算上。

對這樣的言論,我只能說,本末倒置了吧?

事實上,虛擬幣ETF在其他市場已經問世,但是美國市場的監管部門SEC尚未批准美國機構發行,畢竟,無論是金融市場還是ETF市場,如今的絕對大佬還是美國,所以虛擬幣ETF能否在美國落地具有更強的指標意義。而ETF發行商試圖發行虛擬幣ETF,堪稱一場持久戰,畢竟,對於這個法律上在美國也常常有爭議的物種,要正式進入主流金融產品圈子,還是以這幾年火爆的ETF產品形態,SEC是要再三思量的。對於這個過程,我也一直在跟蹤報道,因為這確實是一個非常值得觀察的多方博弈的過程,而ETF作為一種降低投資門檻的工具,確實會拉動一些資金入市。

事實上,早在2013年,著名的文克萊沃斯兄弟便發起了比特幣ETF的申請。那個時候,比特幣還沒今天這麼火,更多人知道這兩兄弟還是因為從電影《社交網絡》上得知他們曾經跟扎克伯格結過樑子。

熱點:幣圈翹首以盼虛擬幣ETF拉起新牛市?本末倒置了啊!

顯然,這太超前了,那時候SEC的人對比特幣有多瞭解都難說,還放你入市?不過伴隨比特幣在2017年的火爆,各路資本聞風而動,但是諸如貝萊德、先鋒、道富這樣的ETF業界大佬當然還要端著不能過早涉足,但是一些中小發行商已經按捺不住,紛紛提交各自產品申請。

熱點:幣圈翹首以盼虛擬幣ETF拉起新牛市?本末倒置了啊!

在2017年底的時候,排隊等著SEC申請的虛擬幣ETF已經非常壯觀,而且你會發現產品類型很豐富,除了掛鉤比特幣價格做多的ETF之外,還有做空的產品,以及槓桿產品。但是,這些產品大都要麼已經被駁回,要麼更多處於等待批覆的狀態。

對此SEC的態度也是開放中帶著謹慎,在早期比特幣ETF申請被駁回或者掛著的理由就是,比特幣期貨產品還沒上,SEC擔心流動性和風險問題。想想也合理,你比特幣在N個交易所都可以交易,沒有價格基準,又缺乏對沖手段,讓監管部門怎麼放心。接著,比特幣期貨終於上市,SEC還是擔心,這個比特幣期貨流動性還有限啊,再等等,再等等。這一等就是比特幣價格的暴跌,以及全球各國的監管大潮,這下SEC更不敢輕舉妄動了,對於諸如價格操縱等汙點甚多的虛擬幣,這要是發只ETF,將來價格暴跌還追出些整個行業的道德問題,SEC臉放哪裡?那是要被拉去國會質詢的。

事實上,儘管直接掛鉤虛擬幣價格的ETF尚未問世,但是間接或者題材上涉足這個領域的產品嚐試可不少。比如曾經在OTC市場交易的比特幣基金GBTC,這就是一隻投資比特幣的實打實的比特幣基金,在我最早介紹這隻基金的時候,還是2018年6月初。

熱點:幣圈翹首以盼虛擬幣ETF拉起新牛市?本末倒置了啊!

我們可以看到,那時這隻基金持有比特幣資產的單位淨值(注意並非比特幣價格)為221.06美元,但是二級市場的價格已經到了511.75美元,溢價高達130%,足見當時比特幣的火爆和瘋狂。同時,這隻基金也說明,這類切入主流交易市場(其實OTC還並非真正主流的)的產品,確實會為普通投資者搭起進入虛擬幣市場的橋樑,在牛市情況下,拉動資金入場。

而有了GBTC之後,確實也有ETF將其作為投資工具,切入比特幣市場,其中的代表就是一隻科技股題材的ETF:ARKW。讓我們回到今年1月8日,比特幣還在漲,美股也還在向上的時刻,看看ARKW當時的一年期漲幅:

熱點:幣圈翹首以盼虛擬幣ETF拉起新牛市?本末倒置了啊!

可以看到1年漲了80%,當然,對於當時炒幣的投資者,肯定是看不上“這點兒收益”的,但是在美股背景下,這已經是明星ETF了,看看當時這隻ETF的倉位就知道背後的原因了:

熱點:幣圈翹首以盼虛擬幣ETF拉起新牛市?本末倒置了啊!

是的,當時其倉位佔比最大的就是GBTC,正是伴隨比特幣的暴漲,以及同期美國科技股的強勢,拉動這隻ETF創出佳績。但是,如今情況已經變了,由於一些法律和監管問題,GBTC的地位進一步下降,已經被扔到粉單市場,伴隨比特幣價格暴跌,在爭議中ARKW也清空了手上的比特幣基金。

由於直接上比特幣價格掛鉤的ETF難度太大,所以另一種方式就是蹭題材了,於是一些區塊鏈主題的ETF上馬,由於其投資的還是上市公司,所以SEC對此也設立太多障礙,只是產品名稱到陳述上都要求不要渲染比特幣這樣的東西。

熱點:幣圈翹首以盼虛擬幣ETF拉起新牛市?本末倒置了啊!

可以看到,這些ETF在名稱上連Blockchains都不許提,於是各種奇怪的替代表達出現了,最常用的就是NexGen這樣的表述。有趣的是,其中還專門有一隻BCNA是聚焦中國公司,中國在區塊鏈業界的地位也得到了肯定啊。但是,這樣的產品定位尷尬,而且在比特幣價格火爆的時候,美國上市公司也掀起了一股醜陋的上市公司借勢炒作的熱潮,其中長島冰茶公司改名區塊鏈股份的炒作更是將這一怪現象推升到頂點,也很快伴隨比特幣價格暴跌歇菜。而這類區塊鏈主題的ETF也陷入沉寂,規模最大的也不過接近1.7億美元,規模最小的就是這個BCNA,才220萬美元。

總結來看,區塊鏈題材在比特幣價格暴漲的時候,確實是市場關注的熱點。在那個時候,有不少對哪怕比特幣有疑問的投資者,也願意做些嘗試,比如給小倉位試試水。但是,你會發現人常常有個認知門檻,其實技術層面容易跨過去,但是就是不願意跨。比如很多朋友是不是也有這樣的感受,無論是當年炒股,還是如今炒幣,開個戶好像總是一個讓你感覺麻煩的門檻,十幾分鐘的事兒你就是覺得麻煩。但是,一旦有種投資方式,可以讓你直接用手上已有的渠道,馬上讓你跨越這種門檻,馬上參與,你就會很積極的嘗試,比如看起來無需讓你專門在基金公司開戶,直接可以在支付寶上買貨幣基金。ETF的價值正是在這裡,如果馬上可以用你手上的美股賬號去買掛鉤比特幣價格的基金,你當然容易手一抖就買幾股感受一下。

但是,請注意,我們不能本末倒置,ETF的作用是降低投資門檻,提升投資品種的流動性,它是一個市場的活躍因子,是催化劑,但是絕非發動機。在牛市的時候,在很多投資者都有意嘗試虛擬幣的時候,ETF的問世確實會讓更多資金入市。但是請注意,現在是什麼情況?熊市啊,你當場外資金傻啊,有了比特幣ETF,就迫不及待的來給幣圈投資者接盤?

事實上,SEC對虛擬幣的疑慮重重,體現的正是兩種金融體系(我們先把幣圈也算作一種金融體系)的衝突和溝通嘗試。現代金融體系是一個長期發展的,系統化和成熟的體系,也是一箇中心化體系,容易監管。而當無監管,社區也缺乏有效自律的區塊鏈經濟通過ETF接入,就會有很多問題。

比如,在股權市場,全球主流交易所就這麼幾家啊,特別基礎服務提供的主流機構也就這些。所以,你發個投資美國股票的ETF,從託管到交易、法務、發行都是可控的,基於美國市場規則就成了。但是區塊鏈呢?交易所那麼多,以哪個為主評估資產?還有一個問題是我的電子資產放哪裡,託管在專門的電子錢包上,還是交易所?新的問題又來了,安全問題怎麼保障,黑客竊取電子資產這真的是一個區塊鏈經濟相對傳統股權交易獨有的問題,電子資產被竊了算誰的?

當然,以上也是發展中的問題,並非不可解決,市場參與主體也在積極想辦法嘗試。比如,已經有ETF發行商的產品承諾了對電子資產的安全問題“保險”,失竊了不會對投資者造成損失,而為了打消SEC擔心個人投資者大量參與ETF,一旦發生問題引發中小投資者利益受損,甚至集體訴訟的問題,已有ETF產品設計上直接把股價的起點定在20萬美元一股,讓大戶先來,減少中小投資者的參與風險。

所以,虛擬幣的ETF,指數基金等主流金融品種的發行,是一個不斷調整和嘗試的過程,終有一天將實現,而且應該不會太遠。畢竟SEC對金融創新本身還是持一個開放的態度,前段時間也對包括Coinbase等機構進行了詳細的問詢,還是在積極推進。而恰恰在熊市下,投資者對電子資產有了更冷靜的態度,SEC反倒是在與發行商在基本的諸如價格參照、投資工具、安全問題達成共識後,更可能批准一兩家ETF先試試水。但是,不要指望ETF本身能改變市場,美國本身ETF這幾年的規模暴漲的背景也是本輪美股大牛市,但是當虛擬幣市場流動性和預期都並不樂觀的時候,虛擬幣ETF如果落地可能引發一波借勢渲染的小行情,但是指望虛擬幣ETF就能讓市場真的持續向上,甚至牛市歸來,只能是一種妄念。

當然,虛擬幣ETF的問世對於區塊鏈經濟意義還是很大的,儘管熊市下它對市場不可能產生過大的影響。但是,隨著這種嘗試和市場反饋,基於虛擬幣的ETF產品可能會豐富起來 ,比如可能有單幣的產品,也可能有指數化的產品,有做多的,也有做空的,槓桿的,甚至可能有Smart Beta型的和主動管理型的。而這些豐富的產品,在幣圈下一輪牛市(這個看信仰啊,我們先相信會有)的時候,將很可能成為資金加速進入市場,快速推動幣價的助推器(但是如果虛擬幣投資真的機構化,恐怕不見得有2017年這樣誇張的獲利空間),就如本輪牛市形成的資金流入ETF,ETF被動買入股票進一步推升股價的喜人景象。

所以,別急,先把事兒做好,讓更多人對幣圈重新產生信心,哪怕是投機的信心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