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胎女兒怎麼了

1990年代以來B超在中國開始廣泛使用,孕婦可以提前知道胎兒的性別,在重男輕女的驅動下,出現了大規模的選擇性墮女胎的現象,就算生出來也會普遍的遭到拋棄更是溺嬰一現象,狠心的讓人戰慄。

導致了中國出生嬰兒性別比例的失調,男多女少。全國各地的出生性別比例失調的程度,基本可反映這個地區重男輕女的程度。到現如今的一懷孕就去香港驗血,馬上就能知道性別,更快捷,更心狠

而他們的答案永遠都是:迫於無奈,沒生男孩子,只能送走,不然就會被強制結紮,這樣的理由卻想讓被自己當年親手拋棄的小孩得到理解。

二胎女兒怎麼了

可悲的是,現如今社會上仍存在著重男輕女思想。更可悲的是,這些被重男輕女思想殘害的人,變成了維護自己仇敵的兇手。她們因這一思想遭受了不公平的對待,遭受了冷笑和白眼,不去想要反抗抵制這一觀念,反而熱烈地擁護它,並積極地幫助它殘害更多的人。其愚昧程度遠勝過“被人賣了還幫人數錢”的人。我又彷彿看見了魯迅先生筆下的閏土,他受封建制度的壓迫,不再是以前那個聰慧活潑的少年,而成為了一個木訥、愚昧的行屍,然而仍心甘情願喚兒時玩伴“老爺”、告誡自己孩子等級之分。先生實為大家,他所批判的東西直到現在依然存在。

在城市,情況是否有所不同呢?事實上,大城市的很多家庭的確不像部分農村家庭一樣把“重男輕女”寫在臉上,而且因為日益水漲船高的房價等外部因素影響,生兒子給家庭帶來的壓力更大。但至少在心理認知與行為選擇上,還是不一樣的。比如,很多女孩不被期望建功立業、光耀門楣,卻被期望找個“好”女婿,她們從農村版的“招弟”變成了大城市的“招婿”;家長普遍認為養女孩更操心,男孩則相對省事;一胎是兒子的要二胎的少,是女兒的更傾向於再生一個。

二胎女兒怎麼了

下面把地圖貼出來,生活在顏色最深(出生性別比例失調最嚴重)地區的來說一說,為什麼你們那裡重男輕女這麼嚴重,是沒有兒子就一輩子抬不起頭來?女兒嫁出去就變成別人的,不能隨便回孃家?女兒出嫁時要倒貼很多財產?

第六次人口普查全國各地市0-9歲人口性別比例

二胎女兒怎麼了

紅色的區域,表示每100個女孩子對應125個以上的男孩子,男孩比女孩多25%以上,可以算重男輕女非常嚴重的地區了

這個是第五次人口普查的,跟第六次人口普查的那個圖基本上差不多

二胎女兒怎麼了

紅色最深的區域,是每100個女孩對應150個以上的男孩,意味著每3個女胎就有一個被打掉,實在是狠心啊

有一位媽媽這樣說:“有女兒是裡子暖和,有兒子是面子好看。”可怕的是,重男輕女的往往是女人自己。她們習慣了幼年時被忽視被輕視,莫名其妙的,在成長後把這種輕視轉嫁給下一代的女兒。

二胎女兒怎麼了

更可怕的是,據統計,我國留守兒童人數達164萬,其中至少一半是女孩。本就缺少父母的關愛,面對農村根深蒂固的重男輕女思想,被忽視的留守的女童成了弱勢群體中的弱勢群體。在整個中國,過去一年差不多平均每天都有一起性侵兒童事件被公開。相比之下,男孩兒們總是被“青睞”的,如果有機會跟父母一起去城市生活,被帶在身邊的往往也都是男孩們。“女孩讀那麼多書沒用”“女孩應該多幫家裡承擔家務”“女孩應該照顧弟弟妹妹”……看似陳舊得與時代脫節的思想,就像烙印一樣,正烙在留守女童的身上。

其實,重男輕女的思想在國人心中從未消失,只是在特定的時期,每對夫婦只讓要一個娃,人們無奈做出的被動選擇。你看羅爾的視頻:“我不賣房救女兒,是因為那套房是要留個兒子的。”女兒的生命和兒子的房子,毋庸置疑的抉擇竟然被扭曲倒置!你看江蘇南通事件的發展:全家人和鄰居都在為奶奶求情,而把親孫女活活踩死的兇手,竟然只判了十年!

“在甘肅鄉村,男女比例失調,一個女孩有七八個男生排隊相親,提出的條件也是幾近苛刻,男方要有房有車再加上二三十萬元的彩禮,往往要耗空積蓄再背上銀行貸款”。有人不服氣,痛斥這種社會現象是買賣婚姻。

買賣婚姻又如何?收彩禮是重男輕女的必然後果,是對重男輕女的懲罰。愚昧是要交愚昧稅的!

面對“歷史+現實”上的重男輕女,老天爺也看不慣了。當年是“男兒戶趾高氣揚,女兒戶垂頭喪氣”,現在呢?似乎,老天爺要來懲罰一下男兒戶而來補償一下女兒戶,所以這才有了一些地方的“天價彩禮”,這才有了“婆媳地位大逆轉,媳婦都得供著,婆婆得陪著小心”——可見,“女尊男卑”是對“重男輕女”的報復!家有男兒,累倒父母!“女尊男卑”打了誰的臉?不客氣地說,打了“男尊女卑”的臉,打了“重男輕女”的臉,“三

許多人一輩子都想不明白,我們活在世上,真正需要被繼承的,是風骨,是意志,是無邊浩淼的精神財富。而不是隻有一個姓氏,一堆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