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打车~从来就没有一种垄断,会是值得我们去赞美的

滴滴打车~从来就没有一种垄断,会是值得我们去赞美的

2014年,一场非常刺激的烧钱大战在互联网打车业开打,这让人们更清晰的看到了互联网“天使与恶魔”的两面性。

中国的互联网打车起步于2012年,程维在北京创办滴滴的同时,吕传伟在杭州创办了快的,这两个人曾经都是阿里巴巴的员工。在2013年,吕传伟拿到了阿里巴巴的投资,快的与支付宝打通,因为支付的便捷性,快的明显超出了竞争对手一个身位。

滴滴打车~从来就没有一种垄断,会是值得我们去赞美的

“最好的盟友,就是敌人的敌人”,程维很快找到了前老板的天敌。对于马化腾来说,程维的出现,让他突然看到了一种可能性。一次追击支付宝的机会,当时在中国的移动支付市场上支付宝占到了70%,而腾讯的财付通只占到3.3%。与阿里争夺移动支付的入口,是马化腾当下的第一号战略任务。

就在阿里入股快的的同一个月,腾讯火线注资滴滴1500万美元,9月,滴滴接入微信与手机QQ,也实现了移动支付。

到了2014年的1月份,滴滴再次拿到了腾讯领投的一亿美元投资。炮弹充足的程维想出了一个补贴的点子,乘客和司机使用滴滴,可以得到几块钱到十几块钱的补贴。这个想法立即得到了马化腾的支持,双方约定,补贴的成本,由滴滴和微信共同承担。

滴滴打车~从来就没有一种垄断,会是值得我们去赞美的

在补贴政策推出的第一个星期里,滴滴居然发出了一亿多元补贴,出行订单量暴涨50倍,原有的40台服务器根本撑不住了。程维连夜致电马化腾,腾讯调集一支精锐技术团队,一夜间准备了1000台服务器,并重写服务端架构,程序员连续加班工作七天七夜,“到最后,有的人隐形眼镜摘不下了,有的人直接昏迷倒地”。

不甘让滴滴一家独火的快的迅速跟进,一场刺刀见红的补贴大战一触即发。

程维日后回忆说,补贴让订单量激增,烧钱速度也越来越快,从早期一天几百万到几千万,再到3、4月高峰期时,一天能烧进去1个亿,“每天真是烧得胆战心惊。如果把一亿元现金堆在一个屋子里烧,恐怕也得烧一整天吧”。

这场补贴大战,诱发了民众的莫名狂欢。滴滴、快的发放补贴、红包共计近40亿元,超过700万个出租车司机成了滴滴或快的用户,中国出租车行业的格局陡然变天。

率先发动战事的滴滴打车成最大赢家,其用户数突破1亿。另外一个获益者是腾讯,它通过补贴以及这一年春节引爆的“微信红包”,腾讯极大地提高了自己在移动支付市场的份额,到2014年年底,他在支付市场的占比已大幅逼近支付宝。

这场空前的补贴大战,在中国商业史上颇有教科书式的意味。

它表明互联网一旦实现了用户与服务的直接连接,则任何曾经被公认为是理所当然的中心和中介都将被无情地解构,这样的趋势是无法阻拦的。

中国的出租车市场长期因为效率低下、服务质量饱受批评的僵化领域,可是,在滴滴、快的攻击下,旧有格局以难以想象的速度被击溃重构。

然而,互联网公司在提高效率的同时,却绝不是一个只为了带来公平的“纯洁天使”,相反,它在把旧世界摧毁的同时,更渴求建立新的垄断秩序。

滴滴打车~从来就没有一种垄断,会是值得我们去赞美的

滴滴、快的不但重构了出租车行业,更是在两强相杀中,令其他的打车软件无地立足,接下来的事实是,这两家公司也在资本力量的推动下,于2015年的情人节宣布合并。2016年滴滴又并购Uber中国,进一步巩固了自己的寡头地位。

很快,各个城市的市民都渐渐发现,在叫车变得方便的同时,乘坐成本却在悄无声息地上涨,而此时,你除了抱怨,已经别无选择。以“让出行变得更美好”为己任的共享经济平台,当它独占了市场之后,往日的斩龙少年,也就慢慢长出了龙鳞。

就如同革命常常会吞噬掉自己的孩子一样,互联网创新本身,充满了相生相克的悖论。但无论如何,从来就没有一种垄断,会是值得我们去赞美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