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顺县松烟镇:一张“搬迁”协议

黄河新闻网晋中频道讯七月的和顺松烟镇凤闯村被烈日炙烤着,阵阵蝉鸣声声入耳,已是正午时分,可包村干部们却还在为易地搬迁的事情而商议着,通往贫困户冯乱生家的这条路,驻村第一书记王红兵和包点的镇干部杜剖玄跑了已经不下五趟,一方面是翘首以盼的新居,一方面是自己的苦衷,冯乱生在签字与不签字之间徘徊着。

凤闯村作为此次的易地搬迁村庄之一,全村57户人家,共计136口人,贫困户达到了44户,像他这样的情况在村里还有4户,“按照规划,整村搬迁以后的村庄,有的要复垦,有的要退耕还林,所以未来的搬迁工作和拆迁工作可能要同步进行,这对住了一辈子的老人们来说确实难以割舍,所以我们的工作就是走村入巷挨家挨户进行一对一的搬迁动员,广泛宣传易地搬迁的好处,跟贫困户耐心介绍搬迁政策、房屋面积、产业配套、劳动就业等,只有让老百姓信任咱们,咱的工作才能做好。”凤闯村党支部书记卢培斌说。

据了解,经和顺县扶贫相关部门2017年摸底调查,此次实施整村易地扶贫搬迁对象是在未实施过移民搬迁的150口人以下41个村,28个行政村,13个自然村,涉及1841户4880人,其中贫困人口1364户3631人,同步搬迁477户1249人。在此项工作推进中,除动员贫困户“应搬尽搬”外,如何确保搬迁群众完成就业,实现“搬得出,稳得住”才是关键,这也是冯乱生所担忧的。

他紧锁着眉头:“我也是挺想搬的,现在国家这么好的政策,咱肯定也是积极响应了,现在就我一个人的户口在咱村能享受搬迁政策,可是还有和我在一起住了一辈子的老母亲和舅舅,25平米房子实在是不够住,再说去了城里,咱这一辈子就会种地,怎么生存下去?”

杜剖玄耐心地开导着冯乱生:“你这实际情况咱村干部已经向镇里和上级部门反映了,就是像你这种情况的肯定不是个例,现在还没有出台具体的解决方案,那么现在就是先解决签协议的事情,现在整村搬迁的政策对咱们贫困户来说真是一个好机会,拔穷根、挪穷窝,为后代也创造了一个走出去的机会,在咱村就只能种地放牛,出去了你担心的就业问题政府就都考虑到了。”

7月5日的松烟镇寄宿小学格外热闹,今天这里有一场易地搬迁劳动力转移就业松烟镇、青城镇专场招聘会,县人社局针对易地扶贫搬迁就业开展了三次专场,为了谋到一个心仪的工作,青城镇神堂峪的村民赶了50里路,不到八点就早早的来到了这里等候。

人社局现场招聘会协管员翟华彤为来往的群众拿着宣传资料和招聘表,通过引导求职信息登记、免费培训、就业政策咨询等方式,热情地为前来咨询的群众介绍岗位情况,二十余家企业提供了三千余个就业岗位,包括保洁员、业务员、电工、机床技术师、销售员等岗位,月薪为1000-5000元/月不等。神堂峪王海岗一边认真了解着各种岗位,一边和乡亲们拉起了家常:“可是咱这大半辈了,只会种地,没有其他一技之长,等咱村搬迁去了城里住上了新楼房,总得找一个糊口的工作呀。这个北控集团就比较合适,对年龄和学历的要求也不高,就在县城,还给上保险。”

“搬迁只是手段,脱贫才是目的。”县人社局局长石庆兵介绍说:“咱们人社局通过开展各种技能培训,如建筑、厨师、电焊等来提高劳动者的技能,转变他们过去由体力型输出变为技能型的输出来增加他们的收入。通过开展专场招聘活动,帮助有劳动能力和就业意愿的易地扶贫搬迁群众解决就业问题,同时也帮助用人单位解决用工问题。”

县扶贫局负责人表示,“针对搬迁人员的就业问题,政府都有预案,确保实现搬迁户每户1人以上稳定就业目标。在安置点附近流转了土地900余亩,建设1600个菌菇大棚,发展搬迁后续产业,实现户均1个菌菇大棚,已开工建设,预计今年户均增收2000元,实现当年搬迁当年收益。在建设安置就业中,建筑企业为有劳动能力的贫困户提供就业岗位,每承建100平米,需带动一个贫困户稳定增收。在后期的物业管理方面,所有管理人员必须是搬迁的劳动力,真正保障贫困户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

在尧村易地搬迁安置点,中兴建筑公司的项目经理杨旺生介绍说:“按照‘建档立卡贫困人口住房建设面积人均不得超过25平米’和‘建档立卡贫困户购房自筹资金不得超出1万元’政策红线,规划了“25平米、50平米、75平米、100平米、125平米”五种户型结构建设安置用房。两个集中安置项目总投资约2.9亿元,总建筑面积约15.9万㎡,占地约140亩,共57栋楼,可安置1722户,约5262口人,安置工程于2017年7月14日正式开工,于今年6月底已全部完成主体工程、8月底完成附属工程、9月底具备入住条件,10月份实现搬迁入住,基本可以达到简装房的标准,让贫困户可以拎包入住。在现阶段的建筑用工中,咱企业也是优先使用贫困户。”

冯乱生渐渐消除了心中的顾虑,和村干部们说:“你们给我讲的政策都是对的,我想通了,现在就能签字!”卢培斌点头说:“这就对了,整村搬迁是咱当下的大好政策,现在咱先签字,至于你的个性问题,我们都会向上级部门反映,也一定要相信政府会找出解决的途径,肯定不会让咱老百姓为难。”在村干部多双眼睛的注视下,冯乱生慎重的在协议书上签了自己的名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