摯愛這抹「綠」,守望那片「藍」

挚爱这抹“绿”,守望那片“蓝”

一個月前如果有人問我新疆是什麼顏色的,我會想到“胡天八月即飛雪”的白色,也會想到“平沙莽莽黃入天”的黃色。

挚爱这抹“绿”,守望那片“蓝”

一個月後,我的心中出現了兩種不一樣的顏色——一抹綠,一片藍。

邂逅這抹“綠”

來克孜勒蘇監獄快一個月了,也很快適應了這裡的工作生活節奏,明顯感覺到自己正在成長。但是,在這20多天的工作中,有一個疑惑一直困擾著我:在這片戈壁荒野、如此貧瘠的土地上,克監人是如何披荊斬棘、破土拓荒,僅用了兩年的時間就把這裡變成了一窪綠洲,使千百年來一成不變的舊貌換新顏。

挚爱这抹“绿”,守望那片“蓝”

直到我碰見了他們,我才開始懂了。

按照監區安排,這幾天我跟隨閆光輝副監區長出外工。閆光輝,一米八的大個子,皮膚黝黑,幹勁十足。剛開始出外工,我還比較興奮,不過一會兒就曬蔫了,我問他:“閆哥,出外工不累嗎?每天都看你這麼有精神頭。”他告訴我:“累啊,但是看到滿眼的綠色,就很有成就感。你看這幾天要給葫蘆瓜澆水,過幾天就要給小芹菜鬆土,計劃都排的滿滿的,多充實啊!”

挚爱这抹“绿”,守望那片“蓝”

昨天中午,在去食堂路上偶遇三監區許多軍監區長,碰見他翻地種小麥,打了聲招呼:“許監,吃飯去啊。”他說:“等會,忙完這一點。”下午上班時,看見他還在種小麥,問他:“許監,中午沒休息啊?”他說:“休息啥,今天太陽太毒了,得趕緊幹完,不然地就曬乾了,白澆了。”

挚爱这抹“绿”,守望那片“蓝”

一句句樸實的對話,一張張黝黑的臉龐,一塊塊曬傷的皮膚,是他們讓我看到了克監人對這片土地的熱愛,讓我感受到每個克監人的“綠洲夢”。他們勇敢地喊出了“建設綠色生態監獄”的鏗鏘口號,面對烈日的炙烤,他們沒有閃躲;面對突如其來的山洪,他們沒有退縮;面對肆虐的狂風,他們沒有低頭;面對沒日沒夜的工作,他們更沒有氣餒和抱怨。從初來時茫茫戈壁灘上孤零零的那棵小榆樹,到現在方圓五公里的鬱鬱蔥蔥;從剛搬入新監舍門前寸草不生的鹽鹼地,到現在果蔬豐盛的百果園,正是不怕困難、勇於擔當的克孜勒蘇監獄人將一個個夢想變為現實,正是他們用“誓將舊貌換新顏”的熱血和汗水把不毛之地澆灌為茵茵綠洲。那棵不知何時就紮根在這片戈壁灘上的榆樹一直在靜靜地守候著他們,注視著他們,激勵著著他們。

所以我喜歡這抹“綠”,綠得純粹、綠得倔強、綠得生機盎然。

挚爱这抹“绿”,守望那片“蓝”

守望那片“藍”

在一望無際的戈壁上,在環境惡劣的高原邊,這裡有讓我魂牽夢縈的一片湛藍,遠離喧囂的城市,遠離擁擠的人群,沒有車水馬龍,沒有流光溢彩,在這裡的生活是清苦的,歷代的克孜勒蘇監獄人如同苦行僧一樣虔誠地堅持著他們心中的信仰,單調的生活,緊張的工作都無法改變他們的初心。

他們在自己的崗位上默默無聞、無私奉獻著,就這樣義無反顧地走進“圍城”,“封閉”自我,“教化”罪犯。寒來暑往、日月輪迴,他們用生命詮釋著執著與堅守。工作中,沒有電影大片裡的驚心動魄,更沒有小說故事裡的轟轟烈烈,有的是工作崗位上的堅守,置身一線,改造罪犯;生活中,少了妻兒溫暖的陪伴,少了群眾理解的眼神,多的是一次次默默付出,加班加點,守護平安。

他們的工作簡單而又複雜,他們的工作枯燥但卻有味,他們的工作單一而又飽含幸福,因為他們知道只有在一天天默默無聞的堅守中,我們的家園才能祥和幸福。這一切只為了自己頭頂的警徽,為了我們熱愛的這身藏藍,為了不辜負黨和人民託付的事業,為了守得住頭頂這片一望無際的湛藍。

所以我喜歡這片“藍”,他藍得純淨、藍得剛毅、藍得忠誠無悔。

是什麼讓克孜勒蘇熠熠生輝,

是身邊的這抹綠,

是頭頂的這片藍。

綠得生機盎然,

藍得深邃祥和……

挚爱这抹“绿”,守望那片“蓝”

作者:陳帥 張凱(新疆克孜勒蘇監獄 山東援疆民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