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记——重温遗梦的廊桥

初读《廊桥遗梦》,应该是学生时代。当时,和小伙伴儿们一样,也是为赋新词强说愁,装模作样地欲说还休。一晃二十年过去了,重温遗梦的廊桥,追溯既往的岁月,把怀旧的心再次浸润到生与活的回忆里。

古老的廊桥,孤独的远游客。两颗中年人的心渐渐贴近,撞出火花,寻觅已久的灵魂找到了永恒的归宿。这段不了的情缘,因世事的羁绊而无奈分离。年复一年的缠绵思念,漂泊感伤的流浪情怀?刻骨铭心,凄婉绝伦……

小记——重温遗梦的廊桥

作者沃勒的成功在于他没有让罗伯特•金凯与弗朗西丝卡的恋情有悖于读者的道德判断。作者让弗朗西丝卡在爱情与责任的选择中,选了后者——责任。并且非常谨慎地“给相逢以情爱,给情爱以欲望,给欲望以高潮,给高潮以诗意,给离别以惆怅,给远方以思念,给丈夫以温情,给孩子以母爱,给死亡以诚挚的追悼,给往事以隆重的回忆,给先人的爱以衷心的理解”,一切都安排得那么好。

作者非常聪明地只给罗伯特和弗朗西斯卡四天的时间相爱,其浪漫而不失优雅,热烈而又洒脱,短暂而又漫长的恋情,非常适合现代人的欣赏口味,也暗合了那些对沉闷的婚姻有所不满的人们隐秘的心理追求,同时由于它的力趋保守、伤感和悲剧结局,让观念传统的人也会产生认同。总之,罗伯特•詹姆斯•沃勒小心翼翼地打开了婚外恋的隐秘的情感天地,使人们从足以引起指责的越轨和羞耻的恋情中看到了坚贞、永恒、理智以及情感深厚的一面。

小记——重温遗梦的廊桥

沉浸在如此深情优美的情节中,感受着,似在倾听罗伯特深情暗含遗憾的表白。抹不去的是书本里面临选择的那一段描述:一场急雨冲刷着天地、冲刷着车窗、冲刷着心灵、冲刷着意志,弗兰西丝卡那复杂的眼神传达着一种躁动而又无奈的生命火花,还有那紧握住车门把手又放开的手......一切的一切,都体现着一种理性与情感相互搏击挣扎般的缠纠,坚忍决绝而又万般无奈!

小记——重温遗梦的廊桥

爱情本身就是一个美丽得极其绚烂的悲剧,本身就是一种艳凄恸恻之美。世上只有天长地久的婚姻,而没有一成不变的情感,经典的爱情只是存于片刻,只能定格在那唯美的千古绝唱里。故爱情似昙花,只在午夜里悄然绽放。那美的气息,美的经典,美的缠绵使人艳羡,那美好而灿烂的辉煌只在瞬间,剩下的就是长久的等待与想念,不管逝者将如此片刻的辉煌想像得如何奢华斑斓,却终是可望而不可及。经典的爱情总是缘份已尽,痴情依旧。那种残缺的美,给人一种悬念,一种牵挂,一种启示和一种心灵的震撼。

同一本书,同一个人,同样春潮汹涌的三月,同样的阅读却领会了天壤之别的凄婉和悲壮。时隔二十年的重温,忽然感觉廊桥如昨,陌路如梦,虚无缥缈中似幻似真,再也找不到过去、现在抑或是不可获知的未来。


——en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