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19-1929年列強對華武器禁運及其失敗

1919年,中國大部分處於北洋軍閥統治之下,各地大大小小的軍閥混戰,而歐洲剛剛結束第一次世界大戰,正在召開巴黎和會,對戰後世界格局進行劃分。


1919-1929年列強對華武器禁運及其失敗

巴黎和會之後,英法開始將目光投向遠東

就在巴黎和會召開期間,列強駐北京外國使團,代表英國、美國、法國、日本、沙俄、西班牙、葡萄牙、巴西八國,正式照會中國北洋軍閥政府,為了“消弭中國南北內戰戰禍”,各國政府將約束本國國民,禁止向中國境內輸入武器及武器製造技術。同時,荷蘭、比利時、意大利和丹麥也同意此限令。

1919-1929年列強對華武器禁運及其失敗

武器和軍隊都是軍閥的命根子

當時西班牙、葡萄牙和巴西等國和中國基本沒有軍火貿易,沙俄處於風雨搖擺之中,真正的原因在於英國等列強發現在他們進行一戰期間,日本悄然擴大了其在中國的勢力範圍,所以,武器禁運同時也能打擊日本的力量。而日本人則擔心一戰結束後,英美等歐洲國家會把一戰過剩的軍火拉到中國來傾銷,從而影響到日本在華利益。所以也日本也同意了此項禁令。

一時之間,軍火價格飛漲,1920年的青島,一顆步槍子彈買到了一塊大洋,摺合白銀0.63兩,差不多相當於現在的人民幣200-300元;1924年的上海,一支左輪手槍加上一百顆子彈,可以價值現大洋150塊,相當於其原產地價值的二十倍。

1919-1929年列強對華武器禁運及其失敗

中國進口並仿製了了大批德國造毛瑟槍

如此的暴利導致軍火黑市盛行。英國、意大利、日本都採取種種手段規避禁令,比如英國在禁令之後不久就以民用的名義賣給了北洋政府190架飛機;日本則在中國境內以開設火藥廠等手段規避禁令。捷克、德國等沒有簽署禁令的國家趁機大肆向中國傾銷武器,以至於捷克造機槍成為中國很多軍閥手中的標準配置。而新成立的蘇聯政府也對此禁令不屑一顧,開始向馮玉祥等軍閥兜售武器。

1919-1929年列強對華武器禁運及其失敗

捷克式輕機槍成為當時軍閥手中廣受歡迎的武器因此

1919-1929年列強對華武器禁運及其失敗

蘇聯武器也大量湧入中國

到了1929年,武器禁運已經明顯失敗,列強借口中國已經統一,隨即廢止了武器禁運。

這次武器禁運也給中國一個明確的提醒,把武器裝備的生產寄託在採購上是極其不穩妥的,隨時可能會被卡住脖子。所以,中國作為一個大國,完全有必要建立自己的武器生產體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