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时不食︱春分即到春耕时,二月二吃猪头肉

不时不食︱春分即到春耕时,二月二吃猪头肉

不时不食︱春分即到春耕时,二月二吃猪头肉

农历二月初五,春分

仲春之月,农事兴起

惊蛰春分之间,正是备耕之际

二月二农事节,大家小户使耕牛

赶在春分前几日,我们也去到田野

赶一赶龙抬头的食俗

不时不食︱春分即到春耕时,二月二吃猪头肉

“春分者,阴阳相半也,故昼夜均而寒暑平。”

春分是春天的第四个节气。从前以立春至立夏为春,而春分恰恰平分,故为仲春之时。立春一日后,水暖三分;而到了春分前三日,太阳则入赤道内。

春分平分了春天,也平分了昼夜。因着这特殊的天文现象,这天便有许多人乐此不疲地将鸡蛋竖立在桌上,且成功率极高。

不时不食︱春分即到春耕时,二月二吃猪头肉

“春分麦起身,一刻值干金。”

在这样的春天里,土地与鱼虫走兽都苏醒了。古时农业为重中之重,因此每年的春耕之时,上至皇城下至百姓都为此举行隆重的仪式,盼望新年的好收成。

据说,这样的春耕节初始于伏羲氏时期,“重农桑,务耕田”。每年二月二这天,“皇娘送饭,御驾亲耕”,自理一亩三分地。

不时不食︱春分即到春耕时,二月二吃猪头肉

△ 正给地瓜浇水的阿嬷

要尝到好吃的地瓜,还得耐心等等

“二月二日……今人呼为龙抬头。

是日食饼者谓之龙鳞饼,食面者谓之龙须面。

闺中停止针线,恐伤龙目也。”

于是,这样的农事传统便沿袭下来。尽管如今提起“二月二,龙抬头”,人们的印象似乎只停留在理发的习俗上了。好在,一些地区还零散地保留着二月二的食俗:吃面为“龙须面”,烙饼为“龙鳞”,包饺子为“龙牙”……

而另一个不能不提的食物,便是猪头肉了。古时,猪头是祭奠祖先、供奉上天的重要祭品,只在盛大的节日里才能吃到。二月二作为年节最后一个节日,人们杀猪过年,常在正月里便将猪肉食尽,“惟余头蹄,于是日煮食之”。

不时不食︱春分即到春耕时,二月二吃猪头肉

龙王管降雨,人们便在龙抬头这一天祭祀祈福。春耕雨水充沛,才能保一年耕种顺利,秋收满实。

我们来到田野时,距二月二还有两日。泥土干硬,惟生菜、萝卜、地瓜在生长。路过的大伯说,“现在田里实在没什么好看的呀,春耕还没开始呢!”

不时不食︱春分即到春耕时,二月二吃猪头肉

△ 正在收生菜的老伯,快速用刀削去沾着泥的根部

而我们便循着这节日的氛围开始了,猪头肉呀,正是该吃的时候!

猪头硕大,哪里比较好吃?其实处处是好味。只是为了去掉猪毛,火烧表皮焦黑,买回需用钢刷洗净。与猪身肉不同,猪脸肉胶质更丰富,软脆不腻,尤有嚼劲。

︱春 分 食 单︱

/ 白灼猪头肉 /

不时不食︱春分即到春耕时,二月二吃猪头肉

︱食材︱

猪头肉、姜、花椒、葱

︱步骤︱

1/ 钢刷将火烧过的表皮刷洗干净

2/ 锅中添水入姜片、花椒与葱,水沸后放入整块猪脸肉

3/ 再次煮沸后转至中火煮半小时,筷子可戳穿猪肉即可

4/ 永安黄椒、蒜瓣与盐入石臼中捣成泥,加适量酱油

不时不食︱春分即到春耕时,二月二吃猪头肉

横断切片才发现,猪脸肉也有不少白花花的肥肉。这清水煮的白肉恰似杀年猪吃的庖汤,新鲜的猪肉用最简单的方法尝到最直接的好肉味道。

这种吃法在全国各地都有迹可循。而在福建三明,必定得用上永安黄椒。两三黄椒与蒜头置于石臼中捣烂为泥,清异的辛香味彻彻底底地散发出来。

不时不食︱春分即到春耕时,二月二吃猪头肉

拈一片白肉,沾上一沾,辣得舌尖一震,苔体生津;而猪头肉又格外脆嫩,肥瘦相宜,丝毫不腻。

/ 卤猪耳朵 /

不时不食︱春分即到春耕时,二月二吃猪头肉

︱食材︱

猪耳朵、姜、八角、香叶、桂皮、干红椒、老抽、生抽、冰糖

︱步骤︱

1/ 洗净的猪头肉与香料入锅,加开水没过肉

2/ 放生抽老抽调色,并加适量冰糖

3/ 小火卤煮1小时左右,关火放凉

卤汁中浸泡半小时后切片即可

不时不食︱春分即到春耕时,二月二吃猪头肉

市场上总有一两个摊位在卖卤味,卤猪头肉的最佳选择,自然是脆韧的猪耳朵了!

中古家宴的饭桌上有一道颇受食客们欢迎的卤猪蹄,五香软糯;这次用同样的方法料理,只是将猪蹄换成了猪耳朵。脆骨嘎嘣,附着其上的肉又软韧得很。这时最好来一壶酒呀,卤肉浓厚,小酌清口。

不时不食︱春分即到春耕时,二月二吃猪头肉

若非配酒,更下饭的料理方法大概是将卤味做道炒菜。干辣椒段热锅煸炒出香,下切好卤味翻炒润油,起锅前添些蒜苗即可。

这样一来,卤味便不止顿顿的肉香,更有了些许辛味和蒜苗的清气。

不时不食︱春分即到春耕时,二月二吃猪头肉

俗语有言:提着猪头找不着庙门。取猪头肉的吉祥之意,表达怀才不遇或无门可找的无奈。

苏轼所著《仇池笔记》中更是几次提及猪头肉,还介绍了几句料理方法:“净洗锅,浅着水,深压柴头莫教起”。

不时不食︱春分即到春耕时,二月二吃猪头肉

又还有一首《蒸豚诗》,蒸猪头肉之美馔。讲的是王中令平定蜀地后,饥饿中来到一座村寺,询问一醉醺醺和尚有何佳肴?

于是端上一盘蒸猪头,并作诗 “蒸处已将蕉叶裹,熟时兼用杏浆浇”。王中令喜,遂封其号为“紫衣法师”。可见吃猪头肉这佳肴,历史悠久之矣。

不时不食︱春分即到春耕时,二月二吃猪头肉

在一年最重要的春耕初始之际,我们也应着习俗向龙王祈福:但愿五谷丰登,家人平安。

这样的仲春时节,你家又在吃什么呢?欢迎与中古君分享,我们仍将寄出依时而作的明信片。

不时不食︱春分即到春耕时,二月二吃猪头肉

<24节气明信片·2018春分>

丨参 与 方 式丨

参与留言互动

告诉我们

你在这个节气里吃什么,怎么吃

关于从前家里春耕的小故事

各选取5位朋友

送出中古厨房 24节气明信片

/ 截止日期 /

3月22日18:00

插画丨肉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