拿自己的錢來股市里玩的,是傻逼還是裝逼?

炒股很難,但很多人認為很容易。

每次碰到有人說,炒股是玩一玩的時候,我心裡都有點哭笑不得的感覺。“拿自己辛辛苦苦賺來的血汗錢在市場裡玩?”,不知道究竟是腦殘還是裝逼。

有意思的是,無論在現實的生活中如何嚴謹,在自己事業上如何專業,一旦到了股票市場裡,就完全變成了非理性的人。

有次,和一個大姐聊天,問她,你炒股的依據是什麼?瞭解這個公司嗎?有沒有去公司看過?有沒有用過公司的產品?有仔細研究和閱讀過公司的定期報告嗎?

她說,沒有。

那你買賣股票的依據是什麼?

她說,聽電話裡的老師推薦。

那現在的盈虧情況如何?

她說,400多萬,剩下40萬,家裡人都不怎麼搭理她。

........

原本我以為這樣的投資者應該不會太多,但我還是錯得離譜。

去運動健身遇到一個醫生,同樣也都是把股票當成消遣,說是感覺好就買了,只知道股票叫什麼,其餘對相應公司的情況一無所知。不僅如此,一個在建築設計上頗有成績的同學,同樣也是這樣,拿自己的錢在股票裡折騰當做娛樂。

說實在的,拿錢去澳門賭博的,賭輸了,可能還明明白白知道自己為什麼輸了,而且還不浪費時間。但是在股票市場裡,怕就怕在偶爾對了幾次,然後不斷自己給自己洗腦自己很牛逼,然後不斷的加註,一直到深陷泥潭不能自拔。

“股票市場是風險轉移的場所”,這是《投資分析》的課程裡面打開書就可以看到的內容;“投資有風險,入市需謹慎”這個是開戶的時候,中登公司的賬戶上會提示的內容。但99.99%的股民,應該都不會太把這這些有關風險提示當回事。有的人甚至會回應到”去理髮店的人,還需要提示要不要理髮嗎?“

一百塊錢開戶容易,但進入股市之後,人常常直面的是人天性裡”一夜暴富“的劣根性。

看盤軟件裡上上下下的K線,其實和上市公司的質量其實已經沒有多大關係了。從上市融資(或者說圈錢)開始,上市公司很多經營上的風險已經轉移到二級市場了。

好的上市公司,會好好利用融資到的錢,好好的擴大生意的規模,為用戶提供更好的產品和服務,賺取更多的利潤,通過分紅回報股東。A股這樣的公司也有不少,萬科A、格力、蘇寧易購都是這種類型,但需要時間和耐心。

然而,歷來被詬病是“圈錢市場”的A股,有很多上市公司都是壞的榜樣。就像剛剛退市的*ST昆機、*ST吉恩一樣,因為國資是控股股東的原因,以各種各樣冠冕堂皇的藉口來保殼,反反覆覆的折騰,套了一批又一批的投資者。

退市,其實是圈錢融資騙人的上市公司最好的歸宿。對於資本市場的長遠發展,對於個人投資者來說,都是一件好事。如果明明是爛的股票,你還要去博,浪費的時間和精力並不少。

股票裡賺錢的,只有三種類型:第一種,持有原始股的人,這部分人很少,創業畢竟是很辛苦的,能熬到上市其實並不容易(排除那些靠關係和指標上市的);第二張,很瞭解公司質量,長期跟蹤,並且耐心持有的投資者;第三種,專門買一些高分紅的便宜貨,吃分紅的投資者。

對於投資者來說,沒有人希望虧錢,但卻沒有多少人認真的反思自己,和系統性的學習、然後買入及等待。在股票市場裡,無論成功還是失敗,唯一可以追究的只是自己的責任。

畢竟,對於二級市場的投資者來說,又有誰能夠左右大盤走勢?又誰能夠左右公司走勢(除非作奸犯科之類的,如前段時間曝光出來的大連電瓷董事長兒子操縱股價的)又有誰能夠左右行業變遷呢?

二級市場的投資,說白了就是撿便宜貨,但至於能不能撿到,這個事情卻是隻能看個人的修為了。如果股票做的很痛苦的投資者,還是希望早點離開這個市場吧!畢竟股市只是這個市場的一個小小部分,很多人不炒股也能活得很開心。

更何況,如果有商業頭腦和企業家精神的人,又何必辛苦炒股。自己做點事業,在現在的情況下,把自己公司做大,把股票賣給別人那樣不是更好?

股票市場就好像戰場一樣,奉勸所有抱著“玩一玩”心態入場的投資者,還是早點醒悟過來,儘早離去吧!

拿自己的錢來股市裡玩的,是傻逼還是裝逼?

(我常常問我自己,你究竟是傻逼還是裝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