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飞“榜样的力量”人物系列报道之五——李云艳老师

从教学到教研,爱与坚持成就更好的自己

培飞“榜样的力量”人物系列报道之五——李云艳老师

她的笑容甜美,语气亲切。班上的孩子非常喜欢她,有时候会忍不住叫她“妈妈”;家长们也同样认可她,放心把孩子交给她。

对待教学,她一丝不苟。班里的孩子年龄小,专注力相对较弱,为了上好每一次课,她认真准备教案、教具,设计有趣的游戏,调动孩子参与的积极性,让孩子感受数学学习的快乐。

对待教研,她积极创新。探索同样一节课的不同表现形式,让孩子在不同的视角学习数学,运用数学,提高思考力与思维能力。

她就是培飞“榜样的力量”人物系列报道第五期的主人公——上海分公司教研部李云艳老师。

培飞“榜样的力量”人物系列报道之五——李云艳老师

好的品质让我们比其它机构更脚踏实地

孩子是每一个家庭的希望,每个家长都希望给到孩子最好的教育,幼儿启蒙教育更是如此。在培飞,老师们面对的“客户”就是一个个3-10岁的孩子,想让“客户”满意,老师必须要具备爱心、耐心、责任心,更要理解这一年龄段孩子的学习方式和特点——他们的学习是以直接经验为基础,在游戏和日常生活中进行的。

“我来到培飞就发现这里的课程和其它机构不一样,没有拔苗助长,不是超前教育也不是强化训练。老师就是在和孩子一起进行数学游戏的过程中,一点点启蒙孩子的思考,帮助孩子建构思维模型。”李老师说,“崇尚品质是培飞一直倡导的企业文化,这一点我非常认同。如果一个教育企业不具备良好的品质,怎么能对得起家长的那份信任?而且好的品质也可以让我们比其它机构做的更脚踏实地,更有实力。我很庆幸公司在不断发展的同时也在不断的提高品质,特别是在原来的课程基础上,建立专业的研发团队改善课程优化课程,更符合孩子数学学习规律,更适应孩子的自然生长。”

我很骄傲,能和培飞一起成长

作为培飞上海区的元老级人物,李老师刚来培飞的时候校区学员还不足60人。“我是一路看着培飞成长起来的,这一点我很骄傲。培飞的课程打破了常规,抛弃了传统应试教学的弊端,遵循孩子的发展特点,让孩子在探索中学习。我们老师所要做的,就是引导孩子从不同视角发现数学、运用数学,帮助孩子在游戏中、在动手操作中提高思维力与思考力。我非常喜欢培飞的Slogan‘释放天性,玩转数学’,这句话让我感觉到它不仅体现了培飞的教学理念,同时也体现出我们对孩子的尊重与理解,体现出我们对孩子是抱有期望的。”李老师说。

“在培飞这几年,领导那份始终不变的责任心与坚持非常打动我,这份感动让我相信培飞能够越来越好,让我愿意为培飞付出更多努力。从最初虹梅1家校区,到现在上海已经有4家校区,马上要开第5家,而全国已经有30余家校区,我确信我的选择是正确的。”李老师说。培飞的成员之间非常注重分享,互相关心、互相学习,同时也很包容。团队经常组织团建活动,从忙碌的工作中抽离一天,在游戏中、活动中彼此了解、增进感情,以更积极饱满的状态投入下一个阶段的工作中。“我喜欢这样的工作环境、这样的团队,给予我的是积极向上的力量。”李老师说。

最初的梦想不是老师,现在,我庆幸成为培飞的一名老师

可能是因为家庭成员中有太多老师缘故,见多了他们作为老师的忙碌与严肃,李老师说她最初对教师这个职业并不是很向往。“可当我不小心踏进这个行业,看到每个孩子天真无邪的笑脸,对老师如父母般依赖时叫的一声‘妈妈’,我感觉了我的价值与责任,不由得爱上了所有孩子,愿意和她们一起笑一起闹。”

班里的孩子年龄小,专注力相对较弱,怎样设计导入游戏更有趣?怎么做能够让孩子更积极的参与进课堂,感受到数学学习的快乐?针对不同班级、不同年龄的孩子,每次准备教案时,李老师都会重新考虑这些问题。“在课堂上,我感觉自己就像个演员,用各种演技吸引他们的注意力与兴趣,从各种方式中寻求一种他们更愿意接受的方式授予她们知识,有时候一堂课的输出会让我感到精疲力尽,但看到孩子们满满的收获,得到家长们的认可,我又像打了鸡血一样继续投入下一堂课中。由此我开始佩服做这个职业的所有人,当然,包括我自己。”

随着对培飞课程的越来越熟悉,李老师开始不满足于按照既有的课程模式上课,她希望能够在课程中融入更多创新,让课程更好玩,让孩子更喜欢。在一次谈话中她和领导提起了自己的想法,并得到了领导的支持,于是在上海地区研发部成立时,她也从教学老师岗位走向了教研老师,从此专注研发新课程。“研发团队的每个人都很优秀,不仅各个美丽帅气,还各有所长,我们的老大更是优秀,不仅传授我们很多专业知识还很关心我们的日常生活,在她的带领下大家团结一心互相学习,目前我们新研发的3-6岁儿童思维数学启蒙课程已经上线,我对我们研发的课程特别有信心,相信孩子会更喜欢。接下来我们还会不断的完善与拓展,为不同年龄阶段孩子提供更优质的课程。现在,我很庆幸成为培飞的一名老师,在培飞我遇到了这么多优秀的领导,优秀的同事,他们都给了我莫大的支持,让我对职业道路有了更明确的规划。”

带着爱、责任、尊重去呵护每一个孩子

作为一名老师,工作中会遇到形形色色的孩子,他们有的可爱,有的淘气,有的很聪明,有的可能在学习上存在困难。但不管是谁,不管有什么样的特质,他们都是自己父母未来的希望。李老师说,对待孩子,不仅要用爱与责任去呵护,更要尊重。“不要因为他们有一些不好的行为而放弃对他们的关注和培养。其实在教育的过程中,每个人都会犯错误的,希望每一个老师都能够做到尊重孩子,只有尊重才能关注,才能发现孩子身上不容易被发现的闪光点,而这个闪光点被提及,可能给予孩子更多的自信与力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