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羊養好只需要5個字,農村老羊倌的經驗之談!

昨天專門拜訪附近一位老羊倌,老羊倌並不老只有五十歲而已,不過養羊的年頭卻不短,已有二十餘年,羊並不多隻有二三十隻基礎母羊和一群羔羊,但是每隻羊都養得膘肥體壯,相談甚久學習到了不少東西,今天特意將老羊倌的經驗總結下來分享給大家!

把羊養好只需要5個字,農村老羊倌的經驗之談!

1、圈

不要小看羊圈,羊養的壞壞與羊圈存在較大的關聯,可以簡單但功能一定要齊全,總結來說就是方便飼養和管理、能控溫度和溼度。首先說一下方便飼養和管理,就是羊圈內的各種設施安置一定要科學合理,儘可能讓人輕鬆,例如飼槽最好在圈舍一端人不用進圈便可以進行飼餵,而且羊不容易將糞尿拉到裡面;再說一下能控溫度和溼度,溫度和溼度是否適宜直接決定了羊生活是否舒服,羊生活是否舒服直接決定了羊的健康和長勢,溫度過高羊的消化機能減退直接影響食慾和長勢,溫度過低羊禦寒的能量增加直接影響長勢和料肉比,溼度過大則容易滋生一些致病菌誘發各類疾病,因此羊舍建設之初便要考慮到這些問題。

2、選

羊品種決定了羊的繁殖力、飼料利用率、長勢、產肉性能、適應性能及價格,選種時一定要綜合進行考量,不可只看其中某一兩個方面的性能,有些羊繁殖力高但產肉性能卻不理想,有些羊產肉性能好但適應性卻比較差。老羊倌最開始養的白山羊,適應性比較好但是長勢比較慢,10年前轉而飼養波爾山羊,不過仍然離不開一個選字,通過不斷選擇繁殖力、長勢、產肉性能優異的後代,老羊倌的波爾山羊種群各方面性能較10年前有了明顯的提高,而不進行刻意選育那麼經過10年的時間羊群各方面性能便有可能退化。

把羊養好只需要5個字,農村老羊倌的經驗之談!

3、喂

羊只有所需的營養都得到滿足,才能長得更快、體質才能更強,而養羊過程中卻容易缺乏某些營養,例如放牧容易缺乏蛋白質和碳水化合物,圈養則容易缺乏各類礦物質、微量元素及維生素。無論放牧還是圈養,都需要儘可能做到定時與定量,讓羊形成良好的採食習慣,此外均需要補充精料才可以,精料可以採用玉米、豆粕、麥麩及預混料進行配到一起,玉米佔到60%左右,豆粕佔到23%左右,預混料按照說明添加,然後再適當加入一些鈣、食鹽及小蘇打,剩餘用麥麩補齊,母羊不用喂太多精料,膘情好了反而不利於生產,平時保持七八成膘情即可,哺乳期可多喂點精料特別是豆粕之類的蛋白質飼料,羔羊及育肥羊精料應占到體重的1%左右。

4、管

養羊其實並沒有太過困難的技術,只要將各個微小的細節做好即可,這一點在管理上最能體現出來。第一衛生,每天喂完羊第一件事便是打掃圈舍,避免羊圈內的糞汙長時間堆積,土質地面還需要每天更換墊土使羊圈保持乾燥,除此之外還需要定期進行消毒,一般冬季10~15天消毒一次,夏季5~7天消毒一次,不要長期用一種消毒藥;第二運動,羊只有保持適量的運動才能擁有更強的體質,可以在較大程度上降低消化、難產等問題的發生,圈養的情況下應留有充足的運動場地白天將羊趕至運動場地進行自由運動,或者定期進行放牧,放牧羊則不用考慮這一問題;第三日常,配種、接產、修蹄、剪毛、刷試羊體等等。

把羊養好只需要5個字,農村老羊倌的經驗之談!

5、防

據老羊倌講剛開始養羊時根本沒有那麼多羊病,羊感冒發燒獸醫去了打上一針就能好,現在隨著國外品種引進和活羊跨地區運輸導致各類羊病越來越多,羊快疫、羊猝疽、羊腸毒血癥、羔羊痢疾、羊痘、羊傳染性膿包、口蹄疫、山羊傳染性胸膜肺炎及小反芻等等都成了較為常見的羊病,而且多數羊病治療起來效果往往比較差,因此只能以預防為主。預防羊病一是採用疫苗進行免疫,二則是提高羊只體質,根據當地羊病流行情況制定科學有效的免疫計劃並嚴格按照計劃對羊群進行免疫,做好飼養管理可提高羊只體質,另外每年至少進行2~4次驅蟲,以免寄生蟲過度消耗羊體營養誘發各類疾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