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完姜文的《邪不壓正》,懷念他18年前拍的這部片子……

作者 | 女神的秋褲

七月份最讓人期待的電影,就是

姜文籌備了4年的《邪不壓正》

看完姜文的《邪不壓正》,懷念他18年前拍的這部片子……

畢竟,導演可是中國的大熊貓,姜文。

極具個人化的風格讓他的電影獨樹一幟,每一部都引起不小話題,就連片場照片都讓人津津樂道:

看完姜文的《邪不壓正》,懷念他18年前拍的這部片子……

而且,就算姜文、廖凡、許晴、周韻吸引不到你。

彭于晏光著屁股在屋頂玩跑酷的美好肉體也值得你去影院觀賞一番。

看完姜文的《邪不壓正》,懷念他18年前拍的這部片子……

《邪不壓正》的評分在數小時內從8.2跌至7.2。

可謂是跳樓式下跌

,對於姜文來說實屬罕見。

上映當天更有網友說“進電影院之前看還是7.5分,看完出來就成7.4了”

看完姜文的《邪不壓正》,懷念他18年前拍的這部片子……

喜歡的人說太爽太嗨了,就像看了場包袱不斷的群口相聲,而且還是4倍速的。

這就是姜文。

不喜歡的人說這電影就像撒歡的二哈,東一榔頭,西一棒槌,上一秒還在吃飯,下一秒就啪啪啪,邏輯脫線。

不好看。

看完姜文的《邪不壓正》,懷念他18年前拍的這部片子……

打個響指,說電影不好看的人消失一半

《邪不壓正》和《讓子彈飛》、《一步之遙》可以為稱為姜文的

“民國三部曲”,它講述的依舊是民國時期的故事。

這是一個復仇的故事,發生在歷史的拐點“七七事變”前夕。

彭于晏飾演的李天然從美國學成歸來,他化身成北平協和醫院的一名婦產科大夫小亨德勒,大亨德勒醫生(安地飾)是他養父。

他肩負神秘的革命任務,但最重要的是復仇。

看完姜文的《邪不壓正》,懷念他18年前拍的這部片子……

他的仇人有兩個:

一個是大師兄朱潛龍(廖凡飾)。

一個是日本人根本一郎(澤田謙也飾)。

因為15年前,兩人找師傅種鴉片,師傅不同意,家門被滅,唯一活下來的人,就是他。

看完姜文的《邪不壓正》,懷念他18年前拍的這部片子……

然而沒有膽魄的李天然成為藍爸爸(姜文飾)手裡的棋子。

他遇到兩個女人後,才開始慢慢成長。

一個是京城第一的裁縫,關巧雲(周韻飾)。

一個是他仇人朱潛龍的情婦,唐鳳儀(許靜飾)。

關巧雲

看完姜文的《邪不壓正》,懷念他18年前拍的這部片子……

圖片來自優酷視頻

唐鳳儀

看完姜文的《邪不壓正》,懷念他18年前拍的這部片子……

圖片來自優酷視頻

此時,仇人朱潛龍已是京城有名的警察,根本一郎賣起了鴉片,藍爸爸為革命佈局20年。

看似安靜的北平暗流湧動。

7月7日晚的一聲槍響,所有人的命運都將發生改變……

看完姜文的《邪不壓正》,懷念他18年前拍的這部片子……

姜文的電影總是充滿私貨,《邪不壓正》這次更是充斥著他的“壞心思”

他看似在講電影,其實是在戲謔歷史和現實,甚至觀眾。

比如片尾藍爸爸跟兒子李天然說“我們見面6回,有點多了”

實際上,姜文的電影拍了有六部。

而之前在接受採訪時姜文說“這次我要拍一部我兒子能看得懂的電影”

這兒子指的是誰,仁者見仁,畢竟姜文還喜歡給“鬼子”當爹,他大女兒叫姜一郎,兩個兒子分別叫姜太郎和姜次郎……

看完姜文的《邪不壓正》,懷念他18年前拍的這部片子……

《邪不壓正》同樣充滿很多狡猾的隱喻,但卻沒有讓人探究下去的慾望,因為它確實過癮,也確實無聊。

一些姜文粉大喊觀眾低能,實在沒必要,因為連姜文自己都沒說看得懂就是高級,這電影有多個人化他比誰都清楚。

這就像塊蛋糕,做的實在不好吃,你卻怪顧客吃不出高級進口材料的味道,就本末倒置了。

看完姜文的《邪不壓正》,懷念他18年前拍的這部片子……

很早之前姜文曾說過“拍一部電影過嘴癮是容易的,而且往往能很急功近利的討點好,但事情過去之後既不起作用又不能使觀眾真正進行思考”

如今這句話成為《邪不壓正》的真實寫照。

嘴癮過了,戲謔完了,有隱喻了,然後呢?

畢竟從《讓子彈飛》到現在,對民國那段歷史都戲謔3回了。

相比於隔壁藥神裡反應的浩然正氣,《邪不壓正》裡的姜文“孩子氣”的邪實在壓不過。

看完姜文的《邪不壓正》,懷念他18年前拍的這部片子……

《邪不壓正》的巨大爭議,不禁讓人懷念他18年前的《鬼子來了》

這部作品才是讓他封神的巔峰之作。

同樣是有關抗日,那時的姜文有著傲氣的才華但謙遜,片子也專注認真,但當年卻沒能過審,至今被稱為“禁片”

那時的姜文就已桀驁不馴,管它過不過審,自己帶到法國參加了戛納,沒想到拿下了評委會大獎。

看完姜文的《邪不壓正》,懷念他18年前拍的這部片子……

如今18年過去,《鬼子來了》和《霸王別姬》《大話西遊》《活著》《無間道》仍是5部為數不多評分過9的國產電影。

但它卻至今沒能和觀眾見面。

《鬼子來了》的故事發生1945年的華北,抗日戰爭已經打了8年。

一個黑燈瞎火的晚上,自稱“我”的人敲開馬大三的門,扔下兩個麻袋就走了,說年三十兒再回來。

看完姜文的《邪不壓正》,懷念他18年前拍的這部片子……

看完姜文的《邪不壓正》,懷念他18年前拍的這部片子……

麻袋裡裝的是兩個日本鬼子,一個是日本人花屋小三郎,一個是漢奸翻譯官

馬大三的村兒叫掛甲臺,附近就是日本人的軍事駐地,這兩個被綁來的日本大活人讓他犯了難。

看完姜文的《邪不壓正》,懷念他18年前拍的這部片子……

他和村裡人商量,定下由他“保管”到年三十。

這兩個大活人可沒那麼好養,折騰的馬大三雞犬不寧還鬧出不少笑話。

比如感覺受到侮辱的花屋小三郎想發洩內心的憤恨,讓翻譯官教他中國最狠毒的髒話。

結果翻譯官為了保他命教他:大哥大嫂過年好,你是我的爺,我是你的兒……

然而6個月過去了,那個拿盒子槍的“我”再沒出現。

沒人要的倆活人成為叫人擔憂的累贅,村裡人決定就地處決這兩個人,馬大三找來四表姐夫和一刀劉也沒能砍死這倆人。

最後,他們決定歸還日本到軍營,花屋小三郎還許諾作為6個月來的“養育之恩”,會還給他們兩車糧食。

看完姜文的《邪不壓正》,懷念他18年前拍的這部片子……

日本軍官(澤田謙也飾,《邪不壓正》中飾演根本一郎)履行了約定,卻又在村民的狂歡之夜大開殺戒,因為他收到了日本戰敗的通知。

抗日勝利了,但馬大三的村子卻變成一片火海。

看完姜文的《邪不壓正》,懷念他18年前拍的這部片子……

幾天後,倖免於難的馬大三跑到日本戰俘營

大開殺戒,但被國民黨軍抓了起來。

最諷刺的是,他竟死在成為戰俘的花屋小三郎刀下……

看完姜文的《邪不壓正》,懷念他18年前拍的這部片子……

看完姜文的《邪不壓正》,懷念他18年前拍的這部片子……

《邪不壓正》中藍先生說“為了那口醋,才包了這頓餃子”,意為這電影不過是為了迎合觀眾做的餡,那口醋得大家細細品味。

而《鬼子來了》中,片尾的那口醋才是真的一口好醋。

全片黑白,直到最後馬大三人頭落地,他看到的彩色世界迅速被染成鮮紅。

這衝擊力極強的一幕,讓姜文名垂青史。

看完姜文的《邪不壓正》,懷念他18年前拍的這部片子……

但《鬼子來了》的意義,絕不在於這最後一口醋,它比《邪不壓正》高級,是因為它的餡兒也好吃。

影片看似批判的是一些國人的愚昧自私,實則是告誡天下的所有人,該如何正視自己的本性。

《鬼子來了》中沒有抗日英雄,面對兩個燙手的日本活人,村民之間互推責任。

村裡人指責這是馬大三招惹來的麻煩,而馬大三誇張地說這人看不好,全村都有滅頂之災,這鍋得一起背。

看完姜文的《邪不壓正》,懷念他18年前拍的這部片子……

馬大三和女友省吃儉用照顧了日本人一個冬天,飯吃不好,覺也睡不踏實,最後換來的卻是他人的甩鍋和責備。

被說成“這禍是你給全村招惹來的”

看完姜文的《邪不壓正》,懷念他18年前拍的這部片子……

這叫人痛心,更叫人慚愧。

姜文在這裡批判的,不僅僅是我們的過去,更是所有人類的自私。

他說“我描繪的是人類的誤解和愛恨”

看完姜文的《邪不壓正》,懷念他18年前拍的這部片子……

所有的觀眾,看完《鬼子來了》在痛恨犯下惡行的日本人的同時,又感受到羞愧,因為他們多多少少都看到了自己。

這也是影片能夠在國際上獲得讚譽的原因。

每個人都會犯錯,我們都曾自私和懦弱,每個國家也都曾走過錯路,寫下不堪的歷史。

但我們不能因此而選擇遺忘,因為無視和遺忘自己的屈辱史很容易讓我們重蹈覆轍。

看完姜文的《邪不壓正》,懷念他18年前拍的這部片子……

拍《鬼子來了》的時候,姜文去了靖國神社,他看到一把武士刀非常想買下,日本朋友問他為何對那到有興趣。

姜文說“因為這刀給中國人帶來恐懼”

那時的姜文是要國人直視曾經的恐懼,他心繫歷史,又想告誡眾生,那時他是大姜文。

看完姜文的《邪不壓正》,懷念他18年前拍的這部片子……

到了《邪不壓正》,姜文玩起了自我,李天然拿起了武士刀,靠幾雙筷子手撕鬼子,那動作犀利,但沒什麼快感。

因為這個李天然只是為自己而戰,每一招都是姜文對歷史開的玩笑。

無視了觀眾,姜文也就脫離了現實;玩起了自我,他嗨的過癮,但成了小姜文。

看完姜文的《邪不壓正》,懷念他18年前拍的這部片子……

真正的好電影,不是脫離現實的藝術品,不是感官的刺激,更不是一小撮人的自嗨,而是植根現實,直戳人心。

從《鬼子來了》裡的姜文,到《邪不壓正》中的姜文,心中感慨萬千。

18年了,9.2分的《鬼子來了》不該只有那麼一部。

看完姜文的《邪不壓正》,懷念他18年前拍的這部片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