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年輕人文字中值得探討的三個小問題

筆者不是那種說中文中出現英文單詞就不對的老古板,其實有時候中文中出現英文單詞會讓句子變得更簡潔。

漢語當中出現英文字母是一種西化的現象,但很多時候漢語當中的英文字母只會讓漢語變得更簡潔更幹練。像“B站首日破發,成交量卻比肩BAT”這樣的句子,其中的b戰指嗶哩嗶哩網站,BAT指百度、阿里巴巴和騰訊,如果全部換成漢字,就變成了“嗶哩嗶哩網站首日破發,成交量卻比肩百度、阿里巴巴和騰訊”。

▲以上引用部分摘抄自筆者另一篇文章《警惕漢語的過分西化,五個措施展現漢語的簡潔之美》

這裡說「ps:」用法值得探討,是因為中文有更好的替代。文章結尾處的「ps:」可以用「結語:」替代,文章正文中的「ps:」可以用「注:」或()替代。

當前年輕人文字中值得探討的三個小問題

三、全篇幾乎都是“的”

很多年輕人寫個文章全篇“的”個不停,其實中文裡類似“的”還有其他2個結構助詞—“地”“得”。筆者估計之所以會這樣,那是因為他們實在弄不清楚“的”“地”“得”三者之間的區別和用法。因此,這裡就給大家說下這三者的區別與用法。

“的”一般用在名詞之前,前面的詞語是用來修飾和限制後面的名詞,常見結構形式是“修飾、限制的詞語+的+名詞”。

“地”一般用在動詞之前,前面的詞語是用來修飾和限制後面的動詞,常見結構形式是“修飾、限制的詞語+的+動詞”。

“得”一般用在動詞之後,後面的詞語是用來補充或說明前面的動詞,常見結構形式是“動詞+得+補充、說明的詞語”。

這裡,補充下像“他高興得叫了起來”,雖然叫是個動詞,但是這裡的結構助詞是為了補充和說明動詞高興的,所以就應該用“得”。因此,“的”“地”“得”在使用的時候,要先看看到底是修飾、限制後面的動詞或名詞,還是補充、說明前面的動詞。

希望年輕的朋友,還有其他的朋友,以後都要多多注意“的”“地”“得”在句子中的用法。

當前年輕人文字中值得探討的三個小問題

以上就是散人要跟大家探討得,當前年輕人在寫文章和打字聊天時經常會出現的三個小問題。大家如果對以上內容有補充或更好的建議,歡迎留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