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云:不懼貿易摩擦 高瞻遠矚自主研發

阿里雲:不懼貿易摩擦 高瞻遠矚自主研發

從前不久開始的中美貿易摩擦,相信大家都非常清楚。這其實是美國對中國經濟發展的一次示威,距離中國製造2025還有7個年頭,近年來中國在基礎製造業、互聯網、航空航天等殊多領域的飛速發展,讓美國感受到了壓力,於是乎美國坐不住了。對於中興的制裁、再到對中興的"鬆口",其實從本質上來看,暴露出的是"中國製造"的含金量問題。

阿里雲:不懼貿易摩擦 高瞻遠矚自主研發

在經濟高速發展的今天,世界經濟是一個聯合體,於是乎很多企業可能也習慣了只是做好自己這一環的工作,核心器件靠採購,關鍵技術靠引進,這在一定時期內是沒有問題的,世界沒有永久的和平,也沒有永久的動盪。一旦哪天"金主"不高興了,那麼類似中興的事件就可能接二連三的發生,在距離中國製造2025還有7年的節骨眼發生這種事情,一方面是個壞事,但另一方面,或者也是個好事,讓我們清楚地認識到自己的不足。

阿里雲:不懼貿易摩擦 高瞻遠矚自主研發

中國互聯網近年的發展,可以毫不誇張的說,處於世界前沿。這其中有一項關鍵技術尤其值得關注,那就是雲計算。未來的世界雲計算、大數據、AI是互聯網發展和智能生活的三個基礎,這類技術如果還是用的別人的技術,那麼中國的未來或許還將被掐在別人手中。其實,目前國內商用的雲計算,除了阿里外,其他家使用的核心技術都是別人的。"中國只有兩種雲,一種是拿來主義的雲,一種是自主可控的飛天雲。自主可控才能走得更遠。",最近的中美貿易也暴露出了,"拿來主義"看似是一條技術上的捷徑,長遠來看卻蓋不出高樓大廈。

阿里雲:不懼貿易摩擦 高瞻遠矚自主研發

到今年,中國的雲計算經過9年發展,阿里雲已經建立起了龐大的生態體系,合作伙伴超過8000家,阿里雲生態體系下的合作伙伴服務客戶超過10萬家,夥伴業務年增長率超過200%,飛快的增長速度正幫助其穩步追趕亞馬遜AWS和微軟Azure。在權威諮詢機構Gartner最新的全球雲計算魔力象限中,阿里雲已經超過了IBM、甲骨文等老牌廠商,距離谷歌也只是一步之遙。如此良好的發展和迅猛的勢頭,美國人民能無動於衷?當然不可能。

阿里雲:不懼貿易摩擦 高瞻遠矚自主研發

早先有華爾街日報引述消息人士報導,美國正在研究,要禁止阿里雲在美國提供雲計算服務或在中國解除限制之前禁止阿里雲擴大美國營運規模。

阿里雲:不懼貿易摩擦 高瞻遠矚自主研發

但馬雲是個高瞻遠矚的人,早在9年前阿里來打算做雲計算的第一天,阿里的定位就是自主研發,也恰恰是因為自主研發,關鍵命脈掌握在自己手中,阿里雲才能更加高速自信的發展。飛天操作系統是阿里雲公司自主研發的分佈式計算平臺。飛天系統的分佈式基礎架構由三部分組成:女媧,為飛天平臺提供高可用的協調服務。夸父,夸父是飛天平臺中負責網絡通信的組件。鍾馗,飛天操作系統的安全管理機制中提供了以用戶為單位的身份認證和授權,以及對集群資源數據和服務進行的訪問控制……這一個箇中國曆史神話人物,也造就了中國雲計算的神話。

阿里雲:不懼貿易摩擦 高瞻遠矚自主研發

阿里雲堅持自主研發,但不等於不開放:阿里雲飛天兼容各種主流的開源技術標準,包括Hadoop、Docker、K8S、Spark等;阿里巴巴貢獻了中國最多的開源服務;合作伙伴在阿里云云市場上提供了超過一萬種應用和服務;阿里雲提供豐富的API接口,供所有開發者平等使用,並保證兼容性。

自主研發,保證的是命脈不被人左右。開放兼容,保證的是與世界同步發展,也體現的是中國人"和"的品質,相信只有生長在這樣的雲上,未來世界的果子才是最可口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