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橫琴口岸效果圖曝光,未來或超越拱北口岸成全國最大陸路口岸

近日,由中建二局承建的橫琴口岸及綜合交通樞紐開發工程通關區域6500根樁基180天施工完成,較計劃工期提前15天。

橫琴口岸總建築面積33.9萬平方米

設計日通關量22.2萬人次

年通關量8000萬人次,

超過目前全國最大的陸路口岸

拱北口岸的設計標準,

建成後有望成為陸上直通澳門的最大口岸!

美!橫琴口岸效果圖曝光,未來或超越拱北口岸成全國最大陸路口岸

19個標準足球場尺寸

建設方中建二局介紹,作為國內在施體量最大的樁基及基坑工程,橫琴口岸通關區域樁基及基坑施工面積13.5萬平米,相當於近19個標準足球場的尺寸;樁基總數6500根,單根直徑1.5米至2.5米,相當於每隔4米左右就有一根;平均樁長100米,最深樁長達120米,樁總長約65萬米,相當於近12座港珠澳大橋的長度。

美!橫琴口岸效果圖曝光,未來或超越拱北口岸成全國最大陸路口岸

樁基施工平面佈置

美!橫琴口岸效果圖曝光,未來或超越拱北口岸成全國最大陸路口岸

施工機械景象

技術創新多 24小時不間斷作業

該項目施工過程中,由於樁基施工、土體加固施工和樁基檢測需穿插進行,項目團隊倒排工期,精細管理,組織大型設備逾150餘臺,配備勞動力1200餘人,進行三班倒24小時的不間斷作業。同時,已形成《一種鋼筋籠滾動裝置》、《一種大直徑鋼筋籠焊接輔助設備》和《一種鋼筋籠主筋傳動裝置》三項創新技術,且均被國家新型專利發明受理。針對超長樁基施工,該項目採用BIM技術,對樁基礎剩餘樁位進行地質模擬分析,並採用高頻免共振錘下長護筒,即在開挖前先將長護筒打入地下,形成“金鐘罩”,後續的挖土、鋼筋籠吊裝、混凝土澆築都在“金鐘罩”內進行,效率高、質量優。

美!橫琴口岸效果圖曝光,未來或超越拱北口岸成全國最大陸路口岸

基坑BIM模型

此外,施工團隊還重視信息化建設,打造智慧工地。在作業地設立智能門禁及語音播報系統,對管理人員及進場勞務工人採用“智能臉部識別考勤系統”,還設置了遠程視頻監控系統,並接駁至中建二局視頻監控平臺,採用二維碼技術在技術、質量、安全等方面進行信息管理,使用VR技術進行體驗式安全教育等。

說了這麼多,

橫琴口岸未來可能長什麼樣?

靚爆鏡效果圖來了!

美!橫琴口岸效果圖曝光,未來或超越拱北口岸成全國最大陸路口岸

美!橫琴口岸效果圖曝光,未來或超越拱北口岸成全國最大陸路口岸

美!橫琴口岸效果圖曝光,未來或超越拱北口岸成全國最大陸路口岸

橫琴口岸這般美貌,你要pick一下嗎?

來源:南方+ 記者梁涵 通訊員盧錦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