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須這樣泡水喝 可排體內溼邪

最近向大家講解了關於臉上長痘痘的原因,以及身體溼熱或溼寒時經常會發生的疾病。很多粉絲在留言或私信裡諮詢最多的,就是我的情況和文中的一樣,我該怎麼做?


首先向大家普及幾個概念:

一、身體累積的問題不是一朝一夕,所以調整也不是需要長期和堅持的事,這沒有捷徑走。二、如果已經發展到疾病的程度,必須得找正規的醫生去全面診治。

三、中醫生講究的是辯證,因為我們人的身體是一個有機體,有些同一個病症的表現,但調整和治療方式不同,就是因為每個人體質的不同。因此各位在學習瞭解無論是食療、還是具體到治療,都要以辯證的態度來看。不能一蹴而就,更不能以偏概全。

從今天起,我將在陸續推出從飲食、日常保健、中藥祛溼等幾個方面,把祛溼各種方式介紹給大家。

可以說我們身體常見的小問題,很多都是由溼氣所致。尤其是女性朋友,更容易招惹溼氣入體,並且炎熱的夏季,雨水多,很容易招致溼氣。臉上長痘、婦科疾病等等,很多是與溼有關,溼的產生即有外因也有內因。溼邪如果不去,吃再多的補品、藥品都如同隔靴搔癢,隔山打牛。生活中很多人患上了脂肪肝、哮喘、高血壓、心腦血管等疾病,甚至惡性腫瘤,其實這些病都跟溼邪、痰溼有關。

玉米鬚養生功效

玉米鬚性味甘淡而平,入肝、腎、膀胱經,中醫學中認為玉米鬚有利水消腫、涼血、瀉熱、祛除體內溼熱之氣、平肝利膽,還能抗過敏,治療腎炎水腫、肝炎、高血壓、膽囊炎、膽結石、糖尿病、鼻竇炎、乳腺炎等功效。

飲食祛溼 | 玉米鬚這樣泡水喝  可排體內溼邪

玉米鬚煮水 利溼消腫

若想要有效發揮玉米鬚的作用、不造成身體額外負擔,究竟該怎麼飲用呢?雖然性味甘平的玉米鬚,屬於中醫中“平補”的食材,對任何體質都不易產生副作用。但仍提醒,任何事物皆勿過猶不及,切勿將玉米鬚水完全取代日常應攝取的所有水分,而應適度替代即可。以下是玉米鬚水的建議飲用方式:

飲食祛溼 | 玉米鬚這樣泡水喝  可排體內溼邪

★ 玉米鬚水

材料:視個人需求決定添加玉米鬚的量,體重過重有減重需求者來說,可以施用3錢左右;至於希望達到日常保健者,則建議以2錢的份量沖泡較為合適。

作法:將玉米鬚放入800C.C.的滾水中熬煮收幹至600C.C.左右,即可熄火飲用。

作用:酌量適度飲用有助於通暢人體肝、膽、腎等經脈,併發揮利尿、代謝人體多餘水分、消除水腫問題的作用。

除了單純的玉米鬚水方式外,針對上半身水腫問題特別嚴重,老是覺得臉部浮腫不堪的人,設計一款除了消除水腫外,有助加強淋巴代謝的“活血玉米鬚飲”,給大家參考:

★ 活血玉米鬚飲

材料:玉米、益母草、丹參

作法:將上述所有材料簡單沖洗乾淨後,放入800C.C.的滾水中熬煮收幹至600C.C.左右,即可熄火飲用。

作用:玉米鬚,能利尿、去溼、消水腫;益母草,有活血、利水的作用;丹參則有助提升、加強氣血與淋巴循環。

飲食祛溼 | 玉米鬚這樣泡水喝  可排體內溼邪

禁忌:由於益母草性質偏寒涼,且有活血作用,因此有腹瀉、腸胃功能不佳、發燒、懷孕、哺乳中的婦女不宜飲用。

玉米鬚食療方

苡仁玉米鬚粥

薏苡仁50克,大米50克,鮮玉米鬚15克,白茅根15克。先煮白茅根、玉米鬚,20分鐘後去渣,加入薏苡仁、大米煮成粥食用。可清熱除溼,利尿退腫。

飲食祛溼 | 玉米鬚這樣泡水喝  可排體內溼邪

玉米鬚白茅根湯

玉米鬚30克,白茅根30克,紅棗8個。用冷水浸泡以上三味1小時後,文火煎煮40分鐘,分兩次吃棗喝湯。可清熱利膽排石,適用於肝膽溼熱型膽石症。

後記:玉米鬚即可作為一味中藥,也可煮水喝作為日常祛溼的保健作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