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人會:加速推動氫燃料汽車發展,將在山東建立試點

百人會:加速推動氫燃料汽車發展,將在山東建立試點

由於氫燃料電池具有零排放、零汙染的特性,被業界認為是未來清潔環保的理想技術,是“終極新能源動力解決方案”。6月28日,由清華大學、中國電動汽車百人會、國際氫能委員會在清華大學聯合舉辦的“突破核心技術 打造產業生態”氫能產業創新發展論壇上,大咖雲集。

全國政協副主席萬鋼、中國電動汽車百人會理事長陳清泰、國家能源集團總經理凌文、中國工程院院士幹勇、國際氫能委員會聯席主席Yang Woong-chul,以及眾多車企、配件企業等大咖紛紛發表講話,共同探討氫燃料汽車在國內的發展趨勢。

全國政協副主席萬鋼:氫能產業複雜,單純靠市場和企業無法完成

全國政協副主席萬鋼表示,新能源汽車已經成為全球汽車產業轉型升級的一個標誌。目前全球新能源汽車累計銷售量突破340萬輛,中國佔比超過50%,為節能減碳,應對氣候變化作出了貢獻。

百人會:加速推動氫燃料汽車發展,將在山東建立試點

然而在氫燃料汽車方面,還有七個需要重點解決的問題。第一,產業化、商業化進度顯著落後;第二,一些關鍵技術難題久攻不下,而且差距明顯;第三,產業鏈比較薄弱,工程化能力不足;第四,企業主體作用缺失;第五,制氫、供氫和加氫的系統比較落後,造成氫成本劇增;第六,技術標準、檢測體系嚴重滯後;第七,國際開放合作還急需加強。

對此全國政協副主席萬鋼表示,通過這次論壇,希望生產燃料電池、研究燃料電池整車和研究燃料電池主要系統,以及供氫系統的各方能夠形成一個共識:在有車的地方建上必要的供氫系統,這是推動電動汽車發展中獲得的一個十分重要的經驗。

中國電動汽車百人會理事長陳清泰:動力電池與氫燃料電池並行發展

中國電動汽車百人會理事長陳清泰表示,從長遠看氫燃料是汽車能源的一種終極解決方案,相關零部件和專業性公司也在快速增長。2017年,全國燃料電池商用車的產量達到了1226輛,燃料電池電動車開始進入試運行階段。但是,從運用期向產業化轉型是一個十分艱難的過程,一些發達國家和跨國公司對此已經做了長期的努力,有的半途而廢,我國企業對此要有充分的準備。

百人會:加速推動氫燃料汽車發展,將在山東建立試點

有兩點值得注意:第一、氫能是一種普適性的能源,氫燃料電池是一種普適性的轉換裝置,氫能開發和利用中,難度最大、最典型的應用場景是氫燃料電池汽車,把它作為氫能利用的技術突破口是很好的選擇。

另外,氫燃料電池汽車對儲能電池的電動汽車不是一般的替代關係,兩者在行駛中都是零排放,在不同的運行場合各有所長。所以從長遠來看,要將是車載動力電池的電動汽車與氫燃料電池汽車並行發展,不可顧此失彼。

  國家能源集團總經理凌文:中國搞氫能有三大優勢

國家能源集團總經理凌文表示,中國要搞氫能有三個天然的優勢加一個巨大的市場,這三個優勢是:第一,中國的資源儲備可以說缺油少氣相對富煤,而煤制氫在所有的制氫領域是最便宜的;第二,每年大量的可再生能源的棄用。我國可再生能源裝機量在逐年增長,但是每年棄用的電量也是驚人的。去年保守的統計棄電量為1000億度,而國家能源集團自己的大渡河水電站去年一年棄電量為120億度。如果用這些棄電量去電解水制氫,5度電如果能換來1方氫,大約可制氫24億方;第三,化工的副產氫,包括焦制氣、煤化油、煤化工,化工企業制氫量很大。中國本身也是一個適合氫能發展的巨大市場,可以將氫應用在車用動力、分佈式發電等領域。

中國工程院院士幹勇:發揮體制優勢打造產業生態

中國工程院院士幹勇談到,構建氫能源的產業生態系統,是目前最重要的任務。要解決當前所有人關心的問題,一個是燃料電池系統的購車成本,關鍵還有運行環境和運行成本,包括它的續駛里程、加氫時間、經濟上的可行性,還包括與純電動的競爭、客戶體驗等。

百人會:加速推動氫燃料汽車發展,將在山東建立試點

中國工程院院士幹勇以山東為例,目前山東在搞“中國氫谷”,全省統一行動,打造氫能全產業鏈。首先山東的化工副產氫巨大,僅煤制氫大概87萬噸左右,資源優勢非常好。包括市場優勢,氫能高速公路的建設將會比別的省來得更快,六千多公里的高速公路掌握在山東一兩家的國有企業手裡,只要政策出臺,120個高速公路的服務站稍加改造就能建成加氫站。2030年山東全省高速公路規劃圖已出臺,新能源加氫站的大規劃也已經出來。為打造“中國氫谷”山東設立了一個五百億的中國氫谷新能源發展基金。

同時中國工程院院士幹勇也談到,氫能源必須要吸取鋰動力電池的教訓,先搞電池後搞充電樁輔助系統是不行的。中國市場巨大,氫能源技術前景廣闊,我們預計在2050年中國要率先進入氫能源時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