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州区一干部倒在了扶贫路上,却永远活在人们的心里!

玉州区一干部倒在了扶贫路上,却永远活在人们的心里!

玉州区一干部倒在了扶贫路上,却永远活在人们的心里!

匆匆——这是他的爱人吴老师对他最深的印象。同许多在扶贫一线战斗的同志一样,原玉州区扶贫办副主任李勇总是匆匆走在脱贫攻坚工作路上。

2017年1月9日,李勇的小女儿早产。他在朋友圈调侃道:“我家二宝提前来了,像他老爹怕迟到……”简简单单一句话,如今看来却令人有些心疼。这名党的好干部,直至生命的尽头,仍旧将他全部的心思放在扶贫工作上。

2015年李勇调到玉州区精准办以后,他时常带队督查扶贫工作、检查扶贫项目、协调部门镇街、撰写汇报材料,对组织安排的工作从不推诿延误,对扶贫工作中需要办理的事项从不积压,对有损机关干部形象的事情从不去做……在李勇和玉州区全体党员干部的共同努力下,玉州区较好完成了2015年精准识别工作;2016年,玉州区扶贫工作被自治区列为广西脱贫摘帽台账较为规范的29个县(市、区)之一,顺利通过自治区精准脱贫摘帽核查验收。

2018年4月,李勇被授予2016—2017年度全区脱贫攻坚先进个人。而他却在2017年4月27日,因肝癌永远离开了他所热爱的这个世界。

玉州区一干部倒在了扶贫路上,却永远活在人们的心里!

▲2015年12月,李勇(右一)生前开展建档立卡登记试点工作的情景。

献身扶贫,他无怨无悔

2015年10月,李勇从玉州区科协抽调到玉州区精准办。不少朋友问他,“在科协不是挺好的嘛,干嘛愿意调到扶贫办这个又忙又累又难做的地方?”“他总笑笑说,组织叫我到哪里工作,我就到哪里工作。”玉州区大塘镇原党委副书记钟镜良回忆说。在精准办的日子,面对繁重的精准识别任务,李勇从未有过抱怨,一心一意扑在了工作上。

繁冗的扶贫工作,使得李勇鲜有时间陪伴家人。“总感觉他有做不完的工作。”吴老师告诉记者,“他总说,敬业是一个党员干部最基本的素质。半夜接到电话,一样要起来处理工作。家里备了一台打印机,就是专门为他写材料用的。”在吴老师的印象里,他的背影永远是匆匆的。

而在与肝癌斗争的最后一刻,李勇心心念念的,仍是未完成的工作。“那时候,他在病床上迷迷糊糊地说着梦话:那个数据错了,这个材料要赶紧上报……”采访过程中,吴老师止不住哽咽。

众人眼里的基层工作能手

采访过程中,记者在李勇办公桌上看到,有一份刚刚起草的《玉州区2017年预脱贫摘帽村的调查研究报告》。这份调研报告中,详细地记录着玉州区扶贫事业需进一步攻坚克难的地方。调研报告写到:要全心投入到脱贫攻坚工作中去,把脱贫工作作为今年的头等大事来看待。该入户就入户,该加班加点就加班加点,提前做好心理准备,脱贫条件欠缺什么,我们就要改善什么。

在李勇的同事看来,他是一个沉醉在扶贫事业中的好同志,是善于跟老百姓打交道的好党员。

如今玉州区城西街道新定村已基本实现道路硬化。而在2016年,村里的几条烂路,曾让第一书记冼飞头疼不已。“特别是其中一条烂路,有几户人家一直阻挠,施工一度中断,我们都想放弃了。但将情况汇报给李勇后,他决定由他来做农户的工作。”冼飞告诉记者。后来,李勇三度下村,给这几名农户做思想工作,随后召开了村民代表大会,与村民代表商量解决的办法,将各方关系处理好了,最终劝服了这几名农户,烂路得以顺利修好。

“农村工作需要我们花更多时间、更多耐心,和老百姓分析利弊,才能得到他们的支持。”李勇的话,让冼飞铭记于心。

他带病工作,瞒过了所有人

2016年底,李勇的同事就发现了他的脸色越来越差,身体越来越瘦弱。

“老李,你精神不太行,要不请个假去医院检查一下?”玉州区仁厚镇副镇长彭远锋回忆他跟李勇的一次对话,然而李勇却是笑了笑说,“等忙完了这段时间,我再请假去检查身体,顺便好好休息。”

然而,他常常是忙完了带队督查镇街工作,接着忙检查扶贫项目落实情况,然后去忙迎接自治区核验……期间,看着他日渐消瘦的模样,领导和身边同事们多次建议他请假休息。他总是婉拒道:“以后再说吧,关键时刻不能请假。”请假这事儿,始终一拖再拖,他依旧像往日那般拼搏。

直到2017年3月,吴老师打去电话,代李勇请病假,同事们才知晓他得了重病,是肝癌晚期。

“小女儿早产时,他知道后就请假匆匆来到,气喘吁吁的,连抱女儿的力气都没有。不久后他又匆匆去上班了,他总说,他手头上的工作和项目别人不熟悉,别人接替不合适。”吴老师回忆道。

“即使在病床上,他心心念念的仍是尽快编制出基础设施建设项目,以免耽误贫困村的基础设施建设。我们玉州区扶贫事业损失了一位干将呀。”李勇曾经的同事陈亮沉沉叹气。

他留下了不灭的烛光

2017年4月27日,李勇匆匆走了。

在李勇的手机里,有一张他躺在病床上的照片。照片中,他瘦弱异常,却用目光注视着妻子怀中的小女儿,尽力伸手抚摸着,已读初三的大女儿站在病床前,勉强露出笑容。吴老师告诉记者,李勇躺在病床上说不出话时,他伸出了四个手指头。“我懂他的意思。我们曾经说过,一家四口永远在一起。”吴老师回忆道。

“看看,这是他的扶贫笔记本,这一袋子有10本,还有一沓厚厚的资料,家里还有五个这样的袋子,我做老师,都没有像他这样多的笔记。”吴老师说着,翻开李勇的笔记本,字迹隽永而清晰,每一件事情一清二楚地记录着,没一处笔墨含糊。

动情处,吴老师哭出了声音。记者不忍继续采访,她却安慰道,“你要采访细一些。等你们报纸出来以后,我要永久保存。小女儿对于父亲的印象还没有,她长大以后,我要拿着这份报纸,告诉她,她父亲曾是多么了不起。”

“玉州区的扶贫工作任重道远,我们深以为哀失去了一个好战友。”陈亮说,“我们扶贫战线上的人,永远铭记李勇忘我的精神,以坚定的决心打赢脱贫攻坚这场战争。”

李勇去世以后,玉州区全体党员干部在追念李勇先进事迹的同时,纷纷表示以更大的决心决胜全面小康,弘扬李勇精神,完成逝者心愿。李勇就像一枚烛光,激励着所有奋战在扶贫一线的同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