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日入伏:高溫、潮溼、悶熱的日子來了

在副高控制下的夏日,陽光不遺餘力地滲透到每個角落,站在梧桐樹的綠陰下依然能感覺到暑氣的薰染。在市氣象臺本週的天氣預報中,幾乎每一天的最高氣溫都爬上35℃+。這還只是百葉窗裡的氣溫,正午陽光暴曬下的馬路上,氣溫還會飆升。

明天,我們正式踏入三伏天——一年當中氣溫最高,並且潮溼、悶熱的日子來了。受副熱帶高壓西伸的影響和控制,我市持續晴熱高溫少雨的盛夏模式拉開大幕。

根據中央氣象臺最新氣象預報,自昨天開始,未來10天,我國中東部地區將迎來今年來範圍最廣、強度最強高溫天氣。最強時段,預計全國高溫面積可達364萬平方公里,將覆蓋21個省份。中央氣象臺首席預報員孫軍介紹:“本次高溫範圍大,持續時間長,強度強,影響位置偏北。從目前預報來看,將是今年以來範圍最廣、強度最強的一次高溫過程”。北方出現高溫天氣是由於目前受到大陸西風帶的偏西北氣流控制,未來會轉為受大陸暖高壓控制,天氣晴朗,太陽輻射強,高空也盛行下沉氣流,白天地表升溫快。

我市這周內每天的最高氣溫都在35℃以上,極端最高氣溫在37℃左右,低溫也是蹭蹭上升,保持在24℃以上,若不借助空調和電扇,恐怕夜眠也不得安寧。關鍵的是本週雨水還偏少,降水量只有0.0~3.0mm,更是助長了高溫的囂張氣焰。

俗話說,“熱在三伏”,看來其言不虛。河大文學院教授李國平說,“三伏天”是按照我國古代的“干支紀日法”確定的。每年夏至以後第三個庚日(指干支紀日中帶有“庚”字的日子)為初伏,第四個庚日為中伏,立秋後第一個庚日為末伏,合起來稱為三伏。一般來說,每伏十天,三伏共三十天,但有的年份“中伏”為二十天,則共有四十天。李國平指出由於每年第一個庚日出現的時間不同,所以三伏起止時間不同。庚日是10天出現一次,所以三伏天有30天或40天。今年的“三伏天”就是40天,分別是頭伏10天,7月17日-2018年7月26日;中伏20天:7月27日-8月15日;末伏10天,8月16日-8月25日。從2015年到2020年,三伏天都是40天的“超長待機”。

市氣象局副局長仝文偉說,入伏後,地表溼度變大,每天吸收的熱量多,散發的熱量少,地表層的熱量累積下來,所以一天比一天熱,進入三伏,地面積累熱量達到最高峰,天氣就最熱。另外,夏季雨水多,空氣溼度大,水的熱容量比干空氣要大得多,這也是天氣悶熱的重要原因。七八月份副熱帶高壓加強,在副高的控制下,高壓內部的下沉氣流,使天氣晴朗少雲,有利於陽光照射,地面輻射增溫,天氣就更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