努力實現村集體經濟「破零」全覆蓋

中國鄉趣網訊 這是一個貫徹中央要求、立足青海實際、經過深思熟慮作出的重大決策:6月22日,我省召開全省村集體經濟“破零”工程動員部署會議,這意味著,村集體經濟“破零”工程在我省全面展開,一場如火如荼的消除農村集體經濟空殼村的戰鬥全面打響;

這是一個青海大力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攻克深度貧困征程的里程碑:村集體要變富了,有錢辦事讓村黨組織腰桿硬了,共享發展成果讓群眾幸福感強了。……

截至2018年5月,從摸底情況看,我省大部分行政村無集體經濟收入,村集體經濟發展基礎薄弱,村黨支部主要靠財政補助的工作經費維持運轉。由於缺乏集體經濟作為基礎支撐,村黨組織“無錢辦事”的問題較為突出。

為進一步破解村集體經濟發展難題,增強基層黨組織的凝聚力,提高村級組織服務群眾的能力,根據省委安排部署,到2020年,我省將基本消除集體經濟空殼村,實現“破零”工程全覆蓋;到2022年,進一步提升“破零”質量、鞏固“破零”成果,使每個村都有穩定的集體經濟收入,確保廣大農牧民群眾都能合法平等享有集體經濟發展成果……

深入調研精心謀劃

全省村集體經濟“破零”工程,是一項造福百姓的民心工程,也是一項無現成經驗可遵循的創新工程。為了積極穩妥地推進這項工作,去年8月,全省各地各有關部門對發展壯大村集體經濟進行了深入調研摸底,在把握總體方向、制定相關政策、指導產業發展等方面進行了積極探索和實踐。

今年初,省委十三屆三次全會提出“啟動實施集體經濟‘破零’工程,力爭到2020年基本消除集體經濟‘零收入’村”。“啟動農村集體經濟‘破零’工程和新型農牧業經營主體、新型職業農牧民培育工程。”5月15日,省委常委會審議通過《關於實施全省村集體經濟“破零”工程的指導意見》《青海省村集體經濟發展基金設立方案》和召開動員部署會議相關事宜。

“好風憑藉力,送我上青雲。”制度保障是順利推進“破零工程”的重要因素,為推進省委工作思路和各項工作要求的落實,省委有關部門主動進位、積極作為,集聚多方共同發力,“三位一體”上下聯動;科學完善工作制度,建立了全省村集體經濟“破零”工程領導小組,領導小組下設產業指導、綜合協調、資金支持三個專項工作組,制定了全省村集體經濟“破零”工程領導小組專項工作組議事規則,凝聚資源合力,助力破解難題。

明確目標探索路徑

按照省委部署,我省村集體經濟“破零”工程將堅持“黨委領導、政府搭臺、市場拉動、政策扶持、創造條件、村為主體、村民‘唱戲’”的總體思路,按照“三年全覆蓋、五年上臺階”兩步走的目標任務,做到科學謀劃、綜合施策、有機統一、全面發展,實現短期“破零”與可持續發展相統一、集體增利與農民增收相統一、壯大村集體經濟與加強鄉村治理相統一、發展村集體經濟與加強基層黨組織建設相統一,力爭到2020年基本消除集體經濟空殼村,實現“破零”工程全覆蓋。

在“破零”的過程中,我省明確提出集體股份分紅型、盤活集體資產型、利用集體資源型、推進土地經營型、興辦經濟實體型、發展物業經濟型、開展服務創收型7種“破零”發展模式。強調各地立足經濟基礎、區位優勢、資源稟賦等情況,選擇好適合自己的發展路子,堅持對症下藥、有的放矢,積極探索創新特色發展路徑,把優勢牌打好、把特色路走活,促進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努力形成“百花齊放春滿園”的發展態勢。

用活政策優化產業

如何用活各項政策,進一步構建“破零”工作創新機制,對於實現全省村集體“破零”目標意義重大。在這方面,我省將進一步加強財政、金融、土地等方面的政策扶持力度,支持村集體經濟發展。重點抓好推進農牧區產權制度改革,真正讓集體資產“動”起來、“活”起來;充分發揮好全省村集體經濟發展基金作用,用好金融槓桿撬動社會資本跟進,實現財政資金“倍數效應”,激活村集體經濟“細胞”,增強村集體經濟“造血功能”。

同時,還將加強人才隊伍建設,通過引導選派優秀黨員幹部到集體經濟組織掛職、吸引外出務工人員回鄉創業、立足本土培育能人等方式,不拘一格選人用人,為發展壯大村集體經濟提供人才支撐。

在產業佈局方面,我省將把“破零”工程融入到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大局中、融入到深化農牧區改革進程中、融入到推進精準脫貧攻堅戰中、融入到建強基層組織“堡壘”中。通過優化產業供給,把發展高原特色產業作為村集體經濟“破零”工程的重頭戲和持續發展壯大集體經濟的主要途徑,加強產業發展的宏觀指導和整體規劃,探索各具特色的村集體經濟發展模式。

進一步用好涉農資金,在建立健全涉農資金整合和統籌安排的長效機制上下功夫,結合實際,加強對資金的整合、統籌、創新和嚴管,力爭做到管理理念更加創新、安排更加科學、管理更加規範、使用更加有效。(作者:何敏青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