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夫越高越能喝?我們都被電視劇騙了!

在中國古代小說中但凡描寫一個人武功不得了時總是會帶著喝酒的場景,似乎武功水平總是與酒量成正比,前有關羽溫酒斬華雄後有武松景陽岡酒後打虎的佳話!

所以,小時候我一直以為,武功越高的人,喝酒就越厲害。你看喬峰喝十碗酒都不帶眨眼的!

難道,真的武功越好的人越能喝嗎?

功夫越高越能喝?我們都被電視劇騙了!

是時候為你解密了!

中國白酒釀造主要分為兩個時期,第一個階段是自然發酵階段,歷經數千年,人們主要憑藉經驗去發酵,以手工操作為主生產規模一般不大。並且成品酒沒有一套可量化的檢測指標作保證。

在引入蒸餾酒技術前,古代以釀造酒為主。將糧食放入蒸籠蒸熟是釀酒的第一步,在糧食中拌入酒麴,經過蒸煮後更有利於發酵!在傳統工藝中,半熟的糧食出鍋後,要鋪撒在地面上,這是釀酒的第二道程序,也就是攪拌、配料、堆積和前期發酵的過程。

隨後在厚度8到25釐米不等的酒窖裡完成釀酒的第三道工序——後期發酵!

功夫越高越能喝?我們都被電視劇騙了!

在沒有足夠成熟的蒸餾技術,古代釀酒止步於此!因此往往酒精濃度很低!

就以武松為例:北宋末年宋徽宗在位宣和年間在這個山東省聊城陽穀縣城東16公里張秋鎮境內的景陽岡,一個人煙稀少放入偏僻之處,釀酒的工藝自然一般,加之小說原文有提到店家給武松"篩酒",即是去掉濁酒表面的原料及酵母等雜質、並溫酒揮發掉一定的甲醇。武松喝的應該屬於三四度的濁酒,跟現在喝啤酒差不多。

功夫越高越能喝?我們都被電視劇騙了!

所以,現在就算讓各位去像古代俠侶般一罈一罈的豪飲,可未必比現在喝醇香釀造的酒來得舒坦~

以後我們看電視劇,看到那些英雄大口吃肉、大碗喝酒時,可就不要再震驚了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