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式教育里的矛盾:父母想着孩子报恩,孩子等着父母道歉!

之前在日本有个很火的节目——学生们的天台告白。

简单地说,就是鼓励学生走上天台上,当着众人的面大声喊“喜欢你”。

中式教育里的矛盾:父母想着孩子报恩,孩子等着父母道歉!

这一系列屋顶告白的活动,是日本男子偶像团体V6很早之前的综艺节目《校园疯神榜》里的经典环节「未成年的主张」,2017年V6的综艺里复活了这个玩法。

而内地最近也出了一档类似的节目国内版是是湖南卫视做的,叫《少年说》。

中式教育里的矛盾:父母想着孩子报恩,孩子等着父母道歉!

先不比较两档节目之间的差距,我们就直观的看看内地节目里中国式父母和孩子之间鸿沟!

国内节目里,肯定不能出现孩子们相互喜欢的情节。

唯一一个说要表白的女孩,下面同学很兴奋,字幕还在铺垫气氛……

中式教育里的矛盾:父母想着孩子报恩,孩子等着父母道歉!

中式教育里的矛盾:父母想着孩子报恩,孩子等着父母道歉!

中式教育里的矛盾:父母想着孩子报恩,孩子等着父母道歉!

结果她喊出的是——李白。嗯,唐代诗人李白。

中式教育里的矛盾:父母想着孩子报恩,孩子等着父母道歉!

不能提puppy love,学生们上台喊话要喊什么呢?

亲子关系是主要内容。

于是,就看到了非常典型的自以为是的父母,还有被压抑得好痛苦的孩子们。

“别人家的孩子”。

这个初一女孩特别惹人心疼。

她吐槽的是:妈妈总拿隔壁家的孩子和自己比较,给自己造成了很大压力。

中式教育里的矛盾:父母想着孩子报恩,孩子等着父母道歉!

那个“别人家的孩子”正好就是自己全班第一、全年级第一、全校第一、全联盟第一的学霸女闺蜜。

中式教育里的矛盾:父母想着孩子报恩,孩子等着父母道歉!

妈妈经常说,你这么差,那谁谁怎么会和你做朋友。哇这真的很刺人了啊....

中式教育里的矛盾:父母想着孩子报恩,孩子等着父母道歉!

孩子憋屈了,向妈妈喊话说:孩子不只是别人家的好,你怎么都看不到我的努力??

中式教育里的矛盾:父母想着孩子报恩,孩子等着父母道歉!

观众只是看孩子这么委屈就已经很心疼了,没想到这个妈妈不为所动。

简单感受一下她这一套一套的说辞……滔滔不绝……

中式教育里的矛盾:父母想着孩子报恩,孩子等着父母道歉!

这位妈妈的大概意思是:

1.觉得平时和孩子说的问题都很客观。

2.不否认把孩子和别人家孩子比较。但是并不是只和孩子的“学霸女闺蜜”比较,而是和很多人比了。

3.目的是想让孩子从这些比较中学习到好的学习方法和学习习惯。

在她超级自信的训话中,各种的成功学措辞扑面而来。

中式教育里的矛盾:父母想着孩子报恩,孩子等着父母道歉!

孩子说老被打击很难受,妈妈立刻表演了当众教训打击孩子,真是绝了。

女儿不服气,继续控诉妈妈平时打击自己的行为,说自己的努力妈妈永远看不到。

中式教育里的矛盾:父母想着孩子报恩,孩子等着父母道歉!

而妈妈说:我觉得你性格就缺打击,不打击下你就容易飘。

中式教育里的矛盾:父母想着孩子报恩,孩子等着父母道歉!

女儿:我不适合激将法啊!你们总是打击我,我很痛苦啊。

中式教育里的矛盾:父母想着孩子报恩,孩子等着父母道歉!

而妈妈又在回避话题:我承诺你的我都做到了,但是你承诺的你做到了吗?

中式教育里的矛盾:父母想着孩子报恩,孩子等着父母道歉!

天啊,这么强硬、理直气壮的样子,到底怎么沟通啦......

中式教育里的矛盾:父母想着孩子报恩,孩子等着父母道歉!

女儿再三要求希望妈妈不要再打击教育自己了。而妈妈在底下滔滔不绝。

最终小女孩哭着跑下了台子.....

中式教育里的矛盾:父母想着孩子报恩,孩子等着父母道歉!

就电视节目片段来看,这个女孩很优秀啊。

她讲的话都逻辑清晰观点明确,态度还很有礼貌。小姑娘上台时有对主持人点头问好;中途被妈妈气哭时,她一度是受不了想走了的,但还是等妈妈说完才下去。

中式教育里的矛盾:父母想着孩子报恩,孩子等着父母道歉!

女孩下楼后,她的好朋友安慰她说:“我妈妈也经常夸你,你也是我的别人家的孩子....” 但是可惜的是坚持“打击教育”的妈妈没有珍惜她的这些品质。

中式教育里的矛盾:父母想着孩子报恩,孩子等着父母道歉!

接下来很有戏剧性的一幕是,原来这个安慰她的另外一个女孩,就是妈妈最喜欢的别人家的孩子——“全联盟第一的学霸女闺蜜”。

中式教育里的矛盾:父母想着孩子报恩,孩子等着父母道歉!

她接着好朋友的棒,上台诉说自己成为别人口中的“别人家的孩子”的压力。

中式教育里的矛盾:父母想着孩子报恩,孩子等着父母道歉!

她都这么优秀了,但父母的苛刻要求是无止境的。

也会捏住她的缺点不放,全盘否定她。

中式教育里的矛盾:父母想着孩子报恩,孩子等着父母道歉!

学霸女闺蜜的演讲中最气人的一点是台下那位妈妈的反应吧。

自己女儿说话时,她完全无视孩子的痛苦;而当女儿的学霸女闺蜜上台时,她整个人都是欣赏投入的表情在看“别人家的孩子”。

中式教育里的矛盾:父母想着孩子报恩,孩子等着父母道歉!

女学霸说,孩子们最大的敌人是自己。

中式教育里的矛盾:父母想着孩子报恩,孩子等着父母道歉!

而台下固执的妈妈居然听进去了,带头鼓掌说学霸女闺蜜说的才是正确的。

中式教育里的矛盾:父母想着孩子报恩,孩子等着父母道歉!

你自己女儿跟“别人家的孩子”说的明明是一件事啊!!

上台前,那个苦恼的女儿已经很紧张了,她已经预知到妈妈的反应,会怼死自己。

中式教育里的矛盾:父母想着孩子报恩,孩子等着父母道歉!

主持人问,说完后问题有没有可能改善,璟颐也是默默叹了口气。

中式教育里的矛盾:父母想着孩子报恩,孩子等着父母道歉!

妈妈最后在主持人的引导下,才柔和了一些,夸了女儿的优点。

中式教育里的矛盾:父母想着孩子报恩,孩子等着父母道歉!

女儿听完感觉一般:“她就只会夸我这些。”

中式教育里的矛盾:父母想着孩子报恩,孩子等着父母道歉!

相比之下,学霸小姐妹对她的欣赏就很真诚了:“最善良大胆,是无可替代的。”

中式教育里的矛盾:父母想着孩子报恩,孩子等着父母道歉!

一夸完,小姑娘就被感动到,钻到学霸闺蜜怀里了。可见真正的理解和鼓励有多重要。

中式教育里的矛盾:父母想着孩子报恩,孩子等着父母道歉!

要不是有主持人的圆场、和贴心好朋友的安慰,这个场面会一辈子给女孩留下阴影的吧。

看中国版的节目,最深的感受是,孩子太辛苦了,父母太傲慢了。

有孩子站在台子上问妈妈,你是不是不那么爱我了,为什么接我的电话都这么冷漠?有同学站在台子上质问父母说,你为什么这么忙,你为什么没有时间理我?!

中式教育里的矛盾:父母想着孩子报恩,孩子等着父母道歉!

成绩下降了就唠叨,自己好不容易把成绩搞上去,可父母看不到也听不到。

中式教育里的矛盾:父母想着孩子报恩,孩子等着父母道歉!

好多女孩上去吐槽的都是父母平时怎么说自己成绩烂,没有资格玩的。

中式教育里的矛盾:父母想着孩子报恩,孩子等着父母道歉!

不少学生上来喊话都是要大人兑现承诺的,他们说过话根本不算话。

中式教育里的矛盾:父母想着孩子报恩,孩子等着父母道歉!

但糟糕也最有代表的就是第一个爱说“别人家孩子”的妈妈。

不管孩子怎么说自己有多么的辛苦,她就一副“虽然你说的很对,但我有我的道理你要听”的样子。

中式教育里的矛盾:父母想着孩子报恩,孩子等着父母道歉!

这种家长没有办法对自己孩子的痛苦共情,这太可怕了。

学生跟老师的对话里也有些问题。

有个初中生很熟练地对老师说出了“你都奔三了还没男朋友”这种话。

中式教育里的矛盾:父母想着孩子报恩,孩子等着父母道歉!

不过老师还是笑眯眯地跟学生约定:我在你中考前找到男友,你中考要考到全优。

中式教育里的矛盾:父母想着孩子报恩,孩子等着父母道歉!

看上去其乐融融,可是我还是觉得两边的发言都很有点怪怪的,学生这么小就已经默认“快到30岁一定要找个男友”了吗?这样当众喊出来好吗?

老师时刻鼓励学生要考好成绩,到了要跟自己的婚恋进度表挂钩的地步?

几期节目看下来,可能最可圈可点的就是这个:一个男孩子跳健美操会被同学取笑,他当众表演了健美操,告诉大家不要有偏见,男女都可以跳健美操。

中式教育里的矛盾:父母想着孩子报恩,孩子等着父母道歉!

在国内版节目有一种很明显的“秩序”,大人自以为是大人,不管孩子怎么说,都要摆出一副真理在握的样子。

他们觉得天下最重要的道理就是:孩子一定要成绩好,你有什么烦恼,父母老师都是为你好的,反正你一定要把精力都放学习上。

中式教育里的矛盾:父母想着孩子报恩,孩子等着父母道歉!

问题是,孩子不被尊重,孩子的兴趣爱好被剥夺,这都是基本需求没有得到满足,家长们怎么就能那么振振有词地说,“等你成绩好了我才能答应你”呢?

微博上的视频片段里,评论全都是觉得这种家长太令人窒息的。

中式教育里的矛盾:父母想着孩子报恩,孩子等着父母道歉!

中式教育里的矛盾:父母想着孩子报恩,孩子等着父母道歉!

中式教育里的矛盾:父母想着孩子报恩,孩子等着父母道歉!

国内的节目,看到的是被应试教育逼到无奈的孩子,还有根本听不进孩子心声的父母。

当然,国外也会有应试教育的问题,也有糟糕的父母。

但是中外两档节目有一个根本区别是:原版节目找到一个让孩子可以抒发自己真实想法、大家都去理解他的环境:国内版的节目就像是开班会,虽然学生在发言,但整个秩序,还是老师和家长说了算的。

即便大人摆出一个“来来来你说说心里话”的姿态,但孩子的“心里话”,是不算数的,什么心里话,都要服从成绩第一重要、做个乖孩子这些原则。

其实现在已经有很多家长转换了态度和观念,但还是会有执迷不悟的家长,用着应试教育的态度教育着孩子!只能说家庭教育永远不是家长了独大说了算这么极端,良好的沟通才是关键!家长无需高姿态对孩子!没那么多一学就会的孩子,也没有那么多十全十美的父母!都需要相互理解学习,这才是良性循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