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田玉不算瑕疵的美——漿石篇

上次和大家聊了聊和田玉中的瑕疵,水線篇。我相信大家多少應該能有些概念。今天繼續說說和田玉中的另外一種瑕疵,漿石。同樣也是塞翁失馬焉知非福,看似瑕疵,卻大美。

和田玉不算瑕疵的美——漿石篇

先說說什麼是漿石?綹、裂、漿、棉、髒……按定義算,那是籽料瑕疵裡的一種,但其實漿石也是非常的美。​

和田玉不算瑕疵的美——漿石篇

首先來說漿石是什麼?漿石是籽料在形成過程中獨特的一種存在,可以說絕大部分籽料都會有漿石的存在,所以,正確地認識漿石是認識籽料的重要一步。

一般的解釋是玉中的氧化鈣析出癒合形成的。主要的觀感是籽料上帶有石性的一部分。它或許多少有一些玉性,但與籽料的玉肉有很大區別。

和田玉不算瑕疵的美——漿石篇

​​

漿的種類說法也有很多,活漿、死漿、新漿、老漿等等。簡單理解的話,就是一種能用得上的,一種就是要剔除的。而是在籽料上的形態也不相同,有的漿只是一小塊,無傷大雅,更添韻味。有的則是延至內部,橫七豎八,影響極大。

和田玉不算瑕疵的美——漿石篇

一般我們看到一塊大料子,很高的可能性見到漿石,各位看官看得少原料很少,而且多少網上發的圖片均是好料,所以感覺並不深刻,對於籽料上的漿石,具有幾種屬性。​

和田玉不算瑕疵的美——漿石篇

撥開好肉,鏈接漿石的位置本身有一種樸素滄桑的質感,而且易於雕刻。僵多為白色,它本身就具有一種感覺,有時不雕刻也會有一種畫面的感覺,這是僵賦予一塊籽料新的東西。​

和田玉不算瑕疵的美——漿石篇

而在玉雕當中,處理漿石的方法,多數也會用到俏色。因為漿石有很多顏色,比如白僵、黑僵、紫僵、黃僵帶翠的僵等等,各種顏色的組合,讓玉雕的俏色更加容易。

和田玉不算瑕疵的美——漿石篇

玩料的人總說漿石邊出細肉,雖然在實際當中,並非都是如此,但有些漿石邊的肉確實非常細膩,白度也好。

和田玉不算瑕疵的美——漿石篇

漿石邊出細肉從形成的角度來說,有可以解釋的地方,但並不完全行得通,只不過漿石邊細肉的情況,遇到的更多。當好的玉肉加上比較乾淨的漿石,它就能成為玉雕的絕佳材料。

和田玉不算瑕疵的美——漿石篇

對於乾淨範圍小的漿石來說,還是好處理的,但是如果是穿透、擴散的漿石,可能就像堤壩上的一個蟻穴,蟻穴雖小可潰千里長堤!在外面只是一個不起眼的小點,會在玉石內部造成很大的破壞。

和田玉不算瑕疵的美——漿石篇

有些漿面積過大,會影響整體的雕刻。大面積的漿往往會有一個問題,就是裡面的玉肉可能很少,如此漿料價值就會小很多。

但是還是有些漿石是能盤活的,越盤油性越好,最後甚至看不出這是漿,有些漿石性大,只適於觀賞,不適宜盤玩,所以帶漿的料子多為大料,小料的漿多會切除,當然這也要看具體情況。

和田玉不算瑕疵的美——漿石篇

玉雕師出作品前,都要對籽料充分理解後再創作,有些人見料先切僵,生怕僵會影響它的價值。但其實換個角度,漿石利用好了,就是鮮花上的綠葉,是一個更添美的襯托。

和田玉不算瑕疵的美——漿石篇

要說嚴格的漿石定義,漿石就是瑕疵,它沒有玉那樣的價值。但從雕刻上來說,漿猶如皮色,利用得當,它也會熠熠生輝!所以它才是不算瑕疵的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