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兒:再見 那七年

女兒:再見 那七年

早就有寫下我們故事的想法,卻不知如何下筆,斷斷續續寫過幾個人,卻又沒能成型。紙短情長,文字已裝不下七年的友誼,我終於知道,什麼叫文字太輕,回憶太重。

之前從不覺得我們該十分煽情地去面對離別,但卻在要說再見的那一刻,不自主地淚流滿面。

七年說長太長,說短太短。何況人生會有許許多多個七年,但卻少有這樣的七年。很多人都問過我為什麼是七年,解釋一下,我是小香玉藝術學校的第一屆學生,在校時長——七年。

讀小學三年級時,爸媽把我送到了學校。與此同時,也有一些和我爸媽一樣,放心讓孩子當第一屆實驗品的父母,把孩子送到這裡,和我做了同學。

就這樣,從小學三年級到初中三年級,中間,有因外地戶口轉走的,有因怕耽誤學習轉走的……最後,只剩下24個人的班級,並肩作戰到最後。

我相信這種感情與普通的七年不一樣,我們共同經歷過小升初,經歷過中考,經歷過舞臺演出的精彩,經歷學習生活中的眾多坎坷,而我人生中的少許挫折也同樣是這24“只”(也許只有他們才會懂得我為什麼會用這個形容詞)陪我度過的。

同樣的,我也要感謝學校,她真的像母親,給我們了比別的學校多無數倍的舞臺與機遇。就比如,我不相信別的學校像我這麼大的孩子,可以無數次到各大電視臺演出,可以到香港臺灣甚至外國展演,可以和很多大藝術家同臺交流……

女兒:再見 那七年

過去,同學們可能會抱怨學校這不好那不好,可當他們畢業走出學校,步入新校園時,又開始懷念起來,懷念整潔乾淨的宿舍,可以無限續餐的食堂,寬廣明亮的教室,小巧精緻的校園,狂躁又勵志的“洪弟”,嚴厲又慈愛的文化課老師,年輕又老辣的藝術課老師……太多太多。

記得中考的前一天,收拾東西準備離開。由於住宿,就會有大大小小的包需要帶走,班裡儲蓄了多年的“備用物品”也不得不清理出來。我們收拾了近一個小時,有種解脫了的感覺,終於可以離開學校,那一刻竟有“刑滿釋放”般的興奮。

直到從宿舍回來的路上,一個我並不認識的一年級小同學,拽住我的衣袖,輕輕地問道:“姐姐,你是要走了嗎,你是不再回來了嗎?”

我瞬間呆住,我是要走了?!我真的不再回來了?!這個地方我待了七年,看著它修路、建屋、種樹、栽花……看著人來人往,忘了自己也在一步一步走向遠方。

收拾好東西,準備離開,我笑著跟班主任老師道別,笑著跟我們的“小洪”校長說再見,笑著從大門走出,笑著笑著便哭了起來……在擁擠的人群中,我的眼淚如大河決堤,洶湧肆意。

女兒:再見 那七年

走了很遠,我下意識地回過頭,想再看一眼學校。這個動作是我在平常放學時想都不會想的,怎麼卻在要離開時不捨起來了呢?

透過朦朧的淚眼,我看到學校就靜靜地佇立在那兒,彷彿也帶著一絲傷感。當時心裡默想:我們是它送走的第一批學生,以後,我一定會想她的,也一定會非常想。

七年,彷彿剎那結束,但卻會讓我一輩子慢慢懷念。

再見,那七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