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好的家庭教育,是讓孩子回歸「小屁孩」的位置

“小屁孩”系列,家長們都知道的吧?上一組表情包,大家先感受一下:

最好的家庭教育,是讓孩子迴歸“小屁孩”的位置

什麼叫“小屁孩兒”?一種說法是,孩子就要像個孩子的樣子;第二種說法就是,對待他們要像屁一樣。當然,這只是玩笑,誰家孩子誰不疼啊?畢竟是十月懷胎箇中辛苦誰養誰知道!但是,很少有人關注到疼要有度,讓孩子迴歸本來的位置。

最好的家庭教育,是讓孩子迴歸“小屁孩”的位置

北京四中名校長劉長銘:“凡是把孩子放在第一位的,等待這個家庭的多半是悲劇。”中國實行獨生子女政策以來,越來越多的孩子都變成了”小太陽“,全家幾代人圍著一個孩子轉,孩子越來越不像孩子,而像是“爺”。上學之後,越發連路都走不了了,距離稍遠一些的車接車送,家門口百八十米的,電動車接送的,我們院兒就有。這些孩子的未來,會長成什麼樣子呢?

最好的家庭教育,是讓孩子迴歸“小屁孩”的位置

想想就害怕!前段時間,北京大學醫學教授王嶽前來講課,一位醫學教授談起教育來,竟然也石破天驚!當時幾百人的會場,無一人走動無一人刷手機,大家全都被驚呆了!那麼,把孩子放在第一位,等待這個家庭的悲劇到底是什麼呢?

少則敗家三代,大則禍害社會。敗光父親一代的財產,自己難以為繼,孩子終不成器;踏上社會,為害一方,不進牢房就不錯了。為什麼現在的孩子越來越難管,學生越來越難教育,答案就在這裡了!嚇得我哪裡還敢要二孩兒?

王嶽談到兩件事兒,令人唏噓不已。孩子很小的時候,有一次朋友到家作客,發現這小子在坐著小板凳看電視,就逗他:小夥子,怎麼不到沙發上坐著看?多舒服?沒想到小傢伙說,那是爸爸媽媽坐的,自己該坐小凳。

最好的家庭教育,是讓孩子迴歸“小屁孩”的位置

另一件事兒,是孩子三歲過生日,生日蛋糕切開之後,王嶽教授讓孩子來分,結果孩子先給爺爺,後給奶奶,然後爸爸媽媽,最後才自己拿來吃。這件事兒,對王嶽的觸動也是很大。

王嶽說,平常自己和愛人從來沒教過他這些,他的舉動真是令人感動驚喜不已,這孩子完全是靠自己的眼睛觀察來體會和感悟到的。他說,自己和父母對面住,平常父母來的時候,坐沙發,自己就坐小凳。吃飯喝水吃水果的時候,總是先讓給老人吃,孩子可能都看在眼裡、記在心上。

最好的家庭教育,是讓孩子迴歸“小屁孩”的位置

我們很多家長一直以為“講道理就是教育”,其實不是。教育界有一句至理名言:“一兩的身教勝過一噸的言教。就是身教重於言教的道理。孩子是用來疼用來愛的,但他不能超出自己的位置。在一個家庭和家族中,孩子應該是排在最後一位的。我們常說”先成人,後成才“,實際上,孩子只有找準自己的位置,才會明確自己的責任,將來才有成人和成才的希望,這個道理好懂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