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天國重要人物,此人若在楊秀清老實稱臣,洪秀全可能統一中國

在太平天國核心人物中,有一個人極其重要,他參加創立了拜上帝會,他是太平軍最早的締造者之一,他是太平天國最初的第三把手。

這個人是洪秀全的嫡系,是制衡楊秀清的關鍵,但他卻早早陣亡。

此人若在,楊秀強不敢如此囂張跋扈,太平天國極有可能統一中國。

這個人就是太平天國西王蕭朝貴。

太平天國重要人物,此人若在楊秀清老實稱臣,洪秀全可能統一中國

蕭朝貴是廣西人,他出身貧寒,識字不多,但是卻強健有力,為人仗義,而且精明強幹,足智多謀。

洪秀全和馮雲山最早傳播拜上帝教,就是蕭朝貴在廣西大力宣揚,他甚至以“天兄下凡”的形式將洪秀全推上了“至尊至聖”的地位,可以說,拜上帝會最初就是由馮雲山和蕭朝貴二人在廣西推廣的。

但與馮雲山不同,蕭朝貴同時又是廣西本地人,他早年做過礦工,手下有一批堅韌能戰,極具革命精神的戰友,這一點他和楊秀清是一樣的。

洪秀全將自己的妹妹嫁給蕭朝貴,蕭朝貴為了太平軍起義將自己家族和本村以及同事全部拉上,可以說是功勳卓著。

所以,蕭朝貴的身份既是太平天國意識形態領域的權威又是軍隊實權派的代表,從他和洪秀全的關係來看,此人就是制衡楊秀清最有力的砝碼。

太平天國重要人物,此人若在楊秀清老實稱臣,洪秀全可能統一中國

蕭朝貴在太平軍起義初期,指揮自己的數千礦工戰友充當全軍先鋒,被稱為“前軍主將”,他驍勇善戰,所向無敵。

清軍稱他“極驍勇”,“勇悍善鬥”,“遇戰當先,親身迎鬥,往來如飛”。”

他的老部下李開芳也說他打仗能力數第一。

後來太平天國忠王李秀成回憶蕭朝貴說“勇敢剛強,衝鋒第一”。

蕭朝貴的部隊是太平軍的精銳,著名的大將比如羅大綱、林鳳祥、李開芳等人最初都是他的部下。

這支精兵也可以說是洪秀全最可靠的武裝,蕭朝貴若在,楊秀清必然要忌憚三分。

也就是說,在“永安封王”的時候,太平天國內部的權力架構是十分平衡的。

但是,這種平衡隨著蕭朝貴以及馮雲山的戰死,開始傾斜了。

太平天國重要人物,此人若在楊秀清老實稱臣,洪秀全可能統一中國

1852年,馮雲山被清軍擊斃於蓑衣渡。

隨後不久,蕭朝貴在攻長沙時意外中炮身亡,年僅32歲。

蕭朝貴的犧牲不僅使得太平軍失去一位傑出的軍事領袖,而且導致原本平衡的太平天國權力架構開始失衡。

“天王妹夫”蕭朝貴死後,楊秀清一系開始成為一家獨大的局面,石達開韋昌輝等人加在一起也不足以抗衡楊秀清,洪秀全則失去了最嫡系的一支部隊,“天王”開始逐漸被“東王”架空,意識形態領域的最高領袖和世俗權力的最高領導人之間的矛盾逐次爆發。

太平天國重要人物,此人若在楊秀清老實稱臣,洪秀全可能統一中國

公元1856年,“天京事變”爆發,洪秀全無法忍受楊秀清的“不臣之心”,於是先發制人,用韋昌輝殺楊秀清,後又殺韋昌輝平息眾怒。

天京事變導致太平天國核心高層兩萬人被殺,元氣大傷,而翼王石達開“負氣出走”,更是導致洪秀全失去了他最初“創業”的全部同志,太平天國由盛轉衰。

所以我們說,假如蕭朝貴不死,則太平天國內部權力架構平穩,很有可能立足東南,推翻滿清,要知道太平軍最初差點把曾國藩逼得跳水自盡,“楚勇”主將江忠源乾脆被逼自殺,滿清八旗綠營兵更是一潰千里。可見,只要太平軍不內訌,清軍無論誰來都白搭。

只是可惜蕭朝貴以及馮雲山早死,導致這太平天國內部無法維持平衡,終於招致自相殘殺,最終失敗。

最後,我們再說一個值得玩味的事情,1853年,太平天國東王楊秀清派遣林鳳祥李開芳率領兩萬太平軍“老廣西”精兵北伐,這次北伐歷來被人詬病,這種“孤軍深入,毫無後援”的行動無異於自殺。但是,如果我們仔細看就會發現,林鳳祥李開芳以及所部兵馬其實大都是原來蕭朝貴的老班底,楊秀清派他們去“送死”,目的究竟何在呢?

當然,太平天國史料缺少,記載有限,我們固然不能下定論,權當一種探討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