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貿易戰——中國反擊金融戰策略

美國自從301案件針對中國的鋼鐵和鋁進行單方面貿易制裁後,中興,華為,美的等中資公司紛紛受到影響。在經過連續交涉,並雙方基本達成協定之後,美國又不斷反覆,29日,美國方面再次針對中方公司進行單方面裁定。針對美方一再的不公正,獨斷的做法,除了譴責和抗議之外,在戰略和戰術方面,我個人認為或許可以轉被動為主動,對美國進行主動反制。

美國在利用科技優勢對中國進行定向弱點打擊,美國的一系列舉動,無疑是在針對中國對美國的技術依賴進行點對點的打壓,我們在這點上,是非常被動的,所以如果在這點上進行糾纏並且展開相關的貿易商談,我們會處在絕對下風,處處被動。

參考我們進行的一次次商談,結果無不顯示中方的退讓換來的不過是美國的一次次得寸進尺,得隴望蜀的姿態尤其明顯。所以,戰略和戰術上的調整,可能就會變得很有必要。

應對美國式封鎖的上中下三策

兩路防守,一路進攻

下策,就是我們當前一直在進行的,被動防禦,目光集中在美國製約我們的條款上進行爭奪,但從戰略上來看,就是以己之短,攻彼之長,很吃虧也很無力。

中策,拉攏歐盟和相關利益受害國,包括韓日也是可以爭取的,針對美國的貿易孤立主義,將相關利益國家都儘量爭取到我們的陣營,對抗美國的全球化戰略封鎖,加重我們對抗美國的籌碼和力度。陣營內擴大貿易和政經合作,降低對美國的依賴權重。

但綜合上面兩點,由於都是屬於較為被動的防禦模式,因此,都不能根本上遏制美國。所以,還是可以進行主動進攻的。美國針對我們,是針對我們的弱點進行精準打擊,如果我們要進行反制,也必須找到美國的弱點。攻敵之必救,一擊斃命。攻擊才是最好的防守。

美國的弱點在哪裡?

依託美元構建的貨幣和經濟體系,美國在二戰後,大量的美元和美債輸出,吸納了大量的世界各國財富進入本土,大量的資本活躍在美國本土,從而使得美國的經濟繁榮程度空前,在全球經濟都處在戰後復甦的前提下,對比異常明顯,基本是一家獨大的局面。正因為如此,配合寬鬆並高效的的人才引入計劃,在經濟、科研、民生應用領域進入高速發展時期。

佈雷頓森林體系和美元全球化戰略儲備計劃,美債全球輸出計劃,美元最大結算貨幣等諸多元素,都是構成美國對外名義資本輸出和實際財富流入的根本原因。在這個過程中,大量的美元和美債流出美國,和全球實際財富,則流向美國,美國利用這些財富構架了世界第一大經濟體的同時,也埋下了不穩定因素。就是美國的繁榮,來自於全世界財富的支撐,也建立在美元的支撐下。

所以,只要動搖美元的地位,不需要太大的幅度,就足以形成對美國經濟的致命性衝擊。

戰略執行層面的實際操作

外交方面的佈局

美國從川普上臺後,執行的一直是政治孤立——美國之上的國策,現在的貿易孤立,美國關稅和貿易壁壘的設立,無非是實際的體現而已。

那麼政治孤立和貿易孤立,在全球化為主流思想的當今國際社會來說,是非常違和的。就拿貿易壁壘來說,wto成員國的關稅壁壘,是有限制的,例如近期的汽車關稅,原有的關稅而是汽車2.5%,卡車25%。現在提升關稅至當前水準,對於歐洲類似於德法這樣的汽車出口大國來說,是非常不利的,對於日韓等美國傳統政治經濟同盟來說,傷害,也是成噸的。

歐盟在美國發出汽車關稅的提升之後,就公佈了預計在6月20日執行的反制策略。

具體內容如下:

對28.3億歐元的美國進口產品徵收25的對等關稅;在第二階段,歐盟或將從2021年3月23日開始,對不同的美國產品分別徵收10%、25%、35%以及50%的關稅,被徵稅的產品涉及金額,在35.8億歐元左右。而在那之後,德國總理率團訪華,一方面是關於中國加大對美定向擴大進口額度而導致歐洲進口額度的壓縮,另一方面,試探中國對美貿易關稅壁壘的設置態度,也是重要的一個原因。三足鼎力結構的政經格局,但有兩方存在利益衝突,第三方的態度,是決定事件發展的決定性鍵。最終結果如何,官方的說辭較為模糊,但從中國切身利益角度來看,我認為會選擇對歐盟的支持概率更大。那麼從歐盟直接選擇反制的態度來看,中國連同歐盟,構架全球貿易反美聯盟的基本框架,是存在成立的基礎的。

接下來,無非是通過政治影響力和經濟影響力,讓更多的國家加入,深受美國經濟政治壓迫的國家大有人在,是存在強大的國際基礎的。至於這個過程,是通過蘇秦,還是張儀,這個問題,還可以再探討。

如何動搖美元的實際操作

要動搖美元的地位,就要攻擊美元的海外利益。美元的海外利益,主要是體現在美元結算份額和海外美元及美債的非美元國家戰略儲備這兩塊。動搖美元的結算份額,只要堅定不移的走人民幣國家,堅定不移的推行亞投行和一帶一路,相關國家貿易結算以人民幣為基準貨幣,就可以重創美元的結算額度。所以為什麼美國處處刁難,到處製造事端的原因,就在這裡了。破壞遲滯人民幣國際化和一帶一路進程。

而美元的貨幣結算體系,主要的是,石油、黃金、以及鋼鐵、煤炭、農產品等主要的大宗商品結算。在這一個體系裡面,石油和黃金以及鋼鐵的結算權重最重。黃金這塊,由於美國擁有全球最大的戰略儲備,無可動搖。鋼鐵這塊,中國的粗鋼產量世界第一,擁有一定的定價權。所以,關鍵在於石油的定價權,掌控石油的定價權,就擁有擊潰美元的可能。美元石油的權重,在於中東。所以,美國經常在中東攪風攪雨,除了中東的軍事戰略位置的重要性,還有就是石油產出的資源重要性。美國通過石油美元綁架了重要的幾個產油國,讓產油國的相關利益階層對石油出口產生了依賴,石油收入是相關產油國最重要的一塊國家收入,沒有之一。同時領導構建了opec組織,依託依附於石油美元而存貨的產油國,控制最重要的石油出產量,獲得定價權。同時利用這些權利獲得的石油產量,將不合作國家排除在opec成員國之外,因此控制國際原油市場,形成壟斷,剝削非opec成員國的產油大國的石油出口利益。那麼,如果要進行這方面的反制,需要統合以俄羅斯為首的非opec成員國的產油大國,在依託石油產量的基礎上,對現行opec定價結構展開攻擊。

同時,利用政治和經濟影響力,分化opec成員國體系內的遊離勢力,爭取遊離勢力的靠攏或者分化。

動搖美國手中的石油產量權重性。擁有足夠的本錢之後,也就是相關的非opec成員國的產油量集合話語權之後,就可以對現有掌控石油話語權的opec傳統定價體系形成攻勢,瓦解opec的定價權,改為opec和非opec組織的議價權。那麼在這個過程中,美元的石油唯一結算權重,就會招到結構性的根本破壞。進而達到破壞美元結算實際份額的戰略目的。

軍事延伸層面的佈局和應對

中東的利益一旦出現可能受損的情況,美國一定會進行干預,政治交涉無果,大概率會是軍事幹涉。那麼要應對這樣的局面,方法也有很多種,檯面上或者檯面下的。比如,通過加大能源,石油、天然氣,鋼鐵等各領域的深度合作,對於在中東地區和美國有傳統利益衝突的俄羅斯進行資金援助,促使俄羅斯因軍費和資金問題無法完成的重返中東戰略得以實施。破壞美國在蘇聯解體後,通過兩次海外戰爭形成一家獨大的,擁有話語權的戰略格局。

桌面下的策略,比如放寬對中東仇美勢力的幫扶策略,比如武器出口,戰略資源輸出,在親美的勢力範圍內扶持反對勢力等。

當前美國政府的財政狀況極為不利,因為川普的減稅策略,導致稅率下降形成稅收總額和稅率下降後稅基增長之間的財務空洞。簡單地說,美國按照當前狀況,每年財務狀況會以一萬億美元的速度遞增。那麼如果美國選擇軍事幹預,一旦短期內不能結束軍事行動,財政將被徹底拖垮,只能通過國會採取戰時緊急動員方案。

那麼針對這樣的局面,中國可以選擇在中東進行軍事前出威懾,不需要實際參戰,戰略資源,武器,高端戰略戰術人員的輸出,進行指導就足以將美國拖進泥潭,進退不得,軍費的無止境消耗會把美國財政拖入深淵。具體軍備資源和資金的消耗,可以參考兩次海外戰爭的軍費消耗。

所以,美國軍事幹預,會成為壓垮自身的財務陷阱。這就是我說的,現代戰爭中,一旦無法短期內形成壓倒性局面,戰爭就會變成經濟戰。而中國如果不直接參戰,僅通過戰術人員,資源和武器的輸出方式來隱性參與,代價很小,而且收穫的實際利益和政治收益無可估量。這就是代理人戰爭,他山之石可以攻玉的實際應用。別好奇美國會不會來,不來一直經營的中東格局就會被破壞,一樣是美元的結算份額和石油話語權的丟失,結果是一樣的,所以這是陽謀,來不來,由不得美國決定,來了,就可以把美軍拖死在中東。進一步打擊,而在美軍陷入泥潭之後,無暇他顧之時,就可以趁機推行我們的一帶一路非靠近戰區端的進程,趁機推行人民幣結算,進一步分化瓦解美元的結算地位。

那麼攻擊美國經濟體系的幾個重要元素,值此,就全部形成。

壓迫美元的結算份額,對美元的輸出和美債的輸出形成制約,讓美國從海外融資填補國內財政收入的計劃受挫,直至破產。利用美元結算份額的壓縮,以及石油定價權受損後美元結算權重受損,屆時正發行的美債和輸出美元就會遲滯,美元和美債的國際市場價格,就會受到衝擊,並引發美元和美債持有國對於美元和美債貶值的擔憂。而這時候,作為美債和美元的最大海外持有國,中國只要在美元和美債市場打響第一槍,就會形成國際性恐慌,全球拋售美元和美債的浪潮就會形成。債市和匯率市場的波動,會很快傳導至美國股市和房地產市場。利用手中的美元儲備以及債券儲備打響第一槍,同時從國際市場融資借貸美元和美債,進一步做空。同時沽空美國股市和主要股指,勢必導致美國金融資本市場的動盪,股匯債三殺局面雛形成,國際資本,不分國籍,一定會加入這場圍獵的盛宴,加速這一過程,形成助力,擴大戰果,奠定勝勢。

美元、美債和美股會暴跌,形成美國金融危機,而由於相關美元和美債持有國,主動或後期被動參與,因為要為手中的美元和美債保值,如果不進行做空美國的匯率、估值以及債券盈利進行對沖,將在圍殺戰後,資產大幅度縮水,逼迫他們加入圍殺。金融資本市場的爆破,被掩蓋的次貸危機的後續影響,也一定會被掀開,房地產市場也出現崩盤。

可以肯定,這樣的局面,全世界任何資本都難以拒絕,這就形成了全球圍殺局面。以當前美國過度依賴於美元形成的固有格局來看,根本不可能收縮美元,所以,即便美聯儲收縮,也可以從國際資本市場上輕鬆借到做空所需的美元和美債,量體,龐大到美聯儲都接不動的局面。

而美國的股市,從2009年到2018的9年牛市,早已從當初的6440到了2018年一月份的26616.710。

從2015年12月美聯儲開始結束加息進程以後,2015年12月到2018年3月為止,一共加息了七次,6月要加第八次,能夠在國家央行加息的情況下還能夠走牛的股市,從有金融資本市場開始至今,都從來沒存在過。

所以,美股本身就要跌,那麼一旦出現外在因素影響,股市就會失控,崩盤式下跌。那麼,出現股市,匯市,債市以及房地產四方面一起崩盤的局面,即便美國作為第一大經濟體,面臨的,也絕對是金融體系完全崩潰導致經濟徹底崩潰,社會秩序會完全混亂。這就是正常的推演結果,因為美國無力改變當前的局面,所以這是陽謀,陽謀的定性,就是無解,只要推動事件演發的第一顆齒輪啟動,結果就無可逆。

那麼就要看每一步事件的完成度來計算了,如果完成度高,這個結果,可能是災難級別的。最壞的結果,也是美國元氣大傷,需要數十年的調養才能恢復。所以這算是毀人根基的絕戶計。一旦用了,基本上算是沒得退路的局面。不過中美我一直認為零和,所以用來祭旗也無不可,我不覺得我作為一個國人這麼想有什麼不對。如果一旦要這麼做了,我們也需要做預防

中國的預防方面

美國的經濟一旦崩潰,雖然長期來說,意味著美國一定時間內失去在國際全局爭雄的資本。但由於美國權重性太大,所以勢必會波及大範圍環境。所以如果真要幹這種事情,也是要做預防的。不過我們的體制能夠比較好的應對。

例如進一步加大資本管控,避免國內資本流失,加大金融系統的風險管控,不過我們的市場現在一共三千多點,風險並不大。

主要是樓市,但現在限購限售,活躍度比較低,所以相對來說,風險是可以控制的。而且資本敞口目前來說還未完全打開,監管也比較便利。對比美國的股匯債以及房地產市場都是不利因素,我們的不利因素較大,只有房地產。

所以,基本面來說,也是支持發起攻擊的,因為我們比美國的經濟結構要更加穩定和可控。嚴格的說,我們當前,並不是發起攻擊最合適的時候,因為人民幣國際化進程,還需要時間,一帶一路的建設,也還需要時間,而房地產的宏觀調控進度,也還在進行。但看歷史,戰爭的發起,從來不是因為發起國自身準備條件充足為先決條件,而是對手是否在最弱的週期。現在的美國,連續加息之下9年的牛市,本身就是處在脆弱期,長期以來出口美元的國策,更是積弊,再加上本屆執政黨的奉行策略,近期更是把大量的盟友推離政治核心圈,國際形勢也對美國非常不利,說是眾叛親離也不為過。

所以,從戰略角度看,這是攻擊美國金融資本市場和美元體系的最佳時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