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支付上线升级机制 应对500元扫码限额新规

从4月1日开始,央行发布的“扫码支付”新规正式施行。

微信支付上线升级机制 应对500元扫码限额新规

通知指出,根据《条码支付安全技术规范(试行)》之中,对于扫码支付行为进行的安全评级,机构需要对个人客户的条码支付业务进行分级管理。

安全评级分为A、B、C、D四个等级,交易限额也分为不设限、5000元、1000元、500元四种。其中,采用包括数字证书或电子签名在内的两种方式进行验证,为最安全的A级;而简单的静态码支付,则为最不安全的D级。

换言之,如果用户在线下扫静态码付款,一天最多只能付500元。

央行方面表示,对扫码支付设限主要是为了安全。扫码支付虽然为消费者和商家带来了很多便利,但也暗藏诸多风险。尤其是静态二维码,其安全性远远低于实时生成的动态二维码。

然而,在很多情况下,用户都是通过静态码来完成扫码支付的过程。静态码是长期不变的有效条码,一般来说,用户在开启二维码支付,并且将二维码保存下来的时候,用到的就是一种静态码。在市场、小卖部买东西的时候,一般也是通过扫店主打印出来的静态码来完成支付这一动作。

虽然支付清算协会数据显示,2017年超过70%的移动支付单笔消费金额在500元以下;但在随着新规的出台,机构们必须出台新措施,来规避任何可能的风险。

微信支付上线升级机制 应对500元扫码限额新规

这种做法,相当于用户对于交易进行了一次验证,相比于原有的纯静态码支付来说,安全程度得到了提升,因此支付额度也会相应提高,不再受“500元”额度的限制。


分享到:


相關文章: